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古城空间组织分析 |
[游记]丽江古城空间组织分析 |
2008-05-22 bokee.net |
摘 要:空间的营造是每一个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都要仔细研究的问题,空间组织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设计的成败,无论是功能还是形式上都需要满足人类的需求。丽江古城空间组织对我们今天的设计者来说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丽江古城;空间;水脉 丽江古城空间的概念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今天所看到的空间布局形态是1996年2月3日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的面貌。其间经历了元初、明初、清末咸丰同治年间的3次大修整。 一 丽江古城外部空间的程序组织 丽江古城是以水来组织空间的,哪里有流水,哪里就有建筑,哪里就是人活动的空间。因流水迂回曲折,所以丽江古城的空间组织也是迂回,循环式的展开的。 以水为脉,随势自然水源从双石桥下一分三流向古城后,新华街、东大街、五一街蜿蜒。这三条河又分成很多支流穿堂过屋,由着人们的意愿流遍全城。水不见来处去不见凶猛,丽江古城的选址堪称风水胜地。 二 建筑空间与功能 在中国,无论是宫殿建筑还是居民建筑,对称的空间布局正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思想文化意识和社会秩序的体现和延伸,这里的空间序列意味着地位高低的区别,井然的秩序。 丽江古城的木府建筑群就是一个极具权威和地位代表。从平面图上看,整个木府闭合的空间形式表现出的是一种不可侵犯的、强烈的私密性,自我禁锢自我满足的心理状态,这种体验来自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暗示。但是,毕竟丽江是土司制度,等级观念不是很强,从建筑空间上可以看出,在护法殿和光碧楼之间有一条过街,平民可以行走,体现了爱民的思想。 一进两院是白族民居建筑典型庭院建筑形式之一,由一个三坊一照壁的院子和一个四合五天井的院子组成。共有六方房子两个大天井,所以称为六合同春。楼上有走廊串通全部房间,叫走马串角楼。一进两院的中间一方房子,在北边园子的南方,在南边房子的北一进两院方,两边都有走廊。这样坐落的房子叫做一照两面,其结构与他房屋大不相同。三坊一照壁的院子与正房相对的一面对为比较讲究的照壁。 一进两院,乃至一进数院的民居建筑是白族民居建筑中规格较高的建筑。一般是一定身份或官职的或有钱的人家才能建盖。几院有一定的寓意,即进士第,大夫第等。庭院越深,等级越高,其所谓庭院深深深似海。 走马串角楼是白族民居典型建筑“一进两院”楼层建筑的特殊结构形式,它是以走廊过道串通两院楼层的全部房间而得名。 走马串角楼上下楼梯安排巧妙,走廊过道纵横交错,四角有圆形窗台,可以观看全院景色。建筑特色别具一格,院内还有主人布置的各种花卉和盆景。
|
转自:http://www.bokee.net/blogmodule/weblogcomment_viewEntry/876497.html4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