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丹发短信说去香山,我拒绝了。本也想去,可天气糟糕,闷热潮湿,如此的天气想要爬山,可真不是件休闲的好事。昨天刚好下雨,大雨倾盆,天气凉爽了不少。可是,第二天会不会继续下雨呢?真说不好。于是给她回了一句,看看吧。一直到今天凌晨我还没睡,在为报志愿的事犹豫不定,又为明天的计划感到担忧。不过窗外的雨,此时已经停了已久。七夕的夜晚,是一片密布的云朵,不见星空,不见皓月。就这样,睡去了...... 不觉的醒来了,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浮云随清风飘动,朝霞映照在东方的天空。一下子来了兴致,冲了个澡,在阳台上站了许久。看着已久违的好天气,心中充满激动与喜悦,天公作美,运气也真是不错啊...七点出门,和宇在老地方会合。看他精神不是太好,可能因为是很久没有早起过了,还有些犯迷糊呢。沿着小学旁的小街走去早点铺,一路上,仰头看着蓝蓝的天空,仿佛碧蓝的宝石,还有些薄雾缭绕,好似一条轻柔的丝带飘舞。路人的脚步悠闲自得。看街边的柳条随风摇摆,那舞姿轻柔婀娜,这行人怎会不感到放松和喜悦呢?早点铺设在街边,我们坐定点了包子、混沌。放假那么长时间了,可出来吃早点并不多。总是面包、方便面了事,然后就一整天面对电脑了。热气腾腾的包子一上,来了食欲,蘸点香醋和辣椒,吃的有滋有味。呵呵,其实也都是些平常的东西,可今天吃的格外的香啊。约好他们在华堂集合,我和宇在香山门口再与他们会合。七点半,坐上367,到万泉庄换乘车,直达香山。一路上风景甚好,我坐在车的左侧,望着西山。西方的天由上至下,由蓝渐白,远山连绵起伏,迷漫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在近些是玉泉山,矗立其上。塔的倒影,映在昆明湖水之上,湖的北岸即使万寿山,湖的中心是琼岛,由十七孔桥连接着——颐和园即在眼前。车行很快,不久就到了终点站——香山。 下了车,伸了伸懒腰,仰望山峦在以蓝天白云为背景衬托之下,那青山更显得青翠也似乎高了不少。感觉这山也刚刚醒来,茂林里似乎一片静谧。沿着道路步行而上,街旁的饭庄都很别致,可我已无心去看了,想的就是,快些走进那山林里去。 到了香山正门,还是先走过了石桥,桥下的池水涨的很满。买了票,发短信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到了,回短信说他们在车上需要一会儿才到。和我料想的一样,于是短信说好我们先冲了,在山顶会合。门前左右的两只石麒麟(我认为是麒麟)很威武,向山顶望去,好像好远的样子。登山开始了。我们决定沿上次的路线走,那样是个绕远的路线,先从左面坡道上山,然后插到右面的台阶,最后登顶。这样走的长而且慢,说不定在途中能遇上他们。刚走了一小会儿,路旁的指示牌上写着,再向左走,就是双清别墅。记得上次来因为懒得绕远就没有去,这次来的早,正好去看看。沿着道路走着,看见一只小松鼠在路旁吃着路人喂的食物。两只大大的耳朵,小嘴不停的啃着,前爪抓着吃的,站立着,大大的尾巴翘着,贴到全身。路人看的好玩,但并不走近,怕惊了它。我们也乐得绕道而行。走过一小片树林,看到了静翠湖。湖水涨的很满,湖畔尽是荷叶,荷花尚未开放,看到几个摄影的人,在湖畔来去,找寻着最完美的欣赏湖水的角度。路的前方有一处凉亭,其右侧是山石,山间潺潺的流水在石的缝隙间流淌,在亭边汇成一个小池,一直流入静翠湖。绕过小亭,便是坡道,道的右侧是水道。山水流淌,水声清越。我走近去看,流水很快,但清澈见底,把手放进那流淌的水中,感觉清凉冰爽。水花打在手臂上,舒服极了。我俯下身子,洗了脸,一下子倍感凉爽和清醒,用两个字形容就是——痛快。 终于到了双清别墅,看了曾经毛主席的办公和居住的房间。之后,继续往山上走。不觉得到了一个院子,四周已经无人,静的有些恐怖。院子的南侧开了一个小门,门上写着开放时间,想是可以进去的,就走了进去。走进了门,就是出了院子,有一条山路,我们走着,发现路上尽是树枝和石块,可能是下雨被冲下山的,安全起见还是原路返回了。到小门口,宇发现沿院墙还有条小路,我们便顺着这条一人多宽的小道前行。