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4错行百花山

[游记]2004错行百花山

2008-06-27    sina.com.cn

那些爬山的岁月---2004错行百花山

2008-06-09 15:18:25

大中小

标签:杂谈

华锋


百花山一直没有进入过我的视野。虽然身为初级驴友,但“心比天高”,发誓要在北京五大高峰之颠留下自己的足迹,尽管并不很清楚哪五座山属于五大高峰。
自登临过北京第一高峰灵山和五岳之首泰山后,北京第二高峰大海坨便成为我的首选目标。直到近期有驴友在水木山野穿越版和旅游版征人登攀百花山时,我才开始注意到这座名字好听却寂寂无名的山。
那天,正值多年好友汤汤驻京,另一好友阿晨也在线,我们便在QQ上协商下一个登攀目标。我建议大家去百花山,并当即搜索“百花山”三个字。网页上跳出一大堆资料,比较典型的介绍如下——
百花山位于京城西郊,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和房山区间,北面在门头沟区境内。太行山北端,小五台山支脉,主峰百花山海拔1991米,素以森林茂密,珍奇异兽,名花异草繁多而闻名,被誉为“华北百草园”。
百花山的风景资源可分为4大景区:百花山主峰景区、百花草甸景区、白花谷景区、百草畔景区;另有百花山瀑布、万年冰肌、古石海、冰缘城堡、冰壁岩拄、七色玉带、金蟾拜月、蚂蚁山、白蟒长啸等18大景观。
这些并不让我特感兴趣,因为每个名胜都有自己的特点,旅游管理区也都特会吹。原本平淡无奇的山,一吹简直就成了光芒四射的“众神之山”。
真正让我振奋的是这么几行字:“(五指秀峰)观景台:海拔2161米,为北京市第三高峰,据说原为军事禁区,在等高线图中并未标出。从百花草甸有景区路直通此处,现有饭馆、招待所,房山侧有公路直达。”
没想到北京第三高峰“躲”在这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们就选它了!
我又在旅游版下载了两篇经典攻略并打印。攻略全部是两天行程的,第一天到百花山主峰或百花草甸最东侧的大草甸扎营,第二天登攀观景台、百草畔,然后下行至百花林场停车场。穿越全程约六七个小时。
我们没有帐篷,也不想在村里住宿,一天内登顶百花山主峰应该没有问题,但能否登顶观景台?我们还想从黄安坨村上山,以便逃票30元,能成功吗?茫茫大山,连指南针和地图都没有,更别说GPS,仅凭纸上谈兵的攻略,会迷失么?
2004年8月21日清晨,我们上路了。


原定于6:45在苹果园地铁站右出口集合,最迟不超过7:00。但由于公交车发车晚或出门得晚,7:30人员才全部到齐。
此前曾陆续收到短信。“我在急诊室,妈妈生病了。”在网上约好的一位女生说。“今天早上突然发生情况,去不成了,抱歉。”另一女生说。三位在网上征的女生,只有寂寞如丝如期赶来,朋友阿晨、汤汤、扬林、小周则全部到齐。
地铁站门口有不少拉客的面包车,但大都是漫天要价,宰一个算一个。如去灵山的价格竟然喊到了450元,其实充其量两三百元。去百花山则更低,一般是一天往返160元。
我们遂兜兜转转来到苹果园公交车站,坐929路车到河滩,没想到站内只有929支车到百花山路口,而这趟车在苹果园公交车站就有,现在还得等。另外,公交车一般都不会开到黄安坨村,如果在塔河或黄塔停,则离村较远,只得从百花林场买票上山。
犹疑间,有两名面包车司机过来询问。当我们表示想去黄安坨村时,一位胖胖的四十开外的司机说:“我经常跑那里,前不久还送过绿野的。”我询问了他一些地名,他回答得比较清楚,料想该不会骗人。
然后谈价。他开价200元往返,我拿出攻略说:“这纸上写得清楚,160元!”“那可不行,你我各退一步,180吧。”“不行,太贵了,160。”谈论间,扬林拉拉我的手说:“算了,就180吧。”看大家都没异议,我们上车。
司机姓吕,手机13661246651。他家就在门头沟村,对地形较为熟悉。交谈中,发现他还是比较讲诚信的。“钱怎么给?”“到村里后,你们看着给一部分吧,其他的,送你们返回北京后再给。”
8:30,车子向120公里外的目标进发。门头沟区在北京的西面,方圆百里全是山,莽莽苍苍,青翠可人,横无际涯。国道109像飘带一样蜿蜒其中,逢山过山逢水过水。百花山和灵山分别清丽地端坐在国道南北,遥遥相望。
灵山海拔2303米,有“小西藏”之称。2003年中秋之夜,我和6位朋友乘酒兴上山,看着月亮从远山徐徐升起,悬挂天幕,特别的大特别的圆特别的近。月辉在草甸、林间流淌,轻雾在山腰漫起,如荡胸生云。
沿途马儿自由放牧,往往是母马公马小马一家三口在一起玩,风过或跑动时,脖子上的铃铛荡响,清脆悦耳;山上还有牦牛近百头,过年时村里便杀掉一两头,给每家分一二十斤肉。可惜我们无缘品尝。


