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创为纪念妈祖诞辰1048周年香山妈祖香火兴隆

[游记]原创为纪念妈祖诞辰1048周年香山妈祖香火兴隆

2008-05-22    163.com

厦门思明区塔厝社长兴官何厝香山进香

塔厝考:在厦门旧城区边郊篔簹港北面有个小山丘上树有一座鎮港石塔。随着历史的发展由美仁宫陈氏移民到此山下建村安家,以塔为名称塔厝村。上图为保存下来的石塔顶部塔尖第二块塔石。他们信仰妈祖太保生大帝,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都要到莆田湄洲庙进香。近几年湖里区何厝村香山妈祖庙发展很快。他们也去远取近,借此随团为拍下片段精选登出。

上、下图为妈祖佛像

顺风耳

千里眼

长兴宫早在二十几年前被拆除建居民区留有一席之地。 明·永乐封“天妃”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 失散村民在这日子也回庙上香

有关妈祖资料志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妈祖为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
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
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祖庙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扩建,日臻雄伟。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至清康熙时,已形成了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可惜,原有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已废圯,现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规模较小。近年来,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工作,已初具规模。泉州天后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是大陆妈祖庙中惟一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湾及东南亚各国的众多妈祖庙都由泉州及湄州天后宫“分神”而立。莆田湄洲岛的上妈祖庙,泉州天后宫,天津的天后宫,澳门的妈祖阁,台湾北港的朝天宫和鹿港妈祖庙为我国天后宫有名的大庙
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后屡显灵应于海上,渡海者皆祷之,被尊为“通灵神女”,庙宇遍海甸。
宋代以前提到妈祖的显圣,始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感神功,奏上。立庙江口祀之,(徽宗)赐顺济庙额。”其后宋·妈祖的加封原因皆为“神雾神济兴、泉饥”,“以神助火焚强寇”(《湄洲屿志略·卷二·封号》)。
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封号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明·永乐封“天妃”,立庙京师,而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封“天后”。 妈祖之成神,和泉州有极大的关系。没有泉州的海外交通,妈祖就没有可能成为伟大的神抵。南宋·著名学者莆田人刘克庄《南廊》诗(《后村大全集·卷12》),描述泉州当时海外通商的发达:“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樵耕必业儒。惟有桐城南廊外,朝为原宪暮陶朱。”[注]桐城:泉州城。原宪:孔夫子的穷学生。陶朱:古大富翁。
(一)《元史·卷10·世祖纪》载:“至元十五年(1278年)八月乙丑(即八月十四日),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此时的局势,南宋·张世杰等奉帝南奔海上,元将张弘范率兵追击。据《宋史·卷47·瀛国公本纪》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壬戍,张弘范至崖山。……二月癸末……(陆秀夫)负帝投海中。”至此宋亡。元世祖于此时为何以“泉州神女”之名而不以南宋·理宗所封“护国助顺协正嘉应善庆显济妃”之号来封妈祖,又去掉“助顺”改为“明著”,并由妃晋为天妃呢?这是有其政治目的,表示元朝不承认南宋的封号,另以“泉州神女”称妈祖,祈求保佑元朝灭宋室于海上。乾隆《泉州府志·卷3》称:“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录事司一,以领在城之民(府下设录事司等于现在的市设区,说明城区人口增加及经济发达)。县如故。大德元年(1297年)置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以泉州为治所,辖诸州。”此时泉州行政区的地位大大升高。“辖诸州”包括管辖妈祖出生地兴化军,则“泉州神女”一词,非同凡响矣。《续文献通考》至元十五年条亦称妈祖为“泉州神女”。
(二)《湄洲屿志略·卷2·祀典》载:“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封护国明著天妃。诏曰:……腾恭承天庥,奄有四海经,粤若稽古,咸秩无文。惟尔有神,保护海道,舟师漕运,恃神为命,威灵赫濯,应验昭彰。自混一以来。未遑封尔,有司奏请,礼亦宜之。今遣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道市舶提举蒲师文,册封尔为护国明著天妃。”诏书写明妈祖保护海道。《元史·卷11》载:“至元十八年(1281年)九月癸酉,商贾市舶物货已经泉州抽分者,诸外贸易止令输税益。”凡在泉州进口已在泉州交纳进出口税的货物,运至国内他处只交行商税而已。此时泉州已等于中国海关的总关。有趣的是这次册封妈祖的钦差大臣,竟是派蒲寿庚之子,时任市舶主管的蒲师文(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师文》)充任。蒲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徒,派一个伊斯兰教徒充当册封道教天妃的钦差,似不相称。如细细一想,派市舶司主官员又属外族的人册封妈祖的,表示这次册封与至元十五年的性质不同。上次元世祖是因海上宫事及政治需要封妈祖的,这次则是从海上交通贸易的经济目的来册封的。所指的“有司奏请”当然指泉州的官方了。
