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燕大侠游记西山八大处←老弄堂←秋雁南回文学社区

[游记]燕大侠游记西山八大处←老弄堂←秋雁南回文学社区

2008-07-01    backbird.com

Rss & SiteMap

秋雁南回文学社区http://www.backbird.com/

原创文学社区

◎ 秋雁南回文学社区 → 老弄堂 → 燕大侠游记——西山八大处

共5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燕大侠游记——西山八大处

1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0:23:00

2007年8月4日晨7:45,燕七大侠与一瓶水、一袋腰果、一把伞、一部相机一同出发,赴北京著名风景区——西山八大处。下面,燕大侠将旅途中无意拣拾的一些风景奉献给大家,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呈献燕大侠眼中的风景之前,还是先透露一些关于西山八大处的珍贵文献,让各位观众对八大处先俯瞰一番,然后,再随燕大侠奔赴各个细节……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燕大侠目前对于很多领域都尚处在学习阶段,比如英语,比如摄影,所以如果所摄照片让观众失望,个人认为大家对燕大侠仍然要以鼓励为主……)

西山八大处

位于西郊翠微山、卢师山和平坡山之间,三峰环抱古刹8座,人称“西山八大处”、八大刹,是首都著名的风景区。8座右刹依次为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

长安寺位于翠微山西南隅山脚下,建于明代。寺坐西朝东,前后两殿。前为释迦殿,后为娘娘殿。长安寺向以塑像名冠西山诸寺,佛像凭几而坐。华人仪容,姿态迥异于他寺,还以奇花名树著称。

灵光寺在翠微山东麓,始建于唐。寺依山而建,登上20米高的石阶,就是大雄宝殿,内供1989年泰国已故僧王赠送的释迦牟尼佛铜像。大殿后的佛牙舍利塔,高5l米,八角十三层密檐,配以碧瓦金刹;塔身内部分作七层殿堂,佛牙舍利堂中设置金刚座,以七宝金塔供奉佛牙舍利。根据佛教史藉的传说,佛陀入灭后,有两颗灵牙留在人间,一颗传到斯里兰卡,一颗辗转传到中国。1964年6月25日,中国佛教协会在灵光寺隆重举行了佛牙舍利搭开光典礼。

三山庵在灵光寺西数百步,位于翠微、卢师、平坡三山之间,故名三山庵。庵建于金代,正殿山门前,陈列一块长方形汉白玉石,上刻天然山水、人物、鸟兽花纹,俗称“水云石”,为八大处一宝。

大悲寺位于三山庵西北500米的密林深处,在平坡山的半腰上,始建于辽金时代。正殿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两侧十八罗汉是用檀香木掺细砂作胎而成,为八大处雕塑中的精品。

龙泉庵又称龙王堂,位于大悲寺西北,建于明代。庵内石洞有清泉从石雕龙头汨汨而入方池,水质清甜,游人多喜品茗。大殿龙王堂内供奉龙王。两旁是雷公和电母。香界寺也在山腰,始建于唐,为八大处最大的一座寺院。寺院依山势顺坡而建,齐整宏伟。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殿前有两块石碑,传说康熙帝来此进香,曾腿软跪倒在地,觉得地下有物,命人挖掘,得此石碑,便题了“敬佛”两字;石碑后面为线刻“大悲菩萨自在像”.让人好奇的是,观音菩萨长着胡须。其实观音信仰传入中国时,原是伟岸男子相。但观音法力无边,有32化身,其中7种为女身,以后所见观音多为美貌女相。实在是为了满足广大女性信徒崇拜的需要而演化的。

西山八大处还有两处,第七处宝珠洞,以殿后的岩洞有蚌珠状岩石而得名,登临四望,一览众山。第八处证果寺在卢师山,始建于隋,为全山历史最悠久的寺院。

八大处三山环抱,林木葱茂,奇石嶙峋,洞泉潺潺,野趣盎然。

2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0:25:00

(一) 正门

大家有必要先了解一个词——“感召”,最近这个词流传于燕大侠的侠客同事之间,源起于某培训课程的一项内容。“感召”主要是通过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一些平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转化为可能,比如在培训时,燕大侠的同事们被培训师搜得身无分文后扔在荒郊野外。然后,燕大侠的同事们就开始拦截过往车辆——“感召”司机们把他们载上;燕大侠的同事们开始和小贩、瓜农亲近——太渴了,没有水喝,只好去“感召”西瓜;某个“感召”力特强的同事曾“感召”了一个工会主席,“感召”到上万元的物资,据说该同事因此事曾犹豫很久,是否该辞职专门从事“感召”,但后来冷静地思考之后,发现“职业感召师”——乞丐的日子也不像想象中那样好过,才终于做罢。

之所以隆重推出这个词——“感召”,是因为燕大侠为了照片质量,本次摄影所用的照相机就是“感召”来的。相机是人家新买的,还没用过,燕大侠感召过来之后也没做详细检查,

等到燕大侠一路神采奕奕、精神矍烁地来到了西山八大处后,才发觉相机的背带尚密封在塑料袋里,还没安上。燕大侠“千里我独行,十步杀一人”,但却被这相同背带给难住,穿不上了,后来,燕大侠运用各种工具,经过十几分钟,才终于把背带搞定,出得一身汗后,燕大侠决定以后从事“感召”工作,不仅要“感召”到物资,还要“感召”服务,一定让借我相机的人把背带替我穿上才算完成“感召”工作。