黄安坨村位于百花山北端,海拔1200米,在黄塔村过桥往东,走柏油盘山公路就可以了。随着车子盘旋上升,一座座小山被碾在车轮下。天有点凉,伸手到车窗外,可感觉到细雨飘飞。天气预报本来说没雨,但山区的天气是很难预报的。
10:35,车至村落,见小卖部、厕所、农家住宿、玉米地等。略事休整,吃东西、上厕所,并按照说定的,先给了吕师傅80元钱。另一辆中巴车旁也下来一批背包族,十余人,帐篷、防潮垫、登山杖等装备齐全。一问,是去半山腰草甸扎营过夜的。
为首的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士似对我等轻装者不屑。她看着我拿的宝贝攻略说:“纸上就几个地名,你们找得着吗?”我狂分特,对他们准备在半山就扎营亦表示不屑,但未流露出来。
10:50,好不容易等到阿晨上完“大号”出来,我们急不可待地沿左边小路走去,背包族则往前走去。穿过一片片玉米地,“没东西吃时咱们可掰玉米吃!”扬林大声说。这小子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忘记了,咱可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百花山主峰在东南方向,攻略上说“天线林立”,但抬眼处云雾缭绕山头都隐没了,可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穿过田间小路,就到了山脚。沿明显山路上升,发现背包族落在我们后面,不由窃喜。
不多时,前面出现另一支背包族。我紧咬其后,汤汤跟着,混杂其中,让他们颇有压力。
山腰处有一平台草甸,曰东平台,原计划35分钟抵达,但扬林是近期第一次登山,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在后面气喘如牛。阿晨替他背包,我则替阿晨拿着手袋。
11:25,我到达东平台时,空无一人,几疑走错。平台不大,也就几十平方米,在北侧下方,有铁管水源冰凉甘冽,可补水。两三分钟后,三支登山队相继来到,就地休整,补充食物和干粮。
这种小歇一般是5分钟,那两支队伍陆续出发,可我们仍在吃喝、聊天。想着要登顶两座高峰,我心中着急,站起来催促大家上路。
平心而论,我们和其他业余登山队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缺乏装备和经验不说,还缺乏较严格的组织。毕竟,这是一支由朋友和新手组成的队伍,友谊第一,登山第二。
阿晨和汤汤都在媒体就业,是核心成员,6月份一起登顶过1414米的云蒙山;扬林是报社记者,富有激情和幽默感,但久未锻炼,身宽体胖,体力稍弱;寂寞如丝4年前进行过定向穿越,有较好的底子;小周是清华研究生,瘦削、结实,出生在湘中山区,虽爬山少,但潜力较大。
企业管理界有个“木桶定律”:一个水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登山同样如此。


