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山之行 |
[游记]香山之行 |
2007-07-21 sina.com.cn |
她说,有我在,她会很幸福,当然能让别人幸福,对己来说也是莫大的成就感。我提议,去爬香山,她欣然接受。 在她看来,我对她做得一切,她都会觉得幸福,甚至,哪怕是一起闭上眼睛,感受阳光。 天气好的出奇,我们的车沿着拥堵的车流,前往香山。行至脚下,换作步行,这是避开车流的捷径。由于我经常打篮球,对我来说爬山也许只是很轻松的锻炼,她好像也精力充沛,嘴角满是喜悦。拾级而上,一方面要照顾攀登的潜在危险,一方面要注意下行的人流,整个山道上粘满了人,头顶还有缆车有序使过,看来,固定的东西才能有序。攀爬,永远不可能有序。有的人停下稍息片刻,有的人急着前行。窄窄的山道,热闹异常。当然,还有一些乱扔的垃圾,甚是扎眼。此时应是深秋,山之北,并无漫山遍野的红,仍旧是郁郁葱葱的绿,各种山坡不知名的树木,生机无限。偶尔,掠过的一片红,到了跟前细看,好像并不是枫叶的感觉。颇为失望。行人说,也许再过两个星期,能看到满山遍野的红,也许一场霜降,打碎人们的期待。我觉得,山之南,也许会有,一定要登上山顶,才能俯瞰山之南,看到红色的希望。 我们的攀登在走到中间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我觉得应该走一些不熟悉的山道,而不是随着人流前行,我们的意见得到了共识,没有想到,走一条偏路,耗费了我们很多体力和时间。因为:形成的规律,一般都是捷径。如果跟进者少,说明至少不是好的路线。如果在没有形成规律的时候,发现规律的人,是我们应该称道的。而这条人流不多的路径耗费了我们颇多精力,不过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在我们顺利到达山顶后,她的笑容绽放在脸上。 下坡的时候,我们沿着隔离的高墙而下。这堵墙,应该是一个南北分界线,或者东西,反正,上山的一面阳光较少,而强的另一面则是阳光充足,红色也跃了出来。好一派美景如画。听人说,墙的那一边是野山,未曾开发,所以,为防止危险而设立。我觉得多余。 冲动促使我想站在墙顶,一览无余。可是墙高2m有余,而且顶部都是用水泥固定成足够高的平滑高度,让你根本没有办法徒手而上,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恐怕爬上去却有难度。 我们只能透过高墙,看到鲜艳的红,高墙内,则是稀疏的红。让人不免伤怀。我也一直在寻找可以攀登的机会。终于,机会来临,我决定试试身手。高墙旁边有一棵歪脖子树,我脚踩树杆中部,起身而跳,抓住了顶部,腾空而起,已然站到了高墙的顶部,万里红艳艳顿时映入眼帘。好一派无限风光。如果说,美丽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想这份美丽足以让人欢呼雀跃。她唤我下来,当心脚下。下来有些难度,但是,只要我脚稳稳落在树干中部,我的动作就算完成了。瞅准,起落,一切顺利。我有些得意,说实在我不是在展示自己的敏捷,只是对美丽的期待,当然我认为我的行为有些不妥,当然我确信绝对不会发生意外。如果能欣赏到美丽,一点可以控制的风险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后人,看到我的行为,纷纷效仿,不过没有一个成功的,因为他们只是攀爬,而没有利用树这个载体。所以,看到他们笨拙的表现,我们笑得前仰后合。这堵墙的高度是不允许人攀爬的,这是设立墙的原因。 回去的路上,人真是太多了,黑压压的等待上车的人流,我们吃了一顿晚饭,人逐渐的少了,才回去。 她告诉我,她很幸福。 我突然觉得也很幸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f8e9cd010006192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