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拐卖游记颐和园 |
[游记]拐卖游记颐和园 |
2008-06-27 sina.com.cn |
拐卖游记——颐和园 2007-06-30 15:06:18 大中小 在几天的北京生活之后,又深一层的看清了这次拐卖的赤裸,所以这次北京之行的主要目的由工作变成了的色,这样我比较能接受。于是,在来到北京3天后的这个周末,约上了Min和晓莎一同出游,而本次出游的终点,就是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在MIN的连蒙再吓唬之后,我马不停蹄,汗流浃背,饥肠辘辘,孤孤单单乘车的来到了学知园,遵循Min的旨意在下车立正了将近20分钟之后,Min和晓莎终于闪亮登场了,整队~~~出发! 又导了两趟车,杀到了颐和园不知道哪个门,排队买票的人并不很多。颐和园门票要30,里面的园中园要另外收钱,也可以买联票,60。开会协商了一下,决定买联票,只是可惜买联票学生证不打折,想冒充回学生,没得逞~~~嘎 我很喜欢谐趣园,据说是北方最具江南特色的园子。一进门,一个荷花池映入眼帘,我不知道荷花的节气,应该是已经开完了吧,反正满池子没看见荷花,都是荷叶,淡淡的绿叶与青青的池水相互映衬,偶有几尾锦鲤在碧波中穿梭,自由自在,好不快意。池边垂柳林立,这里的垂柳和城市里的不同,城市里的垂柳都好像注射了丰胸胶原蛋白似的,一个个坚挺的不得了,而这里的垂柳却真的很垂,枝条紧贴着水面,轻轻的碰触树身,枝条就会在水中掀起微微涟漪。晓莎不知什么时候拽出个数码相机,快门连闪,各种捕风捉影,让我在那一刻对数码相机有了些许期待,好好混,俺也要弄一台~~~。蜿蜒的回廊依池而建,人们或者沿池而坐,有的聊天,有的乘凉,竟然还有看书的,首都人民觉悟真高;或者闲庭信步,扶老携幼,一同欣赏着这碧塘垂柳。我们,穿行其中…… 苏州街也很有特色,是仿照着苏州水乡建立的,蜿蜒的小河两侧,林立着古色古香的店铺,卖衣卖药的,卖盆卖碗的,卖吃卖喝的,应有尽有。卖的东西虽然不少,但都是仿古的,衣服是官府与旗袍,盆儿啊碗儿啊的也都是瓷器,引来不少外国友人蹴足,唉~~~~,有这功夫叹为观止,当初就别放火烧园啊,这要是当初的原址保存下来,相信今天又是另一番风味吧,傻老冒儿,后悔了吧,你们老婆婆的~~~~~。 万寿山并不是一个很高很高的山,可对于三个一整天基本水米未进的人来说,那真是高不可攀啊。但是,三个饥饿的人还是怀着十分饥饿的心情,步履维艰的逐级而上。传闻山顶上有智慧海,我没看到,可能还不够智慧吧。但是站在山顶却看到了后山的昆明湖和十七孔桥,晓莎嚷着要照十七孔桥,晓莎有一怪癖,专门爱照旧的东西,古墙啊,石柱啊,大缸啊,铜像啊,绿毛鼎啊之类的。Min摆着各种pose嚷着要留影,晓莎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配合,所以只能证明Min还是很新的,嘎~~~~~ 妈的妈我的姥姥,佛香阁竟然也那么高。这次三个饥饿的人怀着既来之,则安之,花钱之,不能不上之,一个羊是赶,两只羊是放,破罐子破摔,英勇就义,弄死我得了的心情,硬着头皮,三晃两晃的往上走。佛香阁庄严而肃穆,正中间坐着三个佛,两边是十八罗汉,认出了降龙,认出了伏虎,Min非说文罗汉都穿鞋,武罗汉都光脚,我不懂,不置可否。不过今天长一见识,中间三个佛的最左边那个,竟然叫“阿弥陀佛”,原来“阿弥陀佛”不是佛号,而是佛爷的名字,就是不知他们哪个是“乔达摩·悉达多”…….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e83e7010009oy.html4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