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京西百花山游记[其他] |
[游记]京西百花山游记[其他] |
2007-07-16 dolaws.cn |
京西郊游记 北京的西面多山,有的高度超过海拔2000米,到北京已经有半年多了,心里早有登山的愿望。七月份往往是北京一年中最热的天气,今年的雨水多,前一阵天气不是非常热,但这几天温度也渐渐的高了起来。昨天是周六,就想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到郊区山上看看。到北京已经有半年多了,一直都想到京西郊区玩玩,也听说过京西有一处双龙峡,有京西小九寨的说法,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前一阵就想到双龙峡去玩一玩。 早晨起来个大早,出苹果园地铁的时候七点一刻。看到有不少的导游在地铁出口处招揽游客,有一个去百花山的旅游车,还差一名游客就可以出发,因为是出门郊游,到哪里都是去玩,而且我一直有爬山的爱好,就放弃了原来到双龙峡的想法,临时改变主意去爬这座海拔1991米的百花山。 旅游车早晨7点30分从苹果园地铁出发,没走多久就进入了山区,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顺畅,可能是近来北京多雨水的天气原因,一路上的视线不是很好,雾气大。快到景区时,从车上往下看,下面雾茫茫的一片,隐隐约约看到下面刚才经过的地方已经离我们很远,感觉到旅行车在不停的向上攀爬。10点20分到达百花山风景区入口处,此地海拔已经接近1000米。 下车时驾驶员交待了只有四个小时的时间爬山,因为回去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务必在三点一刻前赶回。有近千米的海拔高度要一步一步的解决,时间挺紧。景区内的道路修建的挺好,石头台阶沿着山势拾级而上,周围的景色最深的印象就是绿化极好,周围有一些常见的树和一些说不上名字的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虽然天上时而有太阳出现,但是游客几乎都是在树阴下行走。因为雾大能见度低和周围的树木茂盛,不容易看到对面的山,偶尔有雾气散去的一刻,看到周围的山体也是绿油油的植被,几乎看不到别的颜色。 虽然海拔有一千多米,温度比山下要低一些,但是爬山所消耗的体力效大,一路上还是感觉比较热。所有上山的游客看上去都是气喘吁吁,浑身是汉,这也正是爬山的状态。在路上也遇到几位没有登顶就因为体力缺乏而下山的游客,对有些人来说,游玩只是一种经历的心境,真正的休闲游玩就是一种自在的放松,自己感觉到逍遥自在就可,没有必要非要登顶才能算是爬山。 因为时间的缘故,步伐要加快,一路上伴着汗水和疲惫,总算是在12点40分到达了百花山的最高景点——百花园。这里是一处高山草场,只不过与平常草场不一样的地方是这里的草都开有小花,星星点点的根本数不清。无数的小花还有各种的颜色,五颜六色的小花如繁星一般的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百花园真是名符其实。 景区保护的较好,为了防止游人践踏到草坪,在草地上建有纵横几条木制栈道,供游客行走观赏。平坦的草场西面是悬崖峭壁,北面是又是一座山。草地的面积是很大,当天的雾气大,北面的山时隐时现。仿佛在云雾中,在百花山一路很少看到水,山少了水就少了一分灵性,但是当天的云雾弥补了没有水的缺陷。山上虚无缥缈的云雾增加了山景的美妙。站在草场的中间,所见范围都是点点小花,各种颜色,有黄有红,有白有蓝,就算是一种颜色,也有不同的层次,如浅黄或深黄,颜色非常自然,非常美丽。如果单看单看一朵小草上的花,可能并不是特别的美丽,但是千百万个小花在一起聚集起来,星星点点的散落在绿色的草地上,就有一种特殊的美观。如果单在平地看这一片大草地,可能也不是特别的美丽,但是在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攀登后到达这片草地,在茂密的森林中突然眼前一亮,这感觉可能和在平常看到的草地就有很大的区别,这海拔近二千米的地方见到的这一大片草地,确实非常之美。这种感觉就如人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得到的东西,自然的就会非常珍惜。 看到北面的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峰,我当时以为就是海拔1991的百花山主峰,估算了一下回去的时间,感觉自己的体力还够,就想爬上这百花山的主峰再回去,沿着木制栈道向上,走了一段路后就发现没有了栈道,也不象从山下来时的石头台阶,取而代之的是艰难的山间小路,道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险。与迎面而来的游客谈话中得知,这是去附近一座山——白草甸的山路,而且白草甸离百花园也有一个小时的路程。要是到白草甸的话,就可能赶不上回去的旅游车了。想一想既然是来爬山的,就安下心的走吧。山间小道曲径幽深,近一个小时的艰苦历程,总算是到了白草甸的主峰——海拔2161米的五指峰。站在白草甸主峰向南望去,一片白茫茫的云雾,北面还可见到绿色的山峦。时间已经两点,抓紧时间往回走,沿着原路返回。 到达百花园风景区的入口处已经是四点了,带我来的旅游车已经回去了。有两位年纪大的夫妇也来百花山游玩,回去是搭他们的车一起走的。回去时,又顺便去了北京历史文化村——爨底下村。爨(字读篡)比较难写,可以分解为兴字头,林字腰,大字底下用火烧。这是一个象形字,有烧火做饭的意思。该村是明山西“韩”姓移民的后代,该村地处古驿道,估计是晋商的投资移民。因为韩与寒同音,寒有贫穷的意思,为了能让本族人富裕,便给村子起了个这样的名字。想一想也是,把一座林子都放到大火上去烧,能不兴旺发达吗。 这里爨底下村位于深山峡谷中,海拔650米,属于太行山脉,四面群山环抱,山的形状奇异优美,有的如虎,有的如龟,有的如蝙蝠。从村中的壁画中可以看到,最受欢迎的是蝙蝠,可能这在西方人的眼里是不能想象的,这种又黑又难看的小东西怎么会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这是因为“蝠”与“福”同音的缘故。在游客中我看到了几名外国人,可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典型的明清建筑,吸引外国人的眼睛可能比吸引中国人的眼睛要容易的多。村子的建设有典型的风水格局意思。因为村子都是明清时的建筑,所以家家的房子都是文物。可这样的文物最好是在对面的山上俯看,看到村子的全貌可能更美一些。要是真的近距离看这些房子,感觉只不过是一些破旧的老房子而已,可能是距离产生美吧。真要是到了近距离,要得品味房子的细节,有些房屋装饰的细节如砖雕、石雕、木雕,这在别的地方可能已经很少能见到这样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筑了。这样的村子历史底蕴大,对建筑和历史都外行的我,只能是看看热闹而已。周围的景色都不错,再往前进几百米是一线天,据说,三国剧组曾在此取景,我们当天下午也看到有一个剧组正在拍摄一部电视节目。总的感觉,这村子太小,还没有怎么细看就看完了。 从爨底下村出来就直奔北京了,车到高井电厂时,明显又感觉到了都市的繁华。喧嚣的闹市,明亮的路灯,来往川流不息的车辆又把我带回到首都的快节奏中,到苹果园地铁口时已经是八点,一天的经历印在了脑海中,浑身的疲惫留在身体里,心里怀着满心欢快,不管怎么累,也是痛快的,也许正是疲惫不堪才是快乐的理由,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登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 |
转自:http://www.dolaws.cn/blog.php?blognr-61-uid-163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