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秋日游香山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游记]秋日游香山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2008-02-28 luker.cn |
本周末的天气格外好,万里晴空飘着朵朵白云,我和同学们决定去登香山了,结果发现香山的那种美是不能够用任何语言去形容的,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秋天的香山 秋天的香山就是黄金色的季节。香山红叶最是闻名。每逢霜秋,遍山黄栌,如火如荼,瑰丽无比。可在玉华山庄眺望遍山红叶,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赏红叶有三个时段。开始的一段时间,大约10月中,山还是绿的,红叶点缀其中,斑斑斓斓,在多种色彩中有了一种秋的韵味。实际上红叶内各种色素在温度和光照情况下是逐步从绿、黄变为橙、红颜色的。再过一段,大约10月下旬,红的多了,绿反倒成了陪衬。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有一条路上山,就是从十八盘到阆风亭,一条修建完好的古御道把你带进红叶区。这是过去皇帝从香山到八大处必经之路,从阆风亭到和顺门共有500多台阶,从和顺门沿西墙修了一条路,可直到香炉峰。这里人少,风景更是宜人。周围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那如火如荼的红叶让你的心不知不觉的激动起来,真是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提起香山红叶,人们都说有“三最”:一是历史最长,780年前金代诗人周昂曾有“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的诗句描写红叶壮观景象。二是规模最大,10万黄栌层林尽染。三是树种最多,共计7个科13种,除了黄栌是香山红叶的主体树种外,还有火炬树、红枫、柿子树、迎红杜鹃等树种。它们虽都为红色,却各有不同的色调。互相依托,又互相陪衬,使得红色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到了11月中、下旬,在飒飒的秋风中,红叶尽显“化做春泥更护花”的悲壮和萧洒。它们像美丽的蝴蝶,从树上慢慢飘落,正是红叶飘丹的独特意境。 其实我一直都不知道香山名称的来源,据说原因有三。一是香山海拔557米,最高峰顶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香烟袅袅上升,故名香炉山,简称香山。二是仿照江西庐山而来。李白名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有香炉峰,香山仿香炉峰之名,故名香山。三是古时香山曾是杏花山,每年春季杏花开放,清香四溢。所以称香山。不管因何得名,在香炉峰上远眺,西山美景尽收眼底,盘山公路如玉带缠腰,昆明湖似一盆清水,紫禁城影影绰绰,一切都在你的脚下,人的心能不开朗而舒展吗?此时什么烦恼和不快都通通忘的一干二净了。 香山古迹 香山古迹很多,自金代起几个朝代的帝王,均在此营建避暑离宫别苑。清乾隆十年 (1745年)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林隙崖间,增置了殿台亭阁,修建了宫门朝房,加筑一道周长10余里的外垣, 形成规程宏大的皇家范囿,并赐名“静宜国"。当时园墙分为内外垣, 共有28景。内垣20景有:勤政殿、丽瞩楼、来青轩、香山寺、翠微亭、雨香馆等。外垣8景有:阳阿(朝阳洞)、玉华岫、森玉笏、香雾窟(静室)等。外垣之北,另有别垣,当时园中建筑、胜点数不胜数。可惜的是,1860年和1900年,野蛮的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烧了圆明园、颐和园之后,香山名胜也没放过,多处古迹被烧毁。现在虽保存和修复了不少,但很多景点只剩遗址了。爬山的同时也可顺便欣赏一下香山的名胜古迹。 静宜园(香山公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占地160公顷。为"三山五园"之一,是清代著名皇家园林。辽代宣宗葬此称永安陵,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三月建香山寺,后章宗建会景楼,元、明时略有增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始建行宫,乾隆在"旧行宫之基"增建28景,这是静宜园的鼎盛时期。1860年、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焚毁,辛亥革命后辟为公园。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进驻香山。1949年后进行大规模整修并开放为香山公园。园内景点数以百计,较著名的有:香山寺遗址,尚存有珍贵碑石;双清别墅;宗镜大昭之庙,俗称昭庙,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迎接六世班禅而建,庙后有八角七级楼阁式琉璃塔,高40米,为塔中珍品;见心斋,为嘉庆年间建的具有江南风格的园林建筑;"西山晴雪"碑,"西山晴雪"为"燕京八景"之一(金时称"西山积雪",后改"霁雪");红叶区(原二十八景称绚秋林是北京最著名的秋赏红叶之处;鬼见愁,主峰俗名,海拔578米。 最后我们带着流连忘返的心情离开香山,此时心情异常复杂,因为真的好喜欢这里,但是虽然喜欢,仍不可以据为己有的,人生当中就是有这么多矛盾的.但是没关系的,因为我以后会经常来香山,经常来这里散心,因为那种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贴近大自然的感觉真的很好!作为年轻人我始终觉得应该多出去走走,去感受一下户外的空气,不要让紧张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困住了我们的手脚!! (香山秋天的红叶) [1]
|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3498&ArticlePage=12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