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门箭楼是明清北京内城保存至今的两座箭楼之一,它位于位于北京城北垣西侧,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 德胜门是明清北京内城的九门之一,建于明洪武元年,徐达改建元大都之时,当时并无箭楼。它在历史上素有军门之称,是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民族英雄于谦保卫北京,德胜门外是主要战场;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由这里胜利进入北京城。城门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箭楼是瓮城的前缘,是保护城门的军事堡垒。现在德胜门只剩箭楼一座,城楼瓮城均无。 箭楼踞于砖石结构的高大城台之上。城台高12.5米,墙体有收分,东西宽约39.5米。箭楼坐南朝北,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其俯视平面为凸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3座过梁式门朝南开,北侧楼体面阔7间、东西宽34米、南北宽12米,南侧庑座面阔5间、东西宽25米,南北宽7.6米,通进深为19.6米,楼体高19.3米。楼上下共有4层,并有箭窗82个,其中,北侧48个,东西两侧各17个,作为守城时对外的射击孔。 经过500多年的风雨沧桑,德胜门箭楼多有修葺。为保护这一古建,德胜门箭楼修复工程被列入北京市“3.3亿文物抢险修缮计划”中的一项,对其进行了修缮,包括油漆彩画、地面整理、墙体粉刷、电力增容等。增加楼体夜景照明设备后,夜晚箭楼通体明亮,使古建筑重放异彩。同时开放的还有箭楼下的古代钱币交易市场,长年举办历史古钱币展。 1979年8月,德胜门箭楼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