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颐和园之行(二) |
[游记]北京颐和园之行(二) |
2008-04-16 sina.com.cn |
参观完仁寿殿的恢宏大气之后,在义务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北侧的德和园。德和园建于光绪十七年,是专供老佛爷看戏的地方。其中东西两侧的戏廊,已经变成了文物展览馆,展示了当时许多的宫廷生活用品。 (记不得是哪个国家送给慈禧的高级化妆台,纯金的,层次非常的清晰,上面刻有风景图,工艺精巧、美不胜收) (光绪帝的龙袍,颜色鲜艳,花色精巧,刺绣工艺非常的细腻。虽然是仿制品,但是照原样做的,十分逼真) (这个比较有特点,滑润美观,三条鱼的尾巴作为瓷盆的脚架,设计别致,而且鲤鱼看起来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这也是外国使节送给慈禧的礼物,属于洋瓷器) (玻璃花插,也是西洋供品;花插和花瓶有明显的分工,花插是只插一枝花的器具) (荷兰人上供的漱口盆,色泽还是一如从前一样鲜艳,瓷器表面仍然非常的光洁剔透) 德和园里最宏伟的建筑应属大戏楼,这里的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中最大的,共分三层,高21米,低台宽17米,自上而下分别是福台,禄台和寿台,看起来结构紧密、十分壮观。当时的老佛爷坐在对面的颐乐殿里的宝座上看戏。 (据说,当时只有慈禧一个人可以坐在殿里看戏,光绪只能搬个小凳坐在大殿门口的走廊上,而大臣们就只能跪在两侧的戏廊上看戏。可见,当时的等级是何等的森严,难怪大家对权力和官位有那么大的欲望呢) 在最下面的寿台地板上曾经还有一口深井,各层地板都可以打开,水井里的水可以喷出地面,即为了演出时的壮观和便利,而且还有助于扩音,使演员们的声音更加洪亮。在戏楼顶部还有绞车和绳索,让演员们表演的飞天入地更加逼真。站在戏楼面前,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慈禧听戏时那种热闹喧嚣的场景。现在每逢节日整点也有京剧、歌舞、编钟表演,供游客欣赏。 戏楼的后面是扮戏楼,供演员化妆更衣使用。现在陈列了很多当时外国使节送给老佛爷的礼物,主要是交通工具和乐器。 (中国最早的奔驰车,美国送给慈禧,也是大家经常在电视或相声中听到的关于慈禧第一次坐车闹笑话那段中的主角——中国第一部轿车) (中国最早的八音盒,也是世界上早期的八音盒,多么庞大,但是音色非常美妙,在当时可以演奏《蓝色多瑙河》等多首世界名曲,估计现今只能观赏样子了) 未完待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95ab0010094dc.html2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