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先来个北京清朝王府的介绍: 从明永乐19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拓城开始,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就按照公、侯、伯、子、男和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的等级差别建造了许多王府、宅邸。其中清代王府有数十处,无论从建筑风格、文物价值、旅游景观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不同爵位居住着不同等级的府第。在北京的清王府中最为著名的,至今尚未完全毁弃的有八家大"铁帽子"王府和清同治以后封赐修建的四大家王府。 八家大"铁帽子"王府是: 一、 礼亲王府:在今西黄城根南街路西大酱坊胡同东口。 二、 睿亲王府:有两处,一在东华门池南普度寺,另一在外交部街今124中学。 三、 豫亲王府:在东单三条今协和医院处。 四、 肃亲王府:原在东交民巷,《辛丑条约》签订后划为使馆界,王府迁至北新桥南船板胡同。 五、 郑亲王府:在西城大木仓胡同。 六、 庄亲王府:在"西四牌楼毛家湾"。该府老建筑现基本无存。 七、 顺承郡王府:在西城太平桥大街,现全国政协所在地。 八、 克勤郡王府:在宣内新文化街中部路北。 以上六家亲王府和两家郡王府,即"八大家",均系"世袭罔替"。在清朝,一般的世袭爵位都是降一级承袭,如亲王之子袭郡王,郡王之子袭贝勒。"世袭罔替"只限于被认为有"特殊功劳"的,如清初参加"开国"战争的八大家铁帽子王。还有四家王府也是世袭罔替,但赐封年代较晚。它们是: 一、 怡亲王府:在朝内大街路北科学出版社所在地。 二、 庆亲王府:在西城定阜街。 三、 醇亲王府:有两处,一是西城太平湖,另一是后海北沿 四、 恭亲王府:有两处,一在铁狮子胡同,另一在前海西街17号,是目前王府中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一座王府。经修缮目前已部分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