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香山云雨 在香山北门进园,刚走到眼镜湖时,灰暗的云层中飘洒落雨点,夹杂在秋风里,落在湖中,泛起圈圈水波。今天不是周末,游园登山的人不多,也就不在意点点雨珠。向着山上继续走。 香山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此前的几次,由于游人多,都是走的小路,避免拥挤。今天的人非常少,沿着 主道台阶一步步往上。十多分钟到了昭庙,昭庙不对外开放,站在庙门前的平台上仰望这座历经沧桑的寺庙。昭庙是乾隆皇帝接待班禅而为其所建的行宫,昔日的荣耀与辉煌,只剩下历史的沧桑。 绕过昭庙之后不多远就是琉璃塔,这是香山的标志性建筑,为实体塔。琉璃异彩,煞是好看,在蒙蒙细雨中别是一番滋味。只是此塔的原型在英法联军的战火中早已灰飞烟灭,现在的塔是在原来的塔基上复原修建。只有塔基的大理石上尚有隐约可见的飞龙雕刻,栩栩如生。 围着塔绕了一圈,回到主路上,奔着前面的景色走去。长长的石阶弯弯绕绕,两旁苍翠的松柏,沿着陡峭的山坡错落有致,山路上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只见树叶在风中摇摆,而丝毫感受不到风吹在身上的感觉,后背已经微微渗出汗滴。 过了琉璃塔约七八分钟,就见一座山亭,非常好听的名字——隔云钟,原名一山亭,因以前此处能依稀听到附近卧佛寺、碧云寺等悠远的钟声,仿佛来自天上云间,故得名。 隔云钟之后的石阶越发陡峭、越发曲折,呈绵延不断的S 型,嵌在山林间。前后都见不到路的尽头,只见山林,转过一个弯又是一个弯。仰望天空,不知什么时候,空中已经没有了飘雨。 终于在经历了无尽的石阶之后,到达了山颠——香炉峰,这里的游人相对多了一些,但相比前几次游览时少了许多,不是那么拥挤。站在山顶的平台上,举目眺望。山风呼呼地刮着,有了深秋的味道。郁郁葱葱,漫山遍野,山脚下的民居一览无余。 高处不胜寒,在山颠绕了一圈,便沿着另外一条山路下山。沿途经过了朝阳洞、森玉笏和香山寺。香山寺只剩下基座和石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