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古城(一)

[游记]丽江古城(一)

2008-05-22    sina.com.cn

古城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气候、水源等因素。古城位于丽江坝子中央,“负阴而抱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山体既挡住了西北方向冬季寒风的侵袭,又作为城市的依托,构成城市空间的起伏变化;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阳光充沛。整个古城形成了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空间格局。源于黑龙潭的玉河在城区边界处被分为三股引入古城内部,然后再经多次匀水分流、作为生活用水贯穿整个城区,形成大小十几条水路,构成了古城空间的基本骨架。

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水元素的大量引入,使丽江古城无法按照“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制度的建成,而采取一种较为自由的城市空间格局。城中无方整的道路网,也没有严谨的城市轴线。古城里的街道与建筑物依山就水,形成了以四方街为城市中心,以四条主要街道——新华街、五一街、七一街、黄山路为主要道路骨架的自由放射系统。“四方街”前身为莲花池,后由木氏土司仿其府印之状填池为市,几百年来,一直繁荣兴旺。四方街之名暗含了“权震四方”之意。

丽江古城的水系尺度都较小,按其形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树状水系;面状水系;点状水系。树状水系指玉河水网,发源于黑龙潭,流至城北玉龙桥处分为三股支流:东河、中河、西河。这三股支流再分成更小的分支,形成一个树状水系。面状水系有黑龙泉和白马龙潭两处。前者位于象山之麓,县城之北,泉水由山麓岩石缝隙间喷涌而出汇集成潭,该潭为玉河水之源,并可调节玉河水系的流量。后者为玉狮子山南麓,又名狮乳泉。点状水系指水井或小水塘。比较典型的形式有“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古城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的美学意韵。

桥是联络贯通丽江古城水系和街道系统的结构关节,将古城地面、水面牵系在一起,也是古城最早的建筑之一。在玉河水网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丰富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古城的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也是古城的集市地和公共交流的场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丽江古城的民居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它有机的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民居主要以合院式住宅为主,基本单位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中间厅堂,两侧两房,设独立式门楼,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的基本单元,组合成多变的院落,组合规划和方法不尽相同,形成多种模式化的平面格局。“两坊拐角”、“三坊—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多院组合”等。其中“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平面格局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遗留,由四坊围合成四合院,四坊相接部位各独立为一个小天井。中间大天井是最具公共性的空间,是举行各种家庭活动的场所,而四个小天井是生活辅助性空间,起通风、采光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丽江民居引水入户、活水绕屋,或临水建屋,既有北方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风情。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墙、迭落式屋顶、小青瓦、木构架等建筑手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f6d63b010006cm.html26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