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

[游记]颐和园

2008-06-27    sina.com.cn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学习本课中自己不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几乎”的用法。

2、默读课文,能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游览路线草图。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景。

4、学习课文介绍景点的方法,说或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颐和园的美丽,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媒体课件等。

学生,课前阅读补充材料,或搜集阅读有关颐和园的资料;组织学生观看颐和园的风光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江山秀丽,大家一定也去过许多地方,也感受到了那份美,那你们到过哪些地方?能否用一句话描绘一下那儿的景物。

2、学生交流。

师:……这些都是自然风光,使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除了大自然的杰作外,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雄伟壮丽的古建筑,也让我们折服。

3、揭示课题:16 颐和园 (齐读)

过渡语:今天,老师也带你们一起去参观这座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游记一般是按时空的转换,地点的转移来写的。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找出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再读一读。

2、交流,明确。

①过渡句:指名说,出示句子、齐读、师小结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上下来,就是昆明湖。

②师:从这里我们知道作者先来到了著名的……接着到了……然后登上……最后来到……

(板书)长廊 → 万寿山脚下 → 万寿山上 → 昆明湖边

过渡语:颐和园是闻名世界的皇家花园,那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默读课文吧。

三、深入研读,感悟体会

1、请你们再默读课文,自己完成练习:

我来到了______________,在那儿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欣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交流,媒体随机出示。

▲ 长廊

(1)学生交流。

(2)师:长廊是以五彩的画而著名,那些画上画有人物、花草、风景等(媒体出示)。

(3)辨析句子:读读两句话,说说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几乎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4)颐和园有700多米长,相当于我们在学校的跑道上走三圈半,但即使是那么长,专家考证没有两幅画是相同的,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_________。再读读句子,把你的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 万寿山脚下

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第三节第一句是过渡句,交待作者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第二、第三句是写从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看见“半山腰上”的佛香阁;第四句写“下面”是排云殿,这里要注意的是,“下面”一词,紧跟前句,是指佛香阁的下面。

▲ 万寿山上

漓江的水有静、清、绿的特点,那昆明湖的有什么特点呢?

交流出示: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1)学生朗读,感受昆明湖静、清的特点。

(2)比较: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学生再读,有什么感受?

(3)昆明湖是那么得静,以致船在湖面滑过几乎也不留痕迹。

(以上两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如重点词“慢慢滑过”、“几乎不留”,让学生感受昆明湖的静,“几乎”用词准确,不能去掉)

▲ 昆明湖边

(1)十七孔桥的确让人流连忘返,但最夺人眼球的是那上百根石柱上雕刻的小狮子,它们姿态不一。你看:

出示图片。

老师这里有一段介绍石狮子的文章,请你读读,看看他是怎样把石狮子介绍具体的。这些狮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你看,这边望柱上的一只狮子,右耳高高竖起,仿佛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桥下的流水。那边望柱上有一只母狮子,身边有三个儿女。它正用自己的左爪轻轻地抚摸一只肥胖的小狮子,那小狮子仰面朝天,四肢拼命地摇动,第二只小狮子大概是刚吃完奶,正从母狮的腋下钻出来,睁着一双大眼睛四处张望。再看母狮背上,还有一只小狮子!它淘气地抓住母狮脖子上的毛,正摇头晃脑地嬉闹。另一根望柱上的更有意思,两只小狮子正打成一团,争着抢妈妈脖子上的铃铛。再看看另外那些小狮子吧:有的搂着母狮的腰,表情惊慌,生怕掉下河去;有的只露出半个头和一张嘴,好像怕生似的;有的则在母狮那儿撒娇、调皮,竟爬到母狮的头顶上玩耍;更有甚者,一只小狮子还在母狮背上奔跑起来!多么富有情趣的画面啊!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5a3fb01008vzv.html3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