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山游记1

[游记]香山游记1

2007-07-16    sina.com.cn

秋日,清晨,草草的填饱了肚皮,穿好了运动衣裤,独自出门,准备去往我心宜已久的香山去。昨天听友人说,这个周末的一天,到香山观红叶游玩的竟达到了四十万人次。据说这周是红叶最红的一周,下周可能就要衰败,脱落了。李后主有词云:“寻春需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即如此,我没什么可犹豫的了,哪怕再厚着脸皮像别人伸手,得到一张或是几张或大或小的老人头;哪怕在这上帝也工作的日子,找不到任何的游伴。我向往香山,向往那香山的红叶。那醉人的红叶呦,漫山遍野,层林浸染,发出摄人的幽香一次次使我在梦里沉醉。我要去领略那梦中的欢愉,沉醉与销魂,现实的香山与梦境中的香山会有何等的不同呢?

今天算得上是一个好的秋日,晴空如碧,天空出奇的高,愈高显得愈远,愈远显得愈是清朗,不见一丝的云,整个天空像是一块刚刚洗净而后绘上了波平如镜的大海的大画布,除了湛蓝,剩下的还是湛蓝。走在天空里,温柔的阳光从大画布的中间透射下来,像一支支纤细的画笔,在你的周身轻轻的描上描下,像是把你也当成了一块画布,要把你也染成天空的颜色。美中不足的是有风,西北风,虽然还未到她肆虐猖狂的季节,她好像一个等不及的脾气暴躁的村姑了,不等呼唤,早已风风火火的冲到了你的面前。

从家出来,没感受到风的威力,只顾扬着头,享受那不尽的清朗。出了小区,便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了沙尘中。起初,沙尘还只是在我的脚下股股的匀速向前滑行,突然间不知哪里来股旋风,在你的身前身后筑成了一道道黄色的屏障或者干脆就把你当做了他们的俘虏,将你用尘沙缚住了,又用尘沙做的马匹把你仅仅的拖曳在后,随着它飞奔。我不得不低下头,以袖掩面,恨不得把整个头都装在袖中,可还是挡不住细小的尘土颗粒从四面八方窜到耳朵里,嘴里,鼻孔中,脖梗里。这该死的风,竟要阻止我的行程吗?我心里诅咒着它的来,企盼着它尽快的去。

虽然风一直也没有要停息的意思,可终也难以阻止我的朝圣似的心。不是有着和我同样热情的人吗?在去往香山的904路公交上,挤满了和我同目的地的人群。其中竟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六七岁的孩童呢!中途,一个个子高高的男人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挤上了车,我顿起怜爱之心,这样好的人儿,这样好的婴儿。我豁然站起,冲抱着孩子的男人招招手,示意他坐到我这来。站起身让完座位,我一边往前挤,一边默默的念叨,可爱的人儿,可爱的婴儿,我们是同志!我们是同志!

随着汽车的飞驰,香山越来越近了。从窗口望开去,绵延的山峦,清晰可见。

看来香山一定是就要到了,要么越来越清晰的山怎么不再是单纯的绿色,不再是土黄色,而是羼杂斑斑点点的红色了呢。

在我焦急的期盼中,汽车嘎然而止,停在了香山脚下。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举目四望,似乎想立刻望穿那无尽的装满红叶的山色。人在山脚下看山,正如同青蛙的坐井观天,不免一叶障目。怎么并未像我在梦中看到的那样,满眼的红色,半眼的红色还不到?那山中的红色好像是醉酒了的园丁在种草时,不经意抓了几把红玫瑰的种子,也洒落在了草地里,玫瑰娇气,生得不好,有的已开花了,有的还未发芽,开花的并未挤在一起,而是这一株,那一株,凌乱不堪,毫无规矩。开花的,有的花大,有的花小,有的茎长,有的茎短,高低错落,不尽一致。远处望去,不像是绿草掩映间盛开的玫瑰,倒像是癞秃的头上生了红斑,粗鄙不堪,难以入目。假如是在普通的连绿色也不足的荒山,裸露的山脊间能有几抹红色相缀,自是难得,定让不经意间瞥到这几抹红色的人心花怒放,感叹不已,似是美不盛收呢。王安石曾有诗云:“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需多”。可这是我无数次被陶醉在红色之中的梦境啊,这点点的红色怎能填满我那欲望的沟壑呢?我不免顿生失落。也许攀到山顶,景色会有不同。既来且安吧。

