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恭王府游记 |
[游记]北京恭王府游记 |
2007-07-16 55881.com |
北京恭王府游记 本来与映山红、吾悟商量是准备租单车游北京的,没想到欣燕都的单车都租完了,附近小卖部的店主家里只有一辆,不够我们三人分,只好作罢。打的前往恭王府,路上塞得一蹋糊涂,看到车窗外踩着单车飞逝而过的鬼佬鬼妹,心中油然而生一种羡慕的感觉。 游恭王府的旅行团很多,到处都是人挤人,唯一的好处是,不论你停在哪里,总有一个导游在一旁不厌其烦地介绍,省了聘请导游的银子。在进后花园的西洋门前,听一位导游介绍说,装修的部分只是恭王府的库房而已,请大家别喊冤。不禁更加鄙视北京旅游服务的自欺欺人。 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建造者就是当时的著名贪官和珅。和珅被嘉庆灭了之后,王府被赐给嘉庆的哥哥永璘居住。到了咸丰年间,又赐给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訢使用,因此这里后来一直被称为“恭王府”。 长城上一座微型土地庙,据说是用来祭祀府中的阴阳天地、牛鬼蛇神的。园子大了,什么奇怪的东西都有,老鼠、狐狸、猫头鹰,样样可怕。府中上下人等,一旦遇上麻烦事情,往往到这里烧香、祈祷,祈求平安。 长城下面就是西洋门,装点得很有欧式风味。对着西洋门是块三人多高的石头--独乐峰。奇怪的是,题字只能看到“乐峰”二字,而“独”字偏偏不见了。导游说这与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有关。但查资料得知,此“独”字是恭亲王奕訢自己隐去的,想必自有他的一番深意吧。 根据历史记载,当年道光皇帝的两个儿子--咸丰和奕訢,前者是长子,比较善良朴实,后者锐意进取、比较能干,道光自己都难以取舍应该把皇位传给哪个。结果咸丰的小聪明骗过道光,皇位最终被咸丰获得。此时的恭亲王不得不韬光养晦,缩着脑袋做人。想必这“独”字就是当时形势下设立的。后来一直到咸丰病逝,慈禧不得不借重恭亲王的影响力来肃清她掌权的障碍,奕訢才奋然出山,有所作为。 恭王府规模宏大,后花园也是面积不小。花园中有长廊、别院、湖泊、宫殿,假山尤其多。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被别具匠心地堆积起来,形成了一座座玲珑剔透的假山。每座小山各具情趣,也各有用途。比如,有座假山就在里面修了一个山洞,洞中供奉的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福”字。据导游说此字乃恭王府镇府之宝,我看不过是推销“福”字纪念品的一种方式而已。很多游客听了这番介绍,毫不迟疑地掏钱买各种“福”字纪念品。可想而知,康熙死了几十年之后才有和珅,即使是亲笔也不是给和珅本人题写的,只不过是他拿来装点门面的物品之一,也谈不上珍贵如此吧。 有人说恭王府是曹雪芹《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的原型,我个人不赞成这个观点。从历史年代来看,《红楼梦》问世时,和珅的府第还没有建造,那里还是一片密集的居民区。如果非要将《红楼梦》与恭王府联系起来,我倒认为,是否是和珅本人参考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而建造了他富丽堂皇的府第呢? 王府的产权是属于国家的,这与一般官员的私人府第不同。但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垮台,王府的产权就变成私人的了。奕訢的后代为了资助满清贵族复辟,倾其所有而不遗余力,最后钱也花完了,只好把恭王府卖给了教会学校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解放后,恭王府被收归国有,曾经有家空调器厂以此作为厂房。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部门才逐步修缮王府,并逐步开放了。 可以说,小小恭王府,凝聚了中国两百年的近代史精华。 |
转自:http://www.55881.com/bbs/thread-5663-1-75.html2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