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潭柘寺出来后分兵两路,除了我们几个去戒台寺外,其余的人选择了较近的潭柘寺塔林 。戒台寺古时也叫万寿寺,还是那个收拾了于谦的明英宗朱祈镇改的。两寺之间的距离并 不远,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戒台寺外。戒台寺也是依山而建,远远就能看见戒台寺的红墙 高高耸立在山上。临墙 而植的树上挂了不少桔子大小的小红灯笼装点光秃的枝桠。相比潭柘寺,戒台寺就别有一 番风情了。潭柘寺规模宏大,中轴线庄严分明,线上的主要建筑也都雄伟庄严,而戒台寺 完全不同,虽然也有山门、天王殿等建筑,却只在寺中占有小小一角,平凡朴实。其它部 分散落有花园和建筑, 树、石雕错落而立,少了一分庄严,多了一点灵动,整个布局给人一种非对称的节奏感。 寺中真正精彩的部分是因之得名的戒台。做和尚也并不容易,需要经过一道现在流行的资 格认证的仪式,剃度受戒,发给度牒才算正式皈依佛门,因此戒台或称戒坛在寺庙中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戒台 寺因这座全国现存最大的一座戒坛得名,戒坛不但大,高有五米,而且雕工相当精致,尽 管我们到得比较晚,殿内光线昏暗,但隔着保护的栅栏仍能看到戒坛四周雕饰的精美。戒 台分三层,每层都凿有石龛,中间立有先人的雕像,尽管雕像都高不盈尺,但雕工都相当 精细,姿态各异。因为 上面还摆着几把椅子,所以我们围着戒台讨论了一下到底该怎样使用,后来跟工作人员打 听了一下,被告知用的时候架梯子上去,倒也合理。戒台南面有一片空场好像作为花圃留 下的,未曾有半片枝叶冒出,不过再向南的寺墙外空旷无物,极目可望至对面的山峦,视 野开阔,山风徐来顿觉 清爽怡人,不仅风水形胜更让人摆脱俗念,及至物我两忘之境。此处大概是戒台寺最让我 难忘的地方,尤其在楼群中穿行的我们,面对这一片开阔的视野,迎接一缕飒爽的山风, 确实是难得的体验。 戒台寺的另一宝是寺中形态各异的古树,自在松、抱塔松、卧龙松等等,每株古树都具有 独特的形态,而且都是非常难得的造型更显珍贵。后来还遇到了大名鼎鼎的活动松,据说 东一根枝条而牵动全树皆动,可惜很多枝条已经被铁管固定了,尽管我特意找了一枝拉了 一下还是没能领略传说 中的神奇,不过看着这荫郁的古树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了。 寺中的另一处名胜千佛阁也仅存遗址,恭亲王奕沂当年被老佛爷夺权就在此间修养,郁闷 的王爷开始钻研基因工程,在牡丹培养方面成为大家,据说甚至培植出了绿牡丹这一奇种 ,不过大家讨论说估计比较像卷心菜而已……不过这一切都只能在传说的范畴内讨论了, 文革中所有的牡丹悉数 被毁,不知有多少落入牛口。现在又重新打造了牡丹园,但也是时节不对,未能一睹花中 之王的风采。 寺中还有一块高档次网球场,后来才知道,有不少地方已经改建为客房,明码标价开门做 起了生意,在商海的大潮中扬起了小小的风帆。 时间比较赶,没做太多的停留匆匆除了戒台寺。尽管逗留的时间不多,不过戒台寺自然灵 巧的风格到更为我所喜爱,设想草木茂盛之时徜徉于绿树红花中,伴随着暮鼓晨钟声,自 有一番情景自在之乐,若在有良友相访,切磋学问,倒也是人间极乐了。 全文完,图欠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