不必打听哪里是公园的入口,只需跟定这股股的人流,自然能达。

走在人群里,人声嘈杂,摩肩接踵,好不热闹。临近公园正门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待鬻售的商品,除了一些压嵌在透明塑料中间的红叶颇有些纪念价值外,其余无外乎是一些解决游人应急吃喝的食品和不忍释手的玩物之类。走在其中,充斥满耳的是摊主和小贩的叫卖声、吆喝声,好像走进了一条食品街或女人街。香山名曰:静宜园。这使人振聋发聩的嘈杂,怎能与这怡然的名字相符呢?乾隆爷在提笔赐字时,是否想到了后世的这些不可避免的不协调?如果当时的情形如此,乾隆爷一定会将园名改做:“欲静园”或“欲宜园”。我这样想。

我大踏步的穿行于人踵之间,想快速的将这一路的不合时宜甩在身后。

大约一刻钟,我真的到了梦昧的香山的入口处-香山公园的东门。

我抬头观望,映入眼帘的景致确是比刚下车时所能见到的真切了许多,也亲切了许多。南面山坡的红色犹多,虽还是这一撮撮,那一块块,但不得不让人眼睛一亮。不暇多顾,赶紧买了门票,随着人流拥进了大门。

来香山之前,对香山有的概念就是红叶。这说明我对香山的一无所知。我想凡是在北京呆过的人,没有人不知道香山,知道香山的大多也是因为红叶。对于游人来说,最忌讳也最可惜的就是这种对所游之处的无知。人文景观自不必说,譬如一把普通的破旧的椅子,你不知它的曾经的主人,不知它的来历、不懂它的掌故,它甚至还不如你平时所做的办公的坐椅看着舒服、观着顺眼;自然景观,虽看点在景,但景却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人,一个古人的传说,一处景致的神话,一幅镌刻于青石的咏景佳作,一座致铭的凛凛古碑,自然景观一旦有了人的游历活动,便不再是纯的自然景观了。正是这历经千百年无数名人的游历,为景观增添了不尽的人文的情趣;也正是这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为历代的文人骚客,提供了绵绵不尽的诗词歌赋的写作素材,使其留下了一首首、一曲曲的千古佳作,记载着人类在面对大自然并与其同呼共吸的历史的心路历程与情感宣泄,谱写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精美华章。无奈诸如我辈浅薄世人,既无博古纳今的知识,更缺乏恬然视物的胸襟,于是这神话般大自然的杰作,永垂的文化的积淀,在我们眼里一如过眼云烟的俗物,心下匆匆,方寸无多。我们能从中得到的是几张傻瓜机咔喳下来的照片,留下的是林间草边的处处垃圾污秽。最多,在与亲朋见面时,以之做闲聊的话题和资本,说曾去过某地某处云云。若问之景色如何,便说没什么,只不过一座突兀残山,几棵零落待凋的草木而已。幸好我虽因工作去过几处可供游览之地,却也因工作无暇,没有此等让我可以炫耀的资历。否则,真是既对不起景致,又对不起先人,更加的对不起自己。

为了对得起自己,不虚此行,自然要尽量的补上这人文的课程。

临时抱佛脚的最简捷的办法就是参看、学习景点介绍。进门的左侧,树立着一块游览导图,上面景点坐落,景点路线,一览无余。进门的右侧,是一个门房,里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详尽的景点介绍,小厅的一端一架大屏幕彩电循环的播放着景点的宣传片。我粗略的浏览,做到知其大概,晓其渊源。知道了香山的正规的名称是乾隆题的静宜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最高的峰是香炉峰,因其状如香炉而得名,除秋来的红叶是最大的看点外,内有翠微亭、香山寺、重翠庵等“二十八景”;其中的双清别墅,更是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如是等等,可谓处处是佳境,步步有妙景。如此多的佳境妙景,一天的工夫自是不能尽览。看游览图,点点线线,错落纵横,横竖交织,按这条路线行进就会错过那几处,按那条路线行进又不得不舍弃这几处,盘旋良久,踌躇不决,终是寻不出一条满意的设计。最后权衡来权衡去,人文景观只得到得几处便算几处。最重要的是要看尽、看足红叶。此行不就是冲它而来吗?此目的若能达,也就无憾。况且,它日再至,为时亦不晚,草木因节气可枯,石物不随岁月(短期内)而亡。

