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潭柘寺之行 |
[游记]潭柘寺之行 |
2007-07-16 blogcn.net |
潭柘寺之行 早上七点不到就起床了,在食堂吃了早饭, 然后就去城铁。 闲话不多说了,到了潭柘寺,买票之后没找着入口,汗……连个明显的指示都没有,地图也画的不完整。经过一段石子的山路,就到了庙门口。 进门就是天王殿,正中供着含笑而坐的弥勒佛,弥勒佛好像不止一个版本,这里供着的是最常见的,大肚子的那种,看门牌上的说法,是弥勒菩萨五代时的契此和尚。四边站着四大天王(我看就是四大金刚),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保佑国泰民安。弥勒佛的背后站着的护法神叫韦驮。这个就应该是前殿了。 再往里走一进,迎面看见的就是大雄宝殿,下面的匾上写着“福海翰珠”四个大字,中间供的感觉是如来佛,坐姿一如既往的安详而端庄,来请香许愿的游人熙熙攘攘,虽说按照寺庙的规定,很多人都跪错了地方,但是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很虔诚。好像跪拜的以女人为多,想起电视镜头里,烧香的也是往往是一个大家族里的女性,难道是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大雄宝殿的屋檐,看起来也还算精巧,后来的修葺也无法掩饰这座千年古刹的质朴和沧桑。 大雄宝殿后面有两棵参天大树,按照佛祖的坐姿来看,左边的是帝王树,右边的是配王树,一副皇家气派。据说潭柘寺鼎盛的时候有房999间半,据说明朝初年修建故宫的时候,就是模仿潭柘寺建的,不过多了一个数量级,9999间半,呵呵。那两棵树所在的地方好像一个小广场,两旁分别是写经室,楞严坛,戒坛,方丈院之类的地方。 再往前,就是毗卢阁,里面供奉着五尊佛像,正中是“法身佛”,两旁的四尊佛像分别带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也分别代表“福德”、“觉性”、“智慧”和“事业”。看的出来,这里的香火也很旺,佛前的栅栏上系满了那种请求赐福的红布条,而且都是写着姓名的,这个具体叫什么我就不清楚了:P 据说摸石鱼的哪个部位,就可以保证自己哪个部位不生病,于是,庙里把石鱼圈起来,要摸的收费5块/人,这样的东西在各个景点里都挺泛滥的,于是就拍了张照片就算了,呵呵。 观音殿里除了观音之外,还有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的足印,据说她天天来拜,把地砖都踩出了两个脚印,于是人们把那块砖放在旁边供起来,足印很深,大概有5cm,而且底是平的……真不知道是怎么拜出来的:P 毗卢阁的另一侧有流杯亭,御茶房,地藏殿什么的,在我们家那边的小山上,光一个地藏殿就修的很风光,在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偏殿而已,呵呵。流杯亭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有个亭子的地上,弯弯曲曲的水流顺着刻好的小水渠流过,而且这个水渠,造型独特,就是传说中的南龙北虎,按照古代君臣的礼仪,君王应该坐在北边,于是他从北向南看这个水渠,就是一个虎头的造型,表示臣子都很厉害啦,而在南边的臣子向君王的方向看的时候,这个水渠看起来就很像一条龙,龙代表什么我就不用说啦,呵呵。 再往流杯亭深处走,就是财神殿和东观音洞了,财神殿门前的香炉,火正烧的旺,来的人也很多很多,看来经济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啊,呵呵。虽然财神殿位置比较偏,财神修的也没有前面大殿里的菩萨漂亮,但是香火不逊于其他的菩萨。东观音洞就没什么意思了,一个山洞,里面黑乎乎的,透着一点点光亮,我根本就不敢进去:P 出来的时候去塔林转了一圈,对这个有研究的人去那里还是不错的,也算是很大一片了,呵呵,没有研究又胆小的,比如我,就看看门口就行啦。 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呵呵,在地铁站外面还顺便看了看衣服,虽然折扣很厉害,不过没有看上的,真是可惜…… loading... |
转自:http://www.blogcn.net/user62/iridescence/blog/38707379.html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