走了不到半分钟,前面已经没有路了,但遇见了一个游人。向他问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的是一条野山道,旁边是老式的有铁丝的护栏,周围则是茂密的树林。他看来是个经常来的人,说得我们都不大听得懂,他说:顺着那条山道就走到二环上了。莫明其妙啊。我们也就稀里糊涂照他说的走下去了。 刚走了几分钟,周围静得有些慎人,我觉得真是前不见人后不见鬼。一片荒路,道旁都是一些砍伐的小原木。山间湿漉漉的,开始有些闷热。两旁全是小树,高坡上都是可以遮住天空的参天大树。回首望去,不见来路,向前望去,不见去路...山道有些陡,而且湿滑,所以就更加小心脚下,一步一步,每一步都找石头或者是树根卡在脚下,以免滑倒。自然体力消耗较大,我停在一个还算平缓的坡上休息,宇继续开路。这时我才发现周围非常美,林间的植被繁茂,阳光从叶的缝隙间洒落在这被雨水打落的、覆盖着土路的小枝条上。一只只蚂蚁忙碌着,山里的蚂蚁的体型要比城市的大两到三倍,甚至更多。左前方的一棵枯树旁有很多蝴蝶飞舞,多是中间为白色,翅膀的两边是蓝色、紫色、或是黑色。阳光照射在他们的身上,那颜色便开始焕发光彩,美丽极了。蝶尾是长长的,末端为圆形,有淡淡的蓝色。仔细数了数,大约有十几只之多,好像在举行仪式,像排着队,螺旋的向上飞去。宇,此时已经不见了身影。忽然,身后的一片树丛猛地摇摆着,树叶摇摆的声音环绕山间。我加快了步伐,紧赶上去。路出现了岔道,一条向更高处延伸,另一条向北边延伸。断定是走向北的路,因为景区,登山道都在那一侧。宇在前面小心的开路,有个高坡,跑上去,眼前是一条土路,好像有人清扫过,那些枝条被放置在路旁。前面一个下坡,很陡,且尽是泥,只有两块石头可以踩。宇先下了,很慢一步一步的,可还是滑了一下,溜到下面。轮到我了,我身子向后倾斜,一只脚踩稳一块山石,另一只去摸索下面的路。左手紧握住一棵小树,又手撑在路面上,就连身后的背包也贴到了地面。终于下来了,滑了两下,可都又重新站稳了。额头上冒了不少汗滴,手心里也都是汗。又前行了几分钟,听见不远处有人在唱戏。加快了脚步,一条由石板铺成的山道,呈现眼前。可算走出来了。 大路的左侧是半人高的矮墙,可以看到北面的山峰和山顶。右侧是遗址,高高的石基上是西式的亭子,前面是石头的水池。我们坐在亭子下面的矮石墙上休息。听着青衣的唱,合着二胡的伴奏。过路的游人到此,也都停下小憩片刻,回味着城市里以久不耳闻的京味。山间徐徐的风拭去了额头的汗水,望向北面的山顶还有大约一半的距离。于是继续前行。 我们按照前几次的登山路线向上攀爬,但是发现以前的那条土山路似乎没有人走,大多数人还是走的由石阶铺成的梯道。所以,素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不得见了。我们就着上山的土坡,来到了写有“西山晴雪”的石碑前。在香山的树林中,望着东面的城市,想来如果是冬天,一定有一番不同的美景。不一会儿,我们找到了从前的那个段坡。段坡上即是旧的石台阶。迈上台阶,才开始觉得,腿已经有些发软了。这里的台阶很特别,每节台阶的都很高,有的甚至有半米多高,所以登得非常费劲。不过,人迹罕至的地方自然有它独到的风景。一路来,两旁尽是很高很茂密的草丛,草丛中开着粉红色、蓝色、紫色的野花,山风吹罢,一阵阵芳香布散在我们身边。不时,还有彩蝶或是蜻蜓飞过。正在一边攀爬一边享受之时,突然,从前面山路的拐弯处走出一个人。我有些意外的看着那个人,那个人也用意外的眼神看着我,想是为这偏僻的山道竟会遇见其他的人感到有些吃惊。相视一笑,擦肩而过。又过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终于到了香山东北侧的砖墙。 沿着砖墙向上攀登,我由于体力不支,比宇慢了很多。抬眼一看,已经不见了宇的身影。遇到了岔路,我低着头随便走了下去。剩下的路一口气爬到山顶——香炉峰。上了山顶,找到了宇。又一起找了峰顶楼阁的上的一处地方坐下。享受着山顶的微风,全身放松且自在。眺望着弥漫在薄雾中的北京城,心中有种时间停滞的感觉。然后给赵丹他们发了短信,才知道他们刚登上山。这样我们就多了很多休息的时间。