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古城(丽江大研镇)旅游丽江古城(丽江大研镇)游记 丽江古.

[游记]丽江古城(丽江大研镇)旅游丽江古城(丽江大研镇)游记 丽江古.

2008-06-10    luopan.com

详情 游记 评论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6°34’至27°26’,东经99° 23’至100° 32’之间,面积7648平方公里,人口 32.9万人。这里居住著纳西、栗栗、普米、汉、白、彝、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纳西族18.4万人,占总人口的57。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过渡的衔接地带,丽江的气候受南亚高原风影响,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周围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

丽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点在玉龙山主峰扇子陡为3396米,最低海拔在金沙江河谷,为1219米,高差达4337米。

早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出士等证 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丽江属秦国蜀郡,雨汉置遂久县,唐代先后归属吐蕃与南沼,宋时臣服大理国。到元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设丽江宣慰司,始称丽江。明代(公元1368"—16644年),设丽江军民府;清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设丽江府;民国时期(公元 1911—1949年)设丽江县;1949年7月成立丽江县人民政府, 1961年4月改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古城座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 13世纪中叶),总面积3.8平方公里。旧设土司衙署于城南,周围建宫室苑囿。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著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楼、玉音楼等建筑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叹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北为商业,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呈经络状向四周延伸,临街均设商业铺面。城东为旧时流官府衙所在地,现存文明坊、文庙、武庙。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位于城北的黑龙潭为古城主要水源。潭水由北向南蜿蜓而下,至双石桥处被分为束、中、西三条文流,各支流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挠户,穿场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的景象。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桥梁密度居中国之冠。

丽江民居极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作为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尔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大研古城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人居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其傅大精探的文化内蕴,为研究城市建筑史、民族发展史等提供了实贵的资料。它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丽江大研古城

1、历史沿革

(1)古城发展大事记

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袒忽必烈。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井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 民国二年(公元 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

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政府,

1961年,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游记 发表游记

丽江游记 (查看全文)

写这篇游记的日子是5月29日,云南之行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太多的琐事,让我竟然没有心思去回忆那些美丽的片段,其实是不用担心的,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印在脑海里,

其实我个人认为,丽江和大理的差距是很明显的,主要是旅游业的相关设施和相关行业都很齐全。但是历史氛围和人文景观却比大理保存的更完整,不知道是不是和当地人说的一样,白族和纳西族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民族,虽然我觉得和汉族相比两个都很淳朴,但是纳西族人似乎更生活于过去之中,高度文明的污秽并没有过多地污染到那片土地,也算是一桩幸事吧。

从大...

原文出处: http://travel.kooxoo.com/800742/kxtn1098p0

行走川藏日记-丽江 (查看全文)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如画,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体,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

自从去年行走完川藏西北环线,尽领阿坝、甘孜藏区胜景后,有关行走藏区的渴望一直萦绕于心。和朋友聚会时,谈的最多的还是藏区质朴的风土人情,巍峨的雪山,蓝天上悠悠的白云和辽阔无垠的草地……也许真是因为这样一种浓的无法化开的藏区情结存在,今年我和背背猪、关山飞渡、海伦四人又一次踏上了行走川藏南线的历程,行走的计划从云南的丽江开始,作为我们20天行走的起点。

临...

原文出处: http://travel.kooxoo.com/800742/kxtn723p0

丽江游记 (查看全文)

六月十八日晚上,第五次回到丽江。仍旧是放逐自己的心灵,〈相约丽江〉恰好开版一周年,不少朋友也是如约而至,十八号一早赶到程海游水去了,拍了不少pp,很可惜没有赶上。好在见到了“心随我动”、“为往事干杯”、“妮”、“飞机雪”、“无耻”等朋友,也算没有白到丽江。

很早以前就常常在书本中读到有关云南的文章,称之为“密境”,我总是不以为然,心中在想,经过这么多年“轰轰烈烈”的开发,云南大概已变得面目全非了。偶然一次买了本“中国国家地理”一期有关云南的专刊,心中顿时充满了向往。于是下定决心,踏上了前往云南...

原文出处: http://travel.kooxoo.com/800742/kxtn4767p0

丽江游记 (查看全文)

从丽江回来有几天了,一直在家收拾东西,打扫卫生,九月底走之前太忙了,家里简直乱的不能见人了。而且,自从上个月老公又花了数以千计的大洋重新装备他的电脑后,一直就不怎么好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害的我的MSN一直都用不了,甚至连WORD都没装,我只能现在在写字板文档里写东西,因为我不是那种经常写东西的人,而且我的悠长假期也就剩下这最后的一点了,再不利用这个时间,等明天上班了,一忙起来就更没闲情写了,总不能让我的丽江蜜月之行就这么不留痕迹的过去吧。

自从上个月28号离开北京,坐上回家的火车,我就开始了自...

原文出处: http://travel.kooxoo.com/800742/kxtn1893p0

丽江三人行游记 (查看全文)

6月19日杭州13:00萧山国际机场出发,飞春城,到达春城15:00差不多,春城17:20再转飞丽江,到达丽江差不多晚上18:10。有转飞,来回共2900元。

这个时候的丽江已经有点冷了,但是天还是很透亮,靛蓝,我们3人坐的是民航巴士,15元/人。原本想打的,好像要60元。而且过路费要自己掏,绝对坐大巴划算、安全。到了民航大巴的停靠点,去客丽隆超市买了双拖鞋,民宿一般没有拖鞋,不会给足,对于有洁癖的我们,什么都自己带,毕竟民宿的东西都是低成本的。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detail/674100L00011548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