(三)《元史·卷20·成宗纪》载:“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壬申(即二月二十日),加泉州海神曰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又又《湄洲屿志略·卷2·祀典》称:“成宗大德三年,加封辅圣庇民。诏曰:利涉洪波,显造化难名之德。尊崇懿号,传神明不朽之荣。申锡宠章,禀为殊典,可加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明著天妃。” 此次册封,《元史》又重提妈祖为“泉州海神”,较为至元十五年提的“泉州神女”,意义更明确。为什么元朝朝廷不称妈祖为“湄洲神女”或“莆田海神”,而称为“泉州海神”?可见妈祖在元朝的扬名晋爵,都是泉州官方奏荐的成果。宋代凡水旱盗疫之灾妈祖悉皆显灵,并不局限于航海。妈祖的专职海神地位,是元朝封天妃后才正式奠定的。
(四)《湄洲屿志略·卷2》称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遣官致祭天下各庙(妈祖庙)。”从是年八月初一祭直沽妈祖庙开始,由北而南,十月二十祭湄洲庙,十月二十五以祭泉州庙结束,计祭祀十五处妈祖庙。其御祭文随庙而异,皆提其保庇南北漕运之功。湄洲庙是妈祖的降生地,当然要崇祀纪念;泉州庙则是妈祖发祥之处,并且功及海外,庇及社稷,更要崇祀纪念。在当时十五所官方承认的天妃宫中,以泉州、湄洲二庙最重要,故祭祀以湄洲庙、泉州庙结尾。“十月二十戊申日,湄洲庙御制文曰:惟乾坤英淑之气,郁积扶舆,以笃生大圣。炳灵于湄洲,为天地广载之恩,为国家弘治平之化。特命巨恭诣溟岛,虔修崇祀,秩视海岳,光扬今古。于戏休哉!”“十月二十五日癸丑日,泉州庙御制文曰:圣德秉坤极,闽南始发祥。飞升腾玉辇,变见蔼天章,海外风涛静,寰中麟凤翔。民生资保锡,帝室借匡襄。万载歌清宴,昭格殊未央。”从以上两篇御制文的内容分析比较,同样是一尊妈祖神,元朝皇帝对不同庙宇的同样神象,其评价很不一样。对湄洲庙,皇帝只肯定其地钟灵,因而出生了这位神祗,从宗教意义加以颂扬。对泉州庙则认定其“闽南始发祥”的地位,“海外风涛静”的神力以保护海上交通贸易的畅盛。“民生资保锡,帝室借匡襄”,对国计民生江山社稷都需要妈祖的庇佑。从政治经济意义加以表彰。历代朝廷和人民历来崇敬妈祖,但有不同角度。第一种是信仰的道教化。宋封妈祖为“神女”、明·崇祯帝封“清灵普化慈爱应碧霞元君”,清·嘉庆皇帝封“天上圣母无极无君”等,都属此类。第二种为官爵化。宋·高宗封“灵惠夫人”,宋·光宗进其爵为“灵惠妃”,元·世祖进封“护国明著天妃”,清·康熙皇帝封其“天后”,都按照朝廷妇女的封爵而封之。
(五)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派郑和(参见《泉州人名录·郑和》)、张谦等屡次下西洋,是时泉州仍设市舶司(成化间才迁福州),为朝廷指定的使节出入口岸。万历《泉州府志·卷24》载泉州妈祖庙:“永乐五年(1407年),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守官重新拓之,而宫宇益崇。”又乾隆《泉州府志·卷16》说:“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使渤泥,得泉州发自浯江,实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同书又转载《隆庆志》说:“永乐五年,以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守镇宫重新其庙。自是节遣内官及给予事中行人等官出使琉球、暹罗、爪哇、满加刺等国,率以祈祷告祭为常。”而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32·人物·妈祖本传》亦说:“明·永乐间,内官甘泉、郑和有暹罗西洋之役。各上灵迹,命修祠宇。”同书卷三谓:“天后庙在湄洲屿。……明·永乐初封宏仁普济天妃,立庙致祭。凡使海外,率皆致祭。”
(六)据《湄洲屿志·卷2》载:“康熙十九年(1680年),神助提督万正色克敌厦门,钦差礼部员外郎辛保等,赍香帛诏诰加封致祭。制曰:……特封尔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又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八月十四日,以军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钦差礼部郎中雅虎等,御书香帛,到湄庙致祭,特封天后。”又乾隆《泉州府志·卷16·天后庙》则称:“国朝将军施琅征海师次于此,神有助顺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遣礼部郎中雅虎(到泉州庙)致祭。”泉、莆的府志均附有祭文,内容完全一样,可见雅虎之祭妈祖,湄洲宫与泉宫并祭,并非只祭湄洲。另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23》又说:“康熙十九年舟师南征大捷,提督万正色以妃灵有反风之功,加封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妈祖进封天后的保荐人及年代显然有两种说法:一是康熙十九年由万正色奏,一是康熙二十三年由施琅奏请。按施琅于康熙二十三年奏文,也提到万正色“曾题请封”,而奏文仍称妈祖为“天妃”,看来两人都有保奏,朝廷也都有加封,但正式封天后时间则是康熙二十三年。不论何人奏请,万正色和施琅都是泉州人,万为清朝克服金、厦二岛,施攻服台湾。妈祖之位到“天后”,皆为泉州人所推荐。(参见《泉州人名录·万正色、施琅》)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钦定春秋二祭。
妈祖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国家祀典就达36次,其最长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后来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澳门的英文Macau就是妈祖的简称。
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它们的名字很多,有的叫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的叫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 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据统计妈祖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之一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据《天后志》记载的有十五则,据《天妃显圣录》记载的有十六则。它们分别是:

A:莱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B: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

C:挂席泛槎: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驰而去。

D: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

转自:http://jiangql1943.blog.163.com/blog/static/2904012008327831483317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