话说燕大侠在终于把相机背带“感召”到相机上后,抬望眼,只见,一座巍峨的牌楼迎面而立——介就素“西山八大处”滴正门儿~

3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0:27:00

(二) 臭水沟

燕大侠有几年没来八大处了,在望见正门的欣喜之余,拿眼扫了周围一圈儿,没发现售票处,燕大侠以为可以逃票,不由欣喜之情又增添了几分,过正门牌楼时,燕大侠运用了踏水无痕的轻功——生怕慢了被公园管理者抓住。

进得正门牌楼,第一处风景就是一条臭水沟,这处景致通常无人欣赏,然而,燕大侠自以为逃票成功,忍不住对臭水沟“卡嚓”了一下。。。。。。。。引不少人侧目。

4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0:30:00

(三)

拍完臭水沟,燕大侠向右一抬眼,发现了售票处,555555555555~

唉,也罢,就算是命中注定,燕大侠购票入园,这是游客入园后看到的第一个画面。。。。。。。

5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0:31:00

(四)

误入荷塘深处。

我几乎忘了,七八月份,正是荷花开得正好的时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其实,如果在北京看荷花,应该去北海和颐和园。

6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0:32:00

(五)

看到这两片相偎相依的荷叶,不知为什么当时突然想到那一个词——“双剑合壁”。

7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0:33:00

(六)

荷花塘旁静读的老者。

有时候,真的希望自己现在就老了,或许就可以享受这份从容、淡定与静谧了。

8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0:37:00

(七)

象前跪和猫组图

1. 象前跪——向“钱”跪

仔细看象的前腿,它不是正常向后弯,而向前跪着,取其向“钱”跪的偕音,在北京的很多旅游景点,你都能找到这个向“钱”跪的动物,只是,现在,它在寺庙里。不过,想想即便到了西天如来佛祖那里,三藏真经还是得靠紫金钵盂换来,那么,它向“钱”跪,就向“钱”跪吧。

2. 这一个突然出现的精灵

当看到它时,我几乎呆住了。没有想到会在游人如织的寺庙里能看到这样一只小猫,我一度以为是假的,因为它是那么安静地卧在象的腿前,一动不动,任由来往行人观看、拍照,都与它无关,它的眼睛都未曾抬一下。莫非这寺庙里的猫也感染了佛家的清净?

3. 再看一张,温顺、乖巧、可爱……一些游人在确认它是真猫后,一边惊叹一边拍照,其实……吧,还是猫猫可爱一些吧?要是老鼠的话,收获的就只能是一个字——“打!”

4. 有人告诉我,猫是有灵性的动物,所以会出现有灵性的地方。这是昨天在八大处第二次遇猫,你看它卧在窗台上的姿势和气势,你真的觉得它是一只猫吗?

5. 仔细看,它象什么?——象不象一只丛林中的雄狮?

9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4:23:00

(八)修行

居士: 清· 赵翼《陔余丛考 》卷36引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居士之号起商周之际。佛教初起时是一种对抗印度的正统宗教婆罗门教的,它被後人称之为「沙门思潮」。沙门就是出家人。所以佛教开始时是实行出家制度的。後来的发展中出现了皈依佛法但不出家的人士,称为居士。

这应该是位居士,她身旁摆的是一双芒鞋。

当走过这位居士,回头看时,刚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这位居士女孩和她身旁那一对恋人年纪看起来差不多大,对于那对年轻恋人来说,这座寺院是游览的圣地,留影的场所;而对于这个居士女孩,这是她的修行所在,精神寄托。

经常在一些寺院里,看到一些年轻的僧人时,我便想:究竟是什么伤心事让他们舍下万丈红尘,固守这青灯古佛?现在想想,我这念头俗了,只是为了摆脱尘世烦恼的修行并不是真正的修行,那是逃避;而真正的修行,一定不会刻意,它应该在生命活着的每时每刻里自然施行。

拍下这个匆匆而过的僧人后,燕大侠一度迷路了。燕大侠找不到了去另一处的路。

然而,燕大侠何等英明神武,燕大侠冷静片刻,判断出自己迷路的关键向身处一个景点之中就想走向下一景点。于是,燕大侠首先走出了该景点,随之,前方出现了通往另一景点的路……其实世间很多事同此理,置身局外,才能看清行走的方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5 14:29:11编辑过]

10楼

亲一口就跑 发表于:2007-8-5 14:54:00

心是慈悲心,在哪儿都是修行

喜欢游玩的人,看哪儿都是风景

11楼

燕七 发表于:2007-8-5 18:57:00

(九)茶汤

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茶汤是传统风味的北京老小吃,尽管与传统意义上的茶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那一把镶着两条金龙的大铜壶,壶嘴咕咕地蒸汽直冒,一副随时准备悬壶高冲的状态,还是酝酿了几分茶家泡饮的氛围。

转自:http://www.backbird.com/dv_rss_xhtml_28_325811_7.html5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