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之丽江古城

[游记]云南之丽江古城

2008-07-01    sina.com.cn

丽江古城水源利用颇具匠心。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流到玉龙桥下,分为西河、中河、东河进入城中,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渠特色。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每平方公里占有数比全国著名风景城市苏州还多。正是这一特点,使丽、江古城既有山城之貌,又有水乡之容,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城内利用潭泉修建的多处"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池漂衣,更是纳西族人民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典范杰作。

丽江古城在街道布局上也独具特点。它无森严的城墙,无十字相交的道路,显示出依山傍水、自然古朴的特色,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为什么丽江古古城小巷城不筑城墙呢?有传说是因为丽江世袭土司姓木,忌讳给"木"字加上"方框",因为那样就变成"困"字。实际上,不筑城墙与丽江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区位有关,与纳西人的开放传统有关。不管怎么说,丽江古城没有城墙这一点与中国其他古城相比,是一大特点。古城中心留有六亩方形广场,称"四方街",据说这是模拟"知府大印"的形状,象征权镇四方。以四方街为中心的6条放射形街道,依山傍水,自然起伏,街巷相连,四通八达,彩石铺地,格外古朴典雅。游客进城,又有坠入八卦阵中的奇异感受。

丽江古城文化内涵丰厚,纳西风情浓郁。古城中现有保持明清建筑特色的?民居三千多幢,《徐霞客游记》中所记述的"居庐骄集、萦坡带谷"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这些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的瓦屋楼房,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并采用穿斗式木结构的功能,使房屋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城内家家户户喜爱种植花木,摆设盆景,又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丽江古城平民化的纳西民居建筑群,以及至今仍生活在其中的近三万纳西族居民和以东巴文化、纳西古乐为代表的独特文化,构成了丽江古城一幅幅纳西族的风情画卷。

古城西南隅还有恢复重建的丽江木氏土司街门,俗称"木府",规模宏大,色彩辉煌,既与古城融为一体,又具王府气派,与民居建筑形成鲜明对照。"木府"始建于元代,经过200多年的精心营造,到明代丽江土司鼎盛期的木增时代,占地面积已达百亩,分为衙署区、生活区、花苑区、祭祀区等,有近百座大小建筑。明末徐霞客下榻古城通事楼,遥望木府叹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咸丰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最后只剩光碧楼等零星建筑。

1999年1月,由世界银行贷款重建而成的"木府",占地46亩,在一条长369米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木牌坊、石牌坊、仪门、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木家院等古式建筑,直至狮子山园林。木牌坊为三门二叠飞檐斗拱建筑,其上题写"天雨流芳"四字,为纳汉双意,其音与纳西语"特恩吕芳"谐音,意为"读书去吧",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的灵性,也寄托了先人对后代子孙勤奋读书的愿望。"忠义"石牌坊,高11米,全仿术结构式样,斗拱石檐,三门四柱,皆为通天石柱,前有四尊石狮支撑守护,后有成对鳖鱼、云鼓抵持,坊顶向内立望出犼二,愿主人早出门视事,向外立望归犼二,祈主人平安归来。原为明朝万历年间奉圣旨而建,史称"栋梁斗拱,通体皆石,坚致精工,无与敌者"。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bb2f3010007z9.html53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