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感悟颐和园

[游记]感悟颐和园

2008-05-22    cnblogs.com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 许久以来,我就心仪颐和园的山林水泽之美和浪漫古典的风格。然而,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如今,乘北京调研之机,我终于圆了多年的梦。
步入颐和园,到处是一片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景象。我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得简直像无字的诗。在以绝色烟柳闻名的西堤六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至身其中,有李白笔下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优美意境。而我最爱的是那参天的古柳。据说这西堤的古柳是栽于乾隆年间,可谓古风古韵,历史悠久了。柳树那细长的柳丝在风中摇曳,和着那空灵而悠长的古筝曲,似乎在娓娓地述说她们曾经见证过的桩桩往事,又似乎在迎风凭吊这座皇家园林的昔日的辉煌。
风从昆明湖吹来,带着丝丝的凉意。透过柳树参差的枝桠,可见到一方不大的天空。但天很蓝,云色亦淡然。来这里之前,我的脑子里储存了许多关于这片皇家园林的文字和影象。然而,人在其中,才发现一切的时空和空间的概念都逐渐凝固成了天空里的这片蔚蓝。
在景明楼上俯瞰昆明湖,可谓水天一色,波光云影,气象万千。导游词上说,此楼是按元代赵孟芾的《菏亭纳凉图》中所绘的景致而造,难怪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韵味。楼上的对联静影沉壁门阑岸芷暗舒暖,绿柳红桃风拂柔有明显仿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痕迹。Emerson said:Imitation is suicide.清朝的诗词虽无唐宋之盛,但也不乏飘逸且才华横溢的文人。那为什么在这浩浩荡荡的皇家园林中竟有堂而皇之地模仿范仲淹的词令?是取其《岳阳楼记》中所述的景致之盛,还是取其闲情雅致,就不得而知了。
不知为什么,唐宋诗词带给我的美感和共鸣远远超过了现代语言。对我来说,那精美的文字如初春雨后的黄昏,美丽并着清香!望着柱上镌刻的佳词绝句,让我感慨万千。虽然诗词的作者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然而这沉淀了千年的词句竟然还在感染着数字时代的我们,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奇迹。
我曾在给师的短信中写道:人在颐和园,满目的杨柳依依,荷叶田田无穷碧,意欲吟诗一首,无奈景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啊,凝望这无边的盈盈绿色,读着这沁人心脾的诗句,我仿佛穿越了历史的天空,隐约听到了秦淮河畔那渺茫的歌声,看到了烟波浩渺中歌舞摇曳的画舫....
意识的流动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般闪烁不停,恰似一梦遽逝,一梦又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我们现代人对大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在这个喧嚣纷扰的时代里,能够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或一路去广袤的自然里寻找那些散落的不老传说,或寻一幽辟的去处,品一杯香茗,和着千年的古乐,听着潺潺的流水,这也会是生活的一种别样写意!其实,只有融入了大自然中,聆听万物流转的优雅和宁静,才会重新回归到对生命的单纯感悟。
生活,本该品尝原汁原味!
谐趣园里有一片竹林,极为宁谧幽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苏东坡当年的感慨之言。竹这种植物有着水墨画般的幽远意境。虽不着色,却尽得风流。因而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最爱。在红楼中被称为 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就住在 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 斑竹一枝千滴泪就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而在电影《卧虎藏龙》中,导演李安也把竹子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尽管美国的影评家曾半酸半嗔地说竹林打斗的这场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地球引力的蔑视。)
我早早在历史书上就读过关于万寿山的介绍。书上所述,清兵入关时,明崇祯帝在此自缢。如今,历史的一页早已翻去。万寿山业已洗去了其旧日的铅华。漫步在这古旧的亭台楼阁中,恍惚之间,思古之情油然而生。陌生与幸运,平静与惊诧,几乎同时涌上心头。
听着园林工作者以愤慨的口气讲述着八国联军的罪恶,中国近代凝重的历史缓缓地向我走来。一种愤慨和激荡的感觉时时扣击着我的心灵之门。骤然间,伴随着他的讲解,我仿佛遭遇了历史的凝重与悲壮,屈辱与忧伤......

转自:http://www.cnblogs.com/orient/archive/2007/01/19/624686.html3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