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动物园游记 |
[游记]北京动物园游记 |
2007-07-16 |
北京动物园,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既无野生动物园的开阔视野,亦无都市动物园的绚丽繁华,一切都始于局促,而又收于局促,这就是我对北京动物园的总体印象。 漫步于园中,迂回于长廊之间,欣赏着懒洋洋的各类动物,无论是否情愿,都感觉自己在被动物欣赏,特别是猩猩馆里面的金刚老大,无视游客们的挑逗,只摆出两种姿势,双手叉腰或抱于胸前,犀利的目光俨然一位看破红尘的老者,或许他也是有思想的。 猴子越小越精贵,金丝猴馆里的猴子们各个毛发锃亮,有个小猴子还留了小贝的莫西干发型,无不引来孩子们的驻足怜爱。再看看猴山的猴子们,毛皮无光,甚或有些肮脏,可谓是同猴不同命也。 或许是由于天气的缘故,狮子、老虎全都打盹了,幸好熊还在咀嚼人们喂的食物,第一次见把熊放在山上养的,美曰“熊山”,特别是那只白熊,在这里见到,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只是感叹是不是该拿些冰块给它,那厚重的皮毛,着实让人感觉到闷热。 这样的桑拿天进两栖爬行馆真是找罪受,密不透风,闷热潮湿,俨然进入热带雨林一般,加上最中间的一只巨蟒,让人不寒而栗,所以便草草结束了这里的游历。 熊猫馆是国际友人,亦或台湾同胞们最喜爱的地方,我却多少有些失望,原本印象中雪白的熊猫皮肤,变得黄而无光,和照片上判若两熊,说到这里,台湾人猫熊的叫法是比较科学,毕竟熊猫是熊科动物,如同菜花是菜而不是花,故南方人叫花菜一般。熊猫馆一共有6只熊猫,光这数量就足够让国际友人羡煞,想到这里我也不禁暗暗窃喜。 着实令我失望的还有来自大洋彼岸的动物们,一只皮肤粗糙,口袋萎缩的袋鼠;几只干巴巴,可怜兮兮的大象,都让我不断臆想大熊猫在异国他乡的待遇。 逛累了,坐下来歇歇,这才觉得这座动物园俨然一座红色建筑,也让我有了开篇时提到的感觉。听说始建于五十年代,也难怪,刚刚建国不久,规规矩矩的正方形灰墙建筑,再看看门口的牌子,还有进门的布局,仿佛进入中南海一般。或许始建之初的目的就是领导们的度假村。还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是饲养员们的办公室,阴暗、破旧,标准配置:一个镂空铁皮暖瓶,一把木制靠背椅和一个老式台扇。饲养员们的着装也是清一色的涤卡蓝。相比于这些,科普馆就俨然一座现代化别墅,不仅有空调,而且干净清洁,与别处迥然不同,而里面工作人员的着装也都是西装革履,但馆内的陈设却乏善可陈,而且下午4点就闭馆,心想这样的好差事也只有领导的子女才有福消受吧。 出了动物园,心情也轻松了许多,虽说是带着放松的心情来游园,但高高的灰色围墙不知不觉中营造了一些压抑的气氛,加上灰蒙蒙的天,又给这种感觉平添几分。这园子地处三环内,相对于这里的寸土寸金能圈这么大块地实属不易,等什么时候搬迁了再来游历应该才是别有一番滋味。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ojiawoai.bokee.com/tb.b?diaryId=12208397 2006.7.3120:19作者:wojiawoai |
原始链接:http://wojiawoai.bokee.com/viewdiary.12208397.html |
转自:2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