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之佛香阁篇

[游记]颐和园游记之佛香阁篇

2008-06-27    sina.com.cn

地 址:颐和园内万寿山南麓

门 票:10元(颐和园60元联票中包含)

推荐度:★★★★★

理 由: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登临平台看见湖光山色,缺水的北京难得这样的美景。阁内的明代铸造观音立像美轮美奂,非常值得一看。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建筑,一般情况下也是颐和园的必去的景点之一。不过,虽然一般是必去的,但是前三次我去颐和园,却都生生地与它错过了。

若是从南门、东门入园,佛香阁应该一直能够看在眼中,在昆明湖的衬托下,高大的木阁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样的镜头在颐和园的照片中屡见不鲜。不过,这次我和gf是从后山开始游览,所以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穿过众香界的牌坊,佛香阁就展现在眼前,诺大的一个木阁,此前竟然没有露出些许端倪,真的让人有点感叹佛法的宏大。从牌坊走不到50米,就是佛香阁的后门,门票是十元。

应该是为了明年的奥运会,佛香阁新近大修了一次,仿佛一个孩子,换上了全新的外衣,虽然少了一丝古意,却也多了几多灿烂。

第一次进入佛香阁中,便被阁中的“千手观音”像所震撼。这是一尊观音立像,如果说智慧海之中的观音像是端庄的佛界之人,那么此间的观音立像便是一个妙曼的少女,身态婀娜,体态轻盈,绝对是一尊精湛的雕塑作品。

后来在书中查到,原来乾隆皇帝在建设清漪园的时候,原本在这里建设的是一座九层的宝塔,在建完八层之后,又推翻了先前的设计,仿照杭州六和塔建设了一座木阁,阁高36米,石台地面高度42米,合起来约高78米,高出万寿山18米,高度非常适中,古人对于建筑与山水的融合,可谓高深莫测。1860年英法联军的大火毁掉了佛香阁,慈禧重修时,在佛香阁下层塑接引佛像,上面两层,空无所有。十年动乱之中,佛像被毁,1989年由北京城内原弥陀寺中移来一座明朝所铸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佛一尊,置于佛香阁中。

在看介绍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尊观音像是四层十二面的观音像,非常独特。佛香阁的东西两侧分贝是宝云阁和转轮藏。前方是排云殿,这些建筑连起来完整地组成了万寿山千山景区。时间仓促,匆匆一览,遗憾。

排云殿和佛香阁

高台之上的佛香阁

佛香阁全景

“勾心斗角”

远眺佛香阁

佛香阁内的观音像

PS:佛香阁需要单独购票,门票十元,不过这十元似乎是跑不了的。也比较值得。

相关链接:(组图)颐和园游记之苏州街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须弥灵境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智慧海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长廊&清晏舫&昆明湖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文昌院&耶律楚材祠&德和园篇

[佛香阁简介]

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为全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清乾隆时(1736—1795)在此筑九层延寿塔,至第八层“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阁。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光绪时(1875—1908)在原址依样重建,供奉佛像。

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阁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下有20米高的石台基。阁上层榜曰“式延风教”,中层榜曰“气象昭回”,下层榜曰“云外天香”,阁名“佛香阁”。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游人至此,居高临下,可以饱览昆明湖及几十里以外的明媚风光。

[排云殿简介]

排云殿是专门为慈禧太后过生日受贺而建的大殿。殿前是用汉白玉栏杆围护着的三面有台阶的宽阔平台,上有铜龙、铜凤和铜鼎。排云殿为歇山顶重檐结构,两边的复道与左右配殿相连,共二十一间,朱柱黄瓦,甚为壮观。殿内藏有一幅慈禧的大型油画像,是慈禧聘请荷兰画家华士·胡博所画。

排云殿内设九龙宝座,座后为朱漆底嵌珐琅博古围屏,座旁有一对木雕大“寿”字,座前宝鼎成行,彩凤成双。殿内隔扇门装饰着“萬”字不到头的花纹,寓意长寿。殿内后间分立着高过真人的“麻姑献寿”人形。大殿陈设如此奢华,但每年仅在慈禧生日时使用一次。

[宝云阁简介]

宝云阁铜殿,位于排云殿景区内。为清帝后祈福诵经之所,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成。通高7.55米,重四十一万四千斤(207吨),铜殿梁柱、斗拱、椽瓦、匾联等全部构件采用我国传统的“拨蜡法”与“沙法”铸造并烧制成,工艺繁杂,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185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是园内幸存的建筑之一,但内部陈设被劫掠一空。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破坏,本世纪初,其中十扇铜窗流失国外,1993年美国国际集团公司出资购回并捐赠我国。

[转轮藏简介]

颐和园的转轮藏吸收了“看藏”和“转藏”两种形式,主体建筑藏经阁就是“经藏”。无论是在汉传佛教的寺庙中,还是在藏传佛教的寺庙中,藏经阁都很常见。佛教的教义玄妙深奥,典籍浩如烟海,“藏经”是学习佛法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僧人们把经文一卷一卷地放置起来,也被看成是对佛法的一种崇敬。

转轮藏亭是对藏经阁的变形,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外形美观,又十分方便那些不精通佛教典籍的人,以及没有时间去“看藏”的信众,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积攒功德。皇室成员前来礼佛时,只要启动转轮藏亭下的机关,转轮藏亭里的木塔便如两个巨大的摩尼桶一样旋转。可以说,转轮藏建筑群的设置迎合了皇室成员诵念经文的需要,又寓情于景,远远看去只见亭台楼阁,其间又有佛像金光闪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db875010008df.html5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