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山记游

[游记]香山记游

2008-05-22    sina.com.cn

抬头是天 近身是美--------香山记游

2007-11-13 22:18:47

大中小

标签:随笔/感悟

11月8日,立冬。天气好的不得了,蓝色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阳光饱满的撒向大地。空气中浮动着清新和怡人的自然芬芳。我就这样披着金衣带着香气上路了。

先去了有600多年历史的碧云寺。这里早断了真正的香火,尽管还有香炉冒着刺鼻的香烟,但是怎么也感觉不到佛教的神圣和庄严。各大宝殿里的佛像被拙劣的原料和技术涂抹塑造得面目全非,立柱和廊檐也漆饰的一塌糊涂。我向来对那些不含任何历史价值和粗糙的假文物不屑一顾,仅仅出去对佛像背后的象征意义才合掌躬身礼拜三下。

说实话,北京对于文化保护和复原工作做的是国内最差的。许多精美绝伦的稀世宝物还没在岁月侵蚀下毁掉,却被那些伪文物专家和装修队从头到脚的糟蹋了。颐和园的长廊曾经是我最喜欢驻足流连的地方,那些美丽的历史故事在传神的笔法和色彩下生动有趣,可是至少10年前的一次修复就让他们彻底变得惨不忍睹。

这里的罗汉堂号称是国内四大之一。规模和原物还在,但是堂里昏暗陈旧,尘埃遍布,很难让人找出观赏或者寻找缘相的理由。甚至连寻找隐藏的济公的乐趣都被一块吊梁的指示牌破坏殆尽。修复就是破坏,维护又如此疏心。真不知道下次再来,是否还能看到今日残存的精致了。

当然了,碧云寺的好东西还是很多。单说寺庙依山起势,回旋串连的布局就很足称道。既有步步登高的欣喜,又回避了从低到高一览无余的缺陷,走到哪儿只能看到哪儿,只有最后登顶塔院回首时才得窥寺庙的全貌,更可纵览香山和附近其他无名山峦漫山飞彩的壮丽。而那些随处可见的大小石雕精微生动,我尤其喜欢门首东侧的狮子浮雕。一只大狮子前爪戏弄着一只小狮子,背上另一只小狮子俯首其上,憨态可掬,一派温暖的天伦景象。塔院宝座上高低错落着五座样式各异的白色佛塔,还有数目不详的历史人物故事浮雕。我全然不懂,也就不敢乱说了。应该都有典故。大殿前的数株菩提树也具灵性,叶落的规则有序,像刻意嵌满地面的碎花。扶手树干,似乎隐隐感悟到禅的空无和了然。

告别了碧云寺,我从北门进入香山公园。因为脚伤我没有爬山,只随性地在山脚下转了转。先到静翠湖远眺香山最绚丽的一片红叶观赏区,据说香山上的黄栌乾隆年间就载下了,算起来红了200多年了。真令人羡慕。我的红运有60年就够了。

然后到公园东门看那标志性的红叶树。鲁迅的笔法应该说,香山公园东门内有两棵树,一棵是黄栌树,另一棵还是黄栌树。南边一棵已经全部凋落了,北边的还在怒放。那奔放绚烂的红色大概只有被第一次偷吻的少女俏脸上飞卷的红云差可比拟了。记得皮日休诗曰:红垆高几尺,颇称幽人意。不知道那个红垆究竟指什么,借来附庸一下赏景的境界吧。可惜这里的人太多了,想照张相都难。

出了香山公园,驱车到香山植物园和卧佛寺。到那里了,真的不能不发牢骚。中国人好象就喜欢故意整人,一道栅栏一个大门就让你只剩下一个选择。而且只针对普通人。那么长的一段路,除了走进去还是走进去。

和碧云寺一样,这里也没有和尚了。殿宇佛像也和碧云寺一样不值一看。唯一的亮点就是那尊卧佛了。实在是很多年没来了,我乍看过去,总感觉比从前的记忆小了很多。

而意外打动我的是这里大殿的题匾和两侧的对联。都是明心动念的警句。印象最深的是: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
宝幢珠络梵语秒庄严。另一个据说是慈禧手书的。匾额上写:性月恒明,两侧联曰: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
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山门牌楼上“具足精严”四个字也相当警世。只是我不知道自己体会到的是否真是这些文字里切实的道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9f8dc801000b52.html2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