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末,阴冷的天,有点风。在北京的冬天,这样的日子是不适合出游的。但我偏偏选了这天,一个人骑车去了香山。是为了散心,为了打发时间,也为了圆自己的旅游梦。 很早在万柳逛时,就盯上了远处最显眼的两处景致:颐和园的琉璃塔和香山。当时惊奇的发现,这两处景点离我的住处是那么的近。因此就萌生了游香山的念头。终于找到了一个清闲的,周末,一个阴沉沉的天,一个人的孤单,骑着一辆破车,去了香山。 比较路盲的我,带好了地图,准备沿着五环线,从北到西去去目的地。凡事总是比想象的那么不容易。五环的方向是去香山的,但是五环边上是没有自行车道的。只好在有自行车道的地方,遥望着五环线,尽量保持距离,就像一位带着小孩过马路的家长,唯恐走失。然而,总是有高点的建筑挡住遥望五环的视线,但总是在不经意间又出现在视野里。经过几折穿插迂回,到了颐和园的北宫门,狂ft。没有太阳,也没有指南针,辨不清东南西北,好在前面有条路,有路就可以走,对与错又何必在乎?冲着前面的路狂奔过去,看到了救星:331路公交车,去往香山。沿着窄小的道,瞪着费力的车,带着沉闷的心,继续这旅途。 一路上,经过了香山驿站,经过了“花果山”小果林,遇到了很多装备专业的自行车爱好者。和他们的单车相比,我的车是那么的破,但是兴趣又何必当作职业,经营着多项业余爱好不是更好吗?不知不觉中,到了香山,车也蹬的越来越费劲。到了山底才发现刚才一直在爬坡。本来只是带着尝试的心情来,本不打算去爬香山,但到了又不忍留点遗憾。为了存车,折腾几番终于找到一位眉毛像画眉鸟,年龄不大的热心老大妈,指点了存车地点。 过了11月红叶的季节,香山门口显得很冷清。进了公园的门,才看到了来往穿梭的身影,还是那么多。眼前的香山,论风景没有张家界山峰的奇秀;论寺庙,没有五台山的庄严;论古建没有故宫的气派。但香山毕竟是香山,红叶盛开是它的精致,红叶凋落了也是它的精致。来到香山,希望把心绪释放,所以不看景,不看人,就是信步地走,只要有路的地方就要踏上足迹。甚至可以闭着眼睛,去感悟生活,去享受清净,去聆听静寂。也可以倒着走,侧着走,随心所欲,旁边没有熟人,不必在乎陌生的眼光,不去考虑旁人的感受,不在理会世俗的约束,随意的任意的尽情的释放,释放工作的压力,释放感情的失意,释放生活的疲倦。爬山并不是为了爬山,不必登到峰顶;游玩并不是为了游玩,不必每处精致都看;旅行只是为了释放心绪,用杂乱的思绪去铺满山道,把它踏入地底;用杂乱的思绪去洒满树枝,让它随风而去;而自己带走的,是一个清净的自己。 全部脚印不留脚印 留下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