我选择了沿靠南的路线行进(双清别墅在这条路线上)。首先入目的是一大片草地,草地的中央是一个亭子,亭子的入口处是一个木制的小牌楼,上方题曰:香翠庵(希望我没记错)。牌匾的两旁刻着一幅对联,可惜我行事匆匆,忘了带纸笔,否则自然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不过对联和牌匾的字的材料我却是记忆犹新,不是笔墨写上去的,也不是用尖刀凋上去的,而是由长短不一、粗细相类的槐树条拼凑起来的。这种形式虽未见新颖,却也别致得很,让人禁不住驻足于前,玩味、流连一番。从牌楼的简易程度看,毋庸置疑,定是现代近期的作品。虽然它看上去已相当的破旧,灰色成了其存在的主基调。我有幸到过的为数不多的几处古刹,也曾看过为数不多的几处现代的名园,总觉得现代的园林设计、建筑形式在古代尚存的宏伟、精密的古园林、古建筑面前,不免小气、幼稚又缺乏个性。中国的古文化正在逐渐衰落,从现代建筑业在艺术、结构等方面的比之古代的望尘莫及,可见一斑。这决不是文化崇拜造成的抱残守缺。古代的建筑,经历几世暴雨冲刷,狂风摧曳,仍昂然矗立岿然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不但经受了自然、岁月的考验,甚至还挺过了人为的摧残与破坏。现代的建筑,到后世也可能有屹立不倒者?难。因为据说有关法规规定,现代居民建筑、商业建筑都有报废期,经历一定的时间,就要拆毁从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应该要比古代的石木堆砌坚固的多。我就搞不懂了,中国人一向喜欢拿现代和古人比和西方人比(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拿古代的中国和古代的西方比),为什么在建筑上不给现代建筑师们一个赶超古人的验证的机会呢?也许是他们心虚吧,现代的大楼、大桥动不动就使性子,不等岁月考验,建成不久就自戕了。一定是那些楼桥们觉得胳膊腿处处不得劲儿,与其活着受罪还不如痛快的死掉的好,更重要的是残废的活着,太丢人现眼。这可真真的怪不得我们的建筑师,只有糠皮、野菜可吃,再如何会养孩子的母亲,也难使自己的孩子生得白白胖胖。

不管怎么说,上述的也许的可能性是不会存在的。更何况只有有价值的东西才有保存使其延续的必要,现代的行货般的建筑,既无艺术性可言,又没有丝毫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毁掉多少都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穿过这片草地的中间的甬路,绕过亭子,往前便是所谓的静翠湖了。我不知从何时起,湖开始成了现在的样子。一畦死水的小水洼。水洼里立着几只形态各异的仙鹤,自然是假的。水洼的南面也有一个四角的小厅子。我并没有下到水洼的池边去,在岸上向下环视了几眼,便继续向前。

一路自是古树参天,花草掩映。这生得繁繁茂茂的古树,有的高耸直上云宵,有的俯首欲拂人头,有的正襟危坐,有的虬扎参差,有生得清秀端庄的,有生得抚昧动人的,也有生得满身疮疤或是疙疙瘩瘩的。。。。。。。只可惜我对这些奇异鬼魅的家伙们,多半不知他们的名字。虽他们的腰间脚底大多挂着向我们这些无知的游客以示身份的标签,但游人皆行色匆匆,很难让他们在随处可见的几株草木前驻足。我仔细的阅读一个个的标签,又迅速的将之忘掉。这正如同初期学习外语的人,对于从未谋过面的字母和生词,摇头晃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方背得不丢不落,可一转身就可能一个字也背不出了。其中算是熟识的唯有几株柳树,和遍地的松柏。松柏是常见树种,尤其是冬季普遍缺乏绿色的北国,他们更是无处不展示、炫耀着自己强大顽强的生命力。这里松柏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生得粗粗壮壮的树干像白杨树的树干一样白的,也有树皮皴裂得向乌龟壳一样的油松,自然也有北国城镇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塔松。松柏的寿命在树木里面,大概要像日本人在各国人中一样的寿长。有的大概老到了风烛残年,已无法抵挡虫豸的侵袭,无法再吐出繁茂的象征年富力强的绿叶,许多坏死的树枝被园林工人拦腰截去,更有的干脆已经枯死,只剩下了一截见证了光辉及屈辱岁月的树桩,孤零零的立在那里。松柏的形状也是奇异得很,古怪得很。有的树干的中间树皮开裂,露出里面黄白色的肉来,像极了女人的外阴,自豪的向游人展示着大自然的永恒的原始的魅力;有的像一个顽皮至极的小孩拼命的扭转着腰肢向上伸展,把自己拧成了一根下粗上细的麻花;有的树干笔直,却从头到脚,枝枝丫丫,好像向自己的同类炫耀着自己的多产的本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e09c9b010007kz2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