脑子里是一片空白,头顶上是蔚蓝无云的天空,眼前是时隐时现的城市,耳畔是楼阁屋檐下飞燕的歌声。两个人都昏昏欲睡。短信时而响起,告诉我们他们的进程。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又收到一条短信,说他们马上就到了。我立刻向西边上山的路口望去。他们之中第一个爬上山的是鸾。脸色红润,嘴角带着第一名的得意与喜悦。我赶忙向她招手,让她看到我站的地方。她看到后,也愉快地向我招了招手,接着插着要,喘了口气。又一个人走了上来,是大崔。看他满头大汗,汗水浸透了上衣。脸上还带着昔日“型男”般的微笑。擦了把汗,几步跑了上来。两个人坐定之后,我问其他人在哪里。鸾说,他们比赛,谁最后上来就是大笨蛋(具体什么称谓,由于时间的原因记不清了)。我笑着,坐下来等待最后的结果。不一会儿,又两个人上来了。是搋子和金梦两个,一前一后走了上来。搋子看到我们也先是挥手,就立刻双手撑在腿上,弯下腰来休息。金梦则,快走几步,到我们休息的地方坐下。最后,是丹和安。安走在后面,我们都向他们一阵坏笑,安自己就笑着摆手说:“得了,我是大笨蛋。”大家坐定之后,开始欣赏着眼前美丽的景色,随后我们又聊着一路登山的趣味。搋子的登山方法很独特,先是一口气猛颠儿,然后可劲休息,一开始快,后来越来越慢,掉了队,然后又一口气追上,之后在落后,最后攒劲超了安和丹。其余人是边聊边爬,可到了最后就各自争先了。丹最后没有力气,安老大当然要陪她一起,最后担个称谓。 谈笑风生,不一会儿大家的力气已经缓了过来。不知丹是从哪里带来的吹泡泡的玩意儿,吹起跑跑来。工具不错,吹出的泡泡又大又多。随着山风,一个个被阳光照射的五彩斑斓的泡泡飘向远方,消失在天空之中。安发现了更好的方法,用吹泡泡的圈蘸了肥皂水后,伸直手臂,让山风来吹泡泡。其几个女孩看了有趣,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周围热闹了起来。孩子们看到五颜六色的泡泡高兴得叫了起来,其他休息的人的目光也聚集到这里。看着身速矫捷的燕子在蓝蓝的天空和五光十色的泡泡中穿梭,别有一番趣味;望着在广阔的天空之下和无数泡泡飘去的那个方向的城市,心中少了一份对忙碌生活的慨叹,多了一份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玩累了,大家拿出带来的吃的。金梦带来了亲手做的寿司让大家品尝。做了很多,足足有两盒,大小一致,外形也很漂亮。味道也是了得,大家尝了以后都纷纷说好。有吃有喝,有笑有乐,开心至极。 在山顶上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决定开始顺原路下山。下山之前,大家在鬼见愁的西面的平台上合影留念。几个男生走在前边,三个女孩走在后面。途中丹开始喊累,大家便停下来休息。到了坡道那段,大崔、搋子和安竟然跑了起来,我和宇也跟着小跑起来。又到了岔路,我选了条他们刚才没走的路。行至转弯处,两旁的树林有很多人造的鸟窝大小的小房子。原来住在里面的并非小鸟,而是山里的小松鼠。看到周围可爱的松鼠,大家又停了下来。松鼠的动作敏捷,在林间上窜下跳,大家也乐得四处寻找。临近山脚又停下来歇息。搋子发现路上有一种希奇的小虫,叫大家都过来看。几个大孩子在路上围成一圈,观察着搋子指尖上如盐粒般大小的小虫。大家站在原地纷纷严肃的讨论起来,引得路人也好奇的看向这边。宇看到这样一群充满了解世界的欲望的人,甚是觉得天真和有趣,不由得偷笑了起来。小虫一下子跳出了搋子的掌心,大家迅速开始寻找。丹找到了小虫,把大家叫了过去。小虫在丹的指尖一动不动,安立刻给戴上了杀害小虫的罪名,我们也纷纷点头称是。丹连连解释喊冤,大家坏笑不理,向山下走去。 从香山公园的东北门出来,走了好久到了车站。车上几个人累得几乎要睡着了。此一行颇有趣味,至今方由本人行文记述,颇感惭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何况又有这么多朋友随行。愿读者也能记忆你每一次旅行,化为生命中美好的回忆。如此趣味,特此以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