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京郊潭柘寺长歌漫游记—枫叶 |
[游记]京郊潭柘寺长歌漫游记—枫叶 |
2007-07-16 gxbllove.com |
有一座佛家圣地,比紫禁城还要古老的多,民间有口语流传,“先有潭柘寺,再有幽州(隋唐的北京称作幽州)城”。前两天如愿游了它。 潭柘寺有1700多岁了,现存的潭柘寺是明清两代建筑,为什么叫潭柘寺呢,因寺后有龙潭,山间有柘树,并且古人称“潭先柘,柘先寺”。可见,潭并不是那座潭,柘也不是那颗柘,寺也未必是那个寺(建筑意义上),佛法真义却未曾变过。潭柘寺和京城,一个是佛法深悠,千载有余,归然不动;一个是江山霸业,朝代更迭,几多变迁。早先漫山遍野的柘树,残存的不剩几颗了。柘树和阮玲玉一样,是死于流言。有一阵谣传柘树皮可治女人不孕症,于是树皮被疯狂扒掉了,柘树也随之死陨。 潭柘寺的建筑格局悠久闻名,故宫还是师法于它呢。古往今来,潭柘寺香火鼎盛,不仅得益于佛法精奥,还得益于“上层路线”公关。潭柘寺里随处可见帝王题字,更多许许多多和皇胄帝王相关的传说。你去翻翻他们的网站,听听寺院的导游词,妙严公主、帝王树,康熙题字,乾隆行宫等等等等。潭柘寺的宣传策略不所谓不高端啊,它是在动用皇帝公主们为明星为它宣传 寺院的大殿正脊两端有个神物——高2.9米的碧琉璃鸱吻。传说这是潭柘寺那龙潭里的龙神生出来的龙子,龙生九字,这位排行第三。看着鸱吻还挺气势轩昂吧?潭柘寺建寺的年代,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屋脊大量出现鸱吻饰件。鸱吻的后背插了把宝剑,身上系着个鎏金长链,虽为龙子,也不得自由啊这宝剑传说是东晋的道人许仙插上的,这鸱吻的长链呢,传说是康熙第一次来这寺院,鸱吻乍见龙颜太过兴奋雀跃,差点飞了,于是康熙下令让人用金链将它锁住。 这是鸱吻的背影 千年古刹必有千年古树,山水见证历史,古树见证变迁。这两株千年树是辽代种植的。东边的那株高几十米呢,康熙帝把他命名为“帝王树”,为啥呢?当年康熙帝来时树新生一枝,表示祝贺;谁道树不通灵啊,他也知道康熙同志是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西边那树更神奇,据说据说每出一帝树就增生一千,人称配王树。所以现在是树干丛生啊。想起明朝有个县官出对考澡堂里的小童,那上联是“千年古树为衣架”,那小童随口答道:“万里长江作澡盆”。我站在树下YY那千年古树为衣架以及爬上古树晒太阳的感觉.......... 啰嗦了半天,才到我最爱的这块儿地。没上过毗卢阁的观景台就没到过潭柘寺。登阁远眺,远处群山如黛,近处全寺尽收眼底。看那千年古刹,深隐于松、柏、竹、菩提等丛林之中,霎时天地悠悠,浑然忘愁了。潭柘寺的精妙至此显得深深无极了。 竹林深处隐者居 游潭柘寺不能不提流杯亭,据说在这乾隆皇帝的行宫里,能一睹天下闻名的“曲水流觞”的景致。还据说这京城里,这等精雅的景致仅在中南海、故宫乾隆花园等少数几座皇家御园以及恭王府才可以见到。诸位不要激动,下图这小水槽就是了.......... 怎么样?有何感想?诸位且试试对着这小水槽臆想当年天下名士荟萃一堂,王羲之挥毫而就《兰亭序》的情趣。那次天下名士盛大聚会发生在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偕同当时的天下名士谢安、殷融、孙绰、阮裕等42人,在江南水乡绍兴的会稽山之阴、兰亭曲水之滨,共襄了一次名垂青史的曲水流觞的盛会。众名士置身于崇山、修竹之中,分列曲水之畔,将酒觞置于曲水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曲水流觞这个集聚古代士子文人诗酒情趣的典故因此而享永世美名。 自明清开始,自上而下,兴起一股子把山水园林带回家的风潮,于是有好事者创造了这等“风雅无比”的缩微景观。朱自清先生对这小水槽有个前无古人,后有没有来者就未可知的形容,说它是“在石地上楞刻着蚯蚓般的槽”朱先生真是我的知己啊。失望如此之大,为了安慰自己那受伤害的心情,只能在民国的徐霞客的诗里YY一下了:"猗玕亭畔景殊出,修竹风清送晚秋。隔院钟声传耳底,石间泉水入亭留。" 下图的建筑,请高人帮忙解一下,有何寓意啊 还记得我们朋友两段对话: 第一段: 问:帽子在哪里, 答:在你自己手上 问:幸福在哪里 答:在你自己身边 第二段: 朋友夫:你听,这风林松涛的声音! 朋友妻:NO!这明明是数钱的声音 朋友夫:阿弥陀佛,佛门圣地! 这两段对话极尽恶搞之能事,但当即有人站出来总结曰:在佛门圣地恶搞,只因心中有佛。 清心也罢,风雅也罢,“恶俗”也罢,这座千年古刹,每日里行人络绎,精通佛法的也没有几个,烧香拜佛倒是不少。来往的那些人们,积极入世的功利性无孔不入,被带到了佛门圣地,姑且认为那请香拜佛的虔诚模样,是他们对健康、平安、顺意这些美好事物的向往吧。 |
转自:http://www.gxbllove.com/blog/user1/630/archives/2007/207.html8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