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山族在上上下下中体会别样滋味(1) 旅游游记 |
[游记]香山族在上上下下中体会别样滋味(1) 旅游游记 |
2007-07-16 chenkaizhi.cn |
名词解释:香山族 他们是爬香山的爱好者,他们对香山和爬山都有着近乎哲学的解释。他们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们更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素质。 香山族特征 1.香山族与其他的族不大相同的地方是老幼都有,年龄跨度很大,组织形式相对其他族群也比较松散。而且大族里头还有小族,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几个人结成一伙儿。虽然不知道其他小组人的姓名,但见了面也都彼此认识:哦,他也是爬香山的。 2.健身不如说“上瘾”,有三天不爬山就浑身不自在,用他们的话说:明显觉得腿肚子不硬了,走起路来都不踏实。 3.健康是他们的特征,但他们认为,这其实才是副产品。 4.费鞋是他们的又一特征,而且最费前脚掌。 香山族,顾名思义主要就是爬香山的人们。说他们是爬山的,大家一致表示反对,“爬山不对,我们这叫跑山。”山还能跑?那您就听他们说说吧。 这个族群可是忠实度极高的一群人,两天不来,不是脚痒痒,是心痒痒。香山族的人几乎每人怀揣一张月票,十块钱一个月,跟旺季的时候一张票的价儿一个样,可却满足了香山族们的乐趣,他们成了这儿的常客。一星期来一回的是懒的,一星期来三回的太平常,连天天来的都不新鲜。还别以为就是住在这附近的街坊,哪儿来的都有,这不,您跟这位一周七天报到的老师傅一打听:“您住哪儿呀?”这位一乐,告诉您:“大兴。” 别误会,如今这在香山上泡的可不都是老人,小年轻至少占了一半儿,不仅有正经职业,而且还有不少大单位的管理层、小公司的大老板。 香山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秋天的红叶,可这只是香山的一个侧面,香山族的人们早就对满山的红叶不以为然了,在他们眼里,这只是香山一个普普通通的侧面。 旁人们看起来,爬香山不就是个锻炼身体吗?错。在这儿,哪位都能跟您说出点道来,哪位都有一套哲学。玩儿是主要的,锻炼身体?嗨,那就是一个副产品。因为玩儿的目的不同,要享受的乐趣也不同,所以,在这儿三五成群搭帮结伙的常有,那独往独来的也绝不是个别的。 一位从名山秀水来的南方朋友,到了北京逛香山,爬上半山腰,这位朋友还问:“哎?香山在啥子地方?翻过了这土包包也不见山啦?”这位朋友绝对没有糟践香山的意思,因为在人家那儿,五百多米高的根本就叫不上山。可是对北京这个繁华的都市来说,香山已经充满了足够的魅力,诱惑着每一个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让他们在这儿找找人和自然交界的感觉。 香山地理仙 老张很谦虚,他说自己在爬香山的这堆人里根本排不上号。速度没人家快,情趣又没人家浓,就连山顶上摆的棋局他都凑不上热闹,但他也有自己的玩儿道:路熟。 “知道香山几条大路有多少级台阶的,那不算本事,早就有人数了一百多遍,而且每一百级就给你贴个条或拿油漆写上字了。您到鬼见愁上一看最后一个数字就全知道了,可香山到底有多少条路,这您知道吗?” 老张说的路是香山上的小路,有些是泄洪道,有些是护林路,剩下的都是“跑山”的人踩出来的林间小路。 老张说他就好个幽静,所以来了就奔小路上走,时间一长,这香山就再没有他不认识能走人的道儿了。正应了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香山的林子不小,所以什么人也都有。居然就有跟老张同一个爱好的人,老张说,在林子里跑的时间长了,经常能碰上一两个熟面孔。起先还不说话,后来脸儿一熟,就成了朋友。 同道中人,比比谁的道行高,这也算是人的天性。老张跟认识上的这几位就香山到底有多少条路抬上杠了。老张说一共连支带岔76条,那老哥俩儿非说是75条。老张心说,这山我闭着眼睛就能爬,还不知道有多少条路?几个人打了个赌,老张在每条路的尽头和岔口的树上系个红布条,如果找出一个他没系上或者是多系的,他就算输,天天请那哥俩儿喝茶。否则,那哥俩儿请客。 三个月过去了,那老哥俩儿收集齐了老张的布条。一数,不多不少,正好76条。可二人死活不认账,把老张拉到一条小路的口上一指:“看见没有,人家写着:护林小路,谢绝攀爬!一共是75条。”老张也不含糊,当时领着二人钻了一条特僻静的线路上了山。那二位都有点吃惊,我们怎么从来没爬过这条路啊?老张得意地指着尽头树上的红布条说:“看见没有,我踩出来的。” 不过,老张临走的时候一再嘱咐,劝告大家这小路别爬,一个是危险,一个是怕给人家这儿的环境造成破坏,就连他自己也“改邪归正”了,“较劲不是主要的,大家都玩儿好了才重要,规矩就更得遵守了”。 |
转自:http://www.chenkaizhi.cn/youji/2006/0817/content_920.htm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