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山游记(2006.11.1)

[游记]香山游记(2006.11.1)

2007-07-16    baidu.com

现在是知道题目吸引人的重要性的,所以题上这“香山游记”几个字便觉得很是不妥,不知有多少人写过同样题目的文章,我这篇必然是淹没在“香山游记”的大洋里了,不过做惯了懒人所以也想不出别致又贴切的名字,而且这文章也不过是记载一下自己的琐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有心之作,也便罢了。开始做国学以来,百分之九十的心思都放在上面,鲜有心思记文,其实这短短时日倒是发生了许多事情,倘使是过去的我必然会絮絮叨叨一番,而现今仿佛没有心力去唠叨也觉得没有必要唠叨,只把一切放在心底,随时间而沉积凝练。

香山一次是游不完的。到北京来了一年许,景点却去得不甚多。天安门、长城、万寿寺、颐和园、圆明园,还有就是香山。至于大大小小的大学因算不得景区也就不提了。

香山去了两次,皆都尽兴而归。一路朋友间嬉笑打闹,开心至极。

第一次是与大番薯和猫一起。我们三人自北门而入,顺山道而行。我自然又是拿着我那相机东拍西照,时不时乘两人不在意时拍点古怪照片,然后给她们看,紧接着必然是三人的暴笑。我们仨费了大半天,吃了十几支冰棍,四五瓶矿泉水,歇了五六次才攀到顶上。站在高山眺望远景,自然是觉得心旷神怡。

大番薯和旁边卖矿泉水和冰棍的大汉闲聊,我站在高处喊山。真是中气十足,传声悠远,也把心中的闷气一起吐出,却不想这一喊让以前的同事看到了,当下大声叫我的名字。于是走近相谈,共叙旧话。

下山时队伍便从三人小组变成了七人小队。这小队中有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孩甚会逗弄人,我用相机沿途录下她的语声动作,回放时自然又是一阵大笑。下山时往东门下,沿途山路比起自北门而入时缓过许多,所以下山时一路轻快,没有费上多少力就已到达。

10月29日我二登香山。同行的是两位好友鱼和小蜂子以及我们“死拉硬拽”才来的陈小六。呵呵,我们三个女孩子均认为拉上陈小六是明智之举,背东西的重任当然需要一男同志承担啦。六哥开始还嘟嘟嚷嚷,很不乐意前去,后来却感到这一次游山实在是值得得很,他恐怕好久也不曾如此尽兴过了。虽然香山的风景比不上云南丽江,但是同行的人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他可毫无顾忌地尽情开心了。做人,想要开心却不能尽情开心的时候与年龄的增长是成反比的。我拿着相机一路采访:“陈博士,你觉得今天的香山行怎么样啊?”陈博士咧着嘴傻笑道:“我觉得今天的香山行很好,跟三位美女一起很开心。”“还有呢?”鱼紧接着问。“待会儿请大家吃饭!”“七七你好像在取证噢!”“我就是在取证啊,他待会儿就赖不掉了嘻嘻……”我贼笑,然后紧逼陈小六让他再说点登山感言,陈小六以作报告的语气又说了几句,我和鱼对视一笑,大叫:“毫无新意!”。

这时节到香山的游人云集,摩肩接踵。大家的脸上都有笑意,但是仍旧比不上我们这四人疯狂,一路笑声震天,惹得他人侧目。不过分贝最高最为放肆的当属我和鱼了。陈小六傻笑,小蜂子轻笑。

此时的香山还不是万山红遍的时节,至于层林尽染也只是稍微沾点边。看着这香山,勾起我和鱼对以前大学的记忆。有了对比才知道我们那儿真算得上是仙境了,到深秋时节,空气清新,站在高山上往远处一望,看到漫山的林木颜色各异,绚丽多彩,像是油画一般。这才真是层林尽染呢!又想起上次金艳约我与她们班一起登香山,但因工作不能前去,而后她回来遗憾地短信我:“七七,那叫什么山啊,那么矮!跟我们学校的山比起真是差远了!你不来我觉得无趣的很,他们个个中规中矩,要你来共同开辟新道路该多好啊!”也是对学校的山眷恋不已啊!在时不觉得她好,离开了一对比,才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与鱼就这么有说有笑,爬山也不觉得累。拿着相机拍摄的多是风景而不是人。风景很美,又加上天气很好,一片天光从树枝中洒落,更是美甚。尤其美的当属双清别墅里的那棵应有百年寿龄的大银杏树。满树金黄的树叶在天光的映照下,显出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银杏叶飘落在地,如碎金铺地。那低垂在水池边的树枝更是疏密有致,摇曳生姿。

第二次游香山没有经过香山寺也没有登上山顶。小蜂子很是遗憾,那据说叫做“鬼见愁”的顶峰就在眼前,六哥、鱼和我却都没有兴致去爬,看了它一眼,便绕弯下山了。倒不是“鬼见愁”多么崎岖危险,倘是真的如此,兴许还可激发血液里的冒险分子,而是这“鬼见愁”的名字实在是名不副实,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不过就是那么一个小山头耸立在那里,激发不起我们征服的欲望。也许我们因为我们是人,所以见之“不愁”吧呵呵……其实不攀登也并非我们小瞧它,实在是觉得到此处下山足矣。当初王子猷是“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而我们是“兴尽而返,何必‘攀顶’?”

下山途中见到一位穿着怪异的老者,头戴大斗笠,左手挽着一大串铃当,右手拄着拐棍,身上挎着块黄布,上书“登山有益”等八字。沿途的行人都在看他,但他仿佛已经习惯,并不在意。就我拿着相机偷拍,他转头望我,刚好来了个面部特写。后他转头继续爬山,留下一个背影给我,只见他的斗笠上赫然贴着一个小八卦盘。身份如此神秘,让我等皆浮想联翩。翻看摄的照片,调大他的面部,见老者的脸静如止水,眼睛虽谈不上精光四射,但眼神却没有他那样的老人该有的混浊。我想,这兴许是位修道者吧。

至到山底,天已见黑。好不容易挤上了一辆车,迷迷糊糊地睡到站,六哥信守承诺,请我们吃饭。我和鱼强烈要求吃火锅,六哥拗不过我们,只好答应。火锅带着我们对往事的几许情意,几许缠绵。

就写到这里吧,总觉得文字太过干涩,不能将当时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实每一个小的细节就可写上上千的文字,又怎么能用这短短的两千字表达完尽呢?

转自:http://hi.baidu.com/%0C6%0DF%0B8%0ED%0B4%0F1%0B6%0F9/blog/item/481ad9246239fb328744f9b0.html2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