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游记(五)丽江古城 |
[游记]云南游记(五)丽江古城 |
2008-06-27 sina.com.cn |
(五) 我想,无论如何,2007年的7月16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小时候就一直想去的地方终于通过一条条蜿蜒的山路渐渐展现于眼前。身体有些疲累,期望不如从前,可是,可是还是高兴。 早7点半,我们就从大理坐汽车出发,将近200公里的路程,要四、五个小时才会到达。路上的风景很不错,些许的氤氲弥漫在天边,山不高,可天似乎也不高,绿绿的庄稼一片片的,在这个以高原为主的省份很难见到。 手氧,所以忍不住在大巴车上拍了几张照片。 光有司机,没有导游的旅程也免不了购物。中间又在两个玉器店停了一个多小时,念及老叔在这一年多来,对我家的照顾,给他买了个貔貅。心里是有些悲哀的,小时候我最粘他,因为他是家中学历最高的,唯一戴眼镜的人。崇拜他,好象崇拜知识和文化一样。长大后,也如愿地当了硕士,也半不情愿地戴了眼镜。可是感情疏远很多。每次他来家中,所谓的热情好象都是勉强鼓舞起来的。 大概在下午一点的时候,我们见到了丽江段的导游,瘦瘦的,1米64左右的个子。她说,在当地主要的民族是纳西族,以黑、胖为美。所以在这里我们对女孩和男孩的称谓还要再变一下,胖金妹、胖金哥,切忌不要说人家瘦,这都不是赞美。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是女尊男卑的母系社会。男人是嫁到女人家的,平时只是抽烟、玩牌、带孩子,女人则是家中做主的人,代价是在外奔波,养家糊口。我嘿嘿笑了两声,觉得这种社会制度,在学院派的眼中无疑是对女性的另外一种剥削而已。 吃过饭,我们回宾馆简单地换了下衣服。下午是古城之游。来这里之前,我是不知道什么玉龙雪山的,古城成了我记忆中唯一代表丽江的地方。 这一天的丽江异常炎热,天气晴朗,阳光普照,高原的紫外线真不是盖的,打着伞都觉得皮肤在烧烤。一路上,司机一直在说,明天不要去玉龙雪山了,雪少得可怜,没什么好玩的,还不如走B线,去一下原始森林和少数民族村寨。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按原计划坐小索道去玉龙雪山。 丽江古城是没有围墙的,进口处,有一面墙有题词,大概是说世界遗产之类的,导游没给时间照相,只说,这段时间要跟她走,晚上的时候再自由活动,因此我们都没怎么照相。 往里走没几步,商业气氛立刻就浓了起来,一排排的小木房在街道两头密密麻麻地挨着,里面挂着各色的商品,民族气息很浓厚。走过几条街后,我们被领到一个小木楼里喝纳西族的茶。招待我们的小姑娘牙尖嘴利,不时逗得我们前仰后合。有些话说得很大胆,连男士都不免有些红脸。 品茶过后,依然是这样一条一条的街,一家一家的店。大概是天气的缘故,我很少抬头,感觉每个房子都差不多,导游走的速度很快,很难仔细品味什么。我们挤了点时间买了几个少数民族娃娃送人,前方就已走得远了。看到他们那里特产的纸,说是上千年也不会被虫住,很想给同学小M买点明信片,无奈太贵了。 大概走到一个什么地方,导游允许拍照了。我也随便拍了点照片。 大红灯笼,木质小桥,还是这里很有特色的景观。两岸有许多酒吧小店,到晚上的时候更加热闹和繁华。许多时候,我都在想,这也许并不是一个用半天时间来旅行的地方,而是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来消磨享受的地方。我们,实际上,搞错了它的用途。 徐霞客的踪迹在云南还挺多的,反正是个牌坊啊、题词啊就照了。具体讲解没听到。 快到晚上5点的时候,这种盛景逐渐增多了。我们也七拐八拐地到了一个小地方准备就餐。 人很多,环境脏乱。我还没吃呢,衣服后面就蹭了两块油渍,姑姑的烦躁演变成言语上的唠叨一直在耳边没有停息过,导游又说明早去雪山要四点半起,我开始着急回宾馆了。 饭也没吃,就在街口那里等她们。晚饭后是自己活动的时间,人逐渐多了起来,我们却感觉没怎么逛似的,导游也实话实说,以后来丽江,还是自助游的好。言外之意,我们跟她跑了半天,是既耽误了时间,又什么也没看到。 自由活动,姑姑依然要跟着同团的人走,可是24个人,要买的东西不同,怎么可能都停下来互相等。我开始就建议我们四个走,逆水是出城的方向不会丢。可是她不同意,结果大家走走散散,到最后,竟然还只是我们四个人。 四方街是这里比较热闹的地方,所以留了影。 两边依旧人山人海。我感觉自己有点像行尸走肉一样跟着她们。姑姑一家三口人依旧在争吵。我依稀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可是真搞不懂她事情为什么那么多。掏出电话打给爸爸妈妈,知道出门在外应该报喜不报忧,可是难免抱怨。 此时,已看不清近在眼前的丽江古城了。搞不懂是自己心情不好,还是真就不喜欢商业气氛如此之浓的地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b6216a01000a4u.html4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