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沉溺在云南的柔软时光之丽江古城

[游记]沉溺在云南的柔软时光之丽江古城

2008-05-22    sina.com.cn

四、丽江古城

9月22日(星期四)多云转阵雨

7点30分从酒店出发,今天我们要去此行最为值得一去的地方,距大理城200公里外的丽江。

迎着朝阳,我们吹着口哨欢快地出发。在我们的左前方,滇西高原的群山间悠然升起的一列山屏,白峰幽峡,梦一般悬浮在流云高湖之上,这便是大理的苍山。

苍山又称点苍山,属横断山脉云岭山系。它北起洱源,南止下关,长42公里,宽25公里,东临洱海,气势雄伟,景观别致。苍山由十九峰组成,最高峰马龙峰海拔4122米,终年白雪皑皑,山顶有冰碛湖泊。每两峰间溶雪汇成溪流。苍山共有十八溪,溪溪都注入洱海。

大理城的清晨,万籁俱静,袅袅炊烟升起,笼罩着苍山脚下古朴的白族民居。天空薄雾缭绕,顺山势绵延,犹如一条白龙横卧在苍山上,白龙见首不见尾,绵延数十里。

途径白族民居石寨子,路边“保护母亲河,保护洱海”、“爱护洱海,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的公益标语告示随处可见,足以说明白族人民对上天赐予的美景的珍惜和尊重。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白族人民崇尚白色,多彩的民俗风情,“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特色,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2点30分,我们的大巴终于随我们入住了丽江大研镇的禾木酒店。

接待我们的是一名男导游,名字比较难记,就按照他的介绍叫他“黑马”吧。人如其名,一米八的个,结结实实,浑黑的皮肤,浓重的眉毛,长长的齐肩发,左耳垂打了耳孔,挂着个小飞刀挂件,一身黑色的扮装。“黑马”告诉我们,他的父亲是藏族人,母亲是纳西族人,自己则出生在居住着摩梭族人的垆沽湖畔。到底他是哪个民族,我有点儿晕了,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据“黑马”讲,做导游只是他的一个爱好而已,他的第一职业是当歌手,第二职业是自己经营一家酒吧。就这样,他说他还被评为全国100佳导游哩。他自诩在丽江小有名气,提起“黑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遇事可以随时报他的“大名”,有点“黑社会”的味道吧。心中暗暗祈祷,最好还是不遇到什么麻烦。但在接下来的相处中,我们每一个人对他的感觉都变得亲切起来。

下午2点整,“黑马”赶着我们这群“鸭子”去游览丽江古城大研镇。

啊!我做梦都想来的地方。

丽江不是古城,古城只是丽江一个温暖的小窝,是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一旦恋上,温存不尽。河道两边柳暗花明,古朴的店铺紧紧相连,高原水乡的画面顿时映入眼帘。 啊!丽江,第一眼我就被你深深地吸引。

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北倚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这是个三面环山,一面向外延展的古城,面积约有3.8平方公里。是丽江行政公署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在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建造了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城池。大研镇所有的房屋在建造时不使用一枚钉子,完全利用了穿斗式的木结构的功能;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古镇的一大创举。从玉泉河的水流到玉龙桥时,被分成了东、西、中三条分流进入城内,形成了环城而流的城市水系,以至每家门前都有河水流过。而处于中心位置的四方街略为凸起,四周凹下。当水闸合起的时候,漫过地面的水就流向每一条街道,把辅在地面的五彩石洗得干干净净,这就是著名的“洗街”。“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成为古城的一大特色。

纳西族老太

与中国其他古老城镇一个更大的不同是,大研古镇整个是开放的,没有围墙。这是因为在丽江的本地居民当中只有“木”与“和”两大姓,“和”姓是平民,“木”姓属于贵族,所以丽江是没有城墙的,木府有了城墙不就“困”住了么?

作为一名男导游,“黑马”的解说词显得简练精辟,但不乏富有诗情画意般的激情。“……雪山冰川消融的洁净水源使得黑龙潭潭水澄清,明洁如玉,游鱼细石,历历在目。潭水入城后,一分为三,三分为九,再分流无数的小溪流流遍全城小街窄巷。汩汩而流的溪水倏然消失,又突然急转而现,使得古城主街傍河,小巷临溪,十分洁净并充满活泼的生机……。”在这里,甚至发现有的人家在自家的厨房里就可以用瓢舀水来用。没到过大研的人想象不出丽江的水得妩媚,在人家的楼下、门前、后墙间,总有或大或小,或急或缓的水流,有得窄的一步就可以跨过。“小桥流水人家”这原本是用来描述姑苏民居风貌的,但当你走进丽江古城,会发现,古城水道纵横,四周雪山连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古城的路四通八达,过往的游客络绎不绝。看着一个个背包客在身边走过,心想那一定是非常的过瘾,那是怎样的悠闲自得呀!而我们却只能是导游摇动的小旗后匆匆赶路的“群鸭”。

丽江古城桥多墙少,这是一座城宽容的表现。墙是阻隔,桥是沟通。有桥就意味着四通八达,沟通着水路,连接着彼岸,这也是丽江吸引我的一个主要原因。

古城的桥有76座,随意的很。它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还来不及感觉它存在时就过去了。除了大石桥、石拱桥、马鞍桥、买鸭蛋桥等几座连接主要街道的比较大外,多是10米左右的小木桥,平行贯穿在舒缓的水面上。只几步就可以从河这边走到河那头。而当你伸展脚尖,就可以触碰到清澈的水面。我喜欢古城的小河水,那么得清澈透明,激起我儿时对小河流水的记忆。伴着踪踪的水声,在溪边,在小桥上,看书、看过往的行人,闲坐、留影、发呆,这是怎样一种心境,就两个字“惬意!”。这种境界是在丽江才有的。

木府是要去的,代表丽江曾经的行政中心,不过听说是后来重建的,我本就不太喜欢游览宫廷殿宇式的建筑,所以就拉了朋友三人在外面留影止步。宣科的丽江古乐演出厅在东大街上,很容易被找到。经过“黑马”的介绍,我渐渐对纳西的古乐以和东巴象形文字有了是是而非的了解。要知道蕴涵在这片土地深处的是源远流长的东巴文化,它璀璨的光芒历经千年仍没有被磨灭。在丽江,时间仿佛凝固了,过去和现在没有绝对的划分。

自由活动的时间了,我们四人结伴同行。小巷的尽头是大石桥,大石桥周围商铺和人开始多起来,再过去就是古城的中心四方街了。“黑马”告诉我们,如果在古城迷路就先摸到四方街定位,一定能找到回去的路。因为四方街辐射出六条全由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或者顺着房子门口的溪水走,溪水不断,永远不会迷路。

阿溢璨井,很奇怪的名字,出现在古城五一街上。井中泉水,四季清澈、冰凉甘甜、水满而不外溢,在井边常放有几只碗,供过往的游人任意取水饮用。 在丽江这个视觉的集中营,什么都可以收入你的画面,什么都可以让你留存。问题不在于找什么对象,而在于把什么对象剔出画面。我的两部虽不专业的相机,却也在不停得、贪婪地“咔嚓”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be6eb01000cf8.html4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