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北京之旅第三篇颐和园风韵 |
[游记]我的北京之旅第三篇颐和园风韵 |
2008-05-22 sina.com.cn |
我的北京之旅第三篇——颐和园风韵 2006-11-01 21:22:52 大中小 我的北京之旅第三篇 到北京旅游,还有一个地方你是不能不去的,那就是有着“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10月28日的中午,我们在景泰蓝加工厂参观完毕并享用午餐后,没顾得上片刻休息,便驱车赶往下一个景点——颐和园。 在前往颐和园的途中,熟读清史的地接导游给我们滔滔不绝的讲起了颐和园的历史,于是我们知道了颐和园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清代的行宫花园。 在颐和园的门口,导游又向我们介绍了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此地长达十年的一段历史。正是在这十年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大清国危在旦夕。我觉得很难理解的是慈禧和光绪这对母子之间竟然如此的苦大仇深。在颐和园玉澜堂正殿前,有一对守门石。导游介绍说这对石头是一雄一雌,日日夜夜,冷眼相望。雄的是光绪,雌的是慈禧,人们管它叫“子母石”。光绪皇帝去世的时候刚刚38岁,却在历尽人生种种磨难之后,满含悲愤地离开了人世。 旅游一是看,而最主要的是听,看景不如听景,尤其是在游览一些人文景观的时候。幸运的是我们此次北京之行遇上了一位能说会道、伶牙利齿的地接导游。于是我们在游览有世界最长画廊美名之称——长廊的时候,不光被它14000多幅的油漆彩画所深深的吸引,更知道是它的文化,知道了它是乾隆皇帝将江南美景在此复制下来的故事。长廊象一串珍珠,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典丽的中央建筑群。 在颐和园的游览中,最让我心情舒展的当属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昆明湖。在来北京旅游的途中,坐在大巴车上的我在反复听着后弦的那首《昆明湖》,后弦独特的象诗一样的嗓音将昆明湖的情与景融为一体。如今,我站在昆明湖畔,拿出MP3,再听昆明湖的韵律。“昆明湖的眼泪,半年前蒸起跟着云飞,南追慢慢打下雨水,还给了彩云下的茶杯”。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乾隆爷不光移植了江南的绿,还剽窃了江南的水,昆明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有水必然要有山,在长廊的旁边,万寿山静静贮立。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对万寿山的有历史也有了近一步的了解。万寿山是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造园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而形成的。导游在说到万寿山的时候,我问了一句很白痴的问题:“大明崇贞皇帝是不是吊死在这里的?”,导游赶忙给我纠正,说崇贞皇帝上吊的地方在景山,而不是万寿山。嘿嘿…..我也真够笨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570581010006l7.html2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