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 |
[游记] |
1970-01-01 |
百无聊赖之际,决定出西门买报纸,路上黑车司机向我搭讪:“坐车吗?”我摇头。突然,脑子里蹦出了三个字——恭王府,旋即,折回去拿到学生证,呼唤了一位如我一样无事可做的哥们,直奔恭王府。 说到这里,要交代一下。这恭王府原本是和珅的院子,据说当年超过清廷一年岁入的大批金银珠宝就藏匿于此处。和珅坏了事,蒙皇恩浩荡,“加恩赐自尽”后,其子丰绅殷德继续在这里住着。后来,号称“鬼子六”的恭亲王奕因协助慈禧诛杀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功勋卓越,钦赐这所院子作为奖赏。从此,改名为恭亲王府,恭亲王及后人一直居住在这里。 从上空看,这王府的选址是大有讲究的,处于由后海、前海围成的一个半岛的尖端,三面环水,南接北海公园,东临北京城的中轴线,一年四季空气湿润,尤其在夏天凉爽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穿过蜘蛛网一样的胡同,来到这恭王府的花园,虽然三月时节草木尚未苏醒,可这其中的雅致也可端倪出一二。打西边进来,首先看到的是一处亭台楼榭,经过一番整修后,已经显露出当年的繁华原貌。亭内雕梁画栋,亭下碧波环绕,不时有红色的金鱼穿梭其中,使得这古老的庭院现出勃勃的生机。向东走二十米,惊现一小亭。何以为惊呢?是这亭中有一点奇处,一奇在虽为亭,无桌无椅;二奇在小小的地板上,竟然刻画出一道深深的渠,弯弯曲曲,似乎是什么形状、代表着某种寓意;三奇这渠中有潺潺的溪水,从亭南侧入,由亭北侧出,为这花园增添了灵性。 出了亭,向北走,穿过一处小庭院,沿着斜斜而上的长廊,漫步走到了园子的最高处,假山。这假山,远看是石山,近看才发觉是土山,估计是当年挖湖堆山的结果,这些石头,乍一看,千疮百孔,古怪嶙峋,好像不入大众的法眼,不过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看,便知道这就是以奇见长的世间尤物——传说中的太湖石。 凭栏处,摸着这已经被磨得有些面目不清的石栏柱,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叱咤风云的王爷、贝勒们在抚摸石栏时也多半如我们一样的为生存而奔波、劳碌、辛苦,只是方式、层次有所不同而已,心境是相似的。 下得山来,就到了出口,说来园子的确没有多大,只是觉得在这与皇城咫尺之遥的天子脚下,能住的到一处如此庭院(论灵秀,御花园远不及此),人生的功名成就,足矣! |
原始链接:http://de-niro1978.spaces.live.com/Blog/cns!4CF0248C49A71DA2!161.entry |
转自:3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