从东平台到草甸九曲十八弯,全部是“之”字路形,谓之“十八盘”。林间偶有岔路,但殊途同归。
扬林在休整后,体力逐渐恢复,并找了根树枝做拐杖,已基本能跟上队伍;寂寞如丝走走瞧瞧,朝气蓬勃,像走在平路一样;小周渐显特立独行的一面,开始莫名失踪,然后忽然出现。原来他直上去抄近路了。
我们拉近了同其他登山队的距离,并最终超越大部分人员。背包族的那位女CEO毕竟年龄大了,虽意志坚定指挥若定,但被我们甩在后面。到达草甸时,上面有几个人员铺开帐篷,似乎准备安营扎寨。
5分钟后,我们这支队伍率先上路。“第一个岔路口,向右走;第二个岔路口,还是向右走;有路口的地方,一般都用塑料袋或绳子什么的做了标记。”背包族一位青年人告诉我们。“哦,总之是向主峰的那个方向运动吧?”“是的。”主峰在我们右前方。
山上仍在下小雨,路比较湿,登山鞋在这个时候是最能显身手的。蘑菇和雨后春笋一样,一会冒出一个,一会又冒出一堆,有的长在灌木丛里,有的长在树干上,把汤汤和寂寞如丝乐得。汤汤随手用树枝将一朵硕大的蘑菇扒起,旋即遭致我等环保人士的谴责。她还狡辩:“我准备下山时把它带回去。”
让我很乐的是,我居然见到了刺莓!小小的,红红的,三三五五地散落在刺树上,像一个个灯笼。这玩意在我湖南老家的山上有,味道酸酸甜甜好吃极了,连草莓都不是它对手。自七八岁离开山村后,我一直怀念它,没想到在这里重逢!我吃了几颗,最大最红的一颗不舍得吃,便放到塑料袋里。
阿晨和扬林巨幽默,一路笑声不断,把寂寞如丝小姑娘逗得花枝乱颤。汤汤则专注前行,口里嚷嚷着要找金钱豹。我恍然大悟:“难怪你走那么快,肯定有公豹在等你。阿晨,你也走快点,有母豹来你就对付。”扬林对阿晨说:“你这么多年不来山里,当心人家移情别恋。”
12:50,我们路过一块大石头。走到旁边,层峦叠嶂尽收眼底。此时,估计已到1700米的高度。再蛇行上山,绕过两块巨石,心知主峰已不远。
穿越阴暗的丛林,忽然豁然开朗,采光充足,路面平坦。更美的是,草丛中微风轻拂,鲜花摇曳,姹紫嫣红。若地不湿,真想在上面打滚。汤汤迫不及待地想照相,我则前走,发现更大的一片片花地,真是满目春色。
这是山顶吗?攻略上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没有和尚,此乃百花山顶。可庙在哪里?
我大步前行,四处张望。忽然发现一道石墙,墙顶有长城一样的垛口,墙身有方孔,踮脚一探:寺庙端坐其中!我将右脚踩在方孔上,右手抓住墙沿,左手再抓住另一方孔,一用劲儿,翻了上去。
其时是13:20。历时两个半小时,我们成功登顶百花山!


我不知道百花山主峰的高度在北京能排第几,但估计应在十大之列吧。据我所知,除灵山、大海坨、小海坨、观景台外,还有雾灵山比它高。
山顶的寺庙叫显光禅寺,90年代第38次重建,攻略上说:“尚无观音、菩萨入住,可以庙内宿营。主峰上常年有当地乡政府派人值守,有电,无水源。”攻略是两年前的了,我透过厚厚的紧锁的朱门往里张望,发现有金色的菩萨像。
绕到左侧,看到好些建筑工在铺地板,修寺庙。“这庙明年才能开放”,一名工人对我说,他特意将“闲人免进”的牌子往门口挪了挪。我可不是“闲人”,一脚跨进去,见院子里纵向排着3座庙,外观都已建得七七八八,只待部分装修了。
其实,寺庙并不是百花山主峰的最高点。沿台阶上行三五十米,至电视转播塔和防火通信处,才是最高点。上面用铁网铺了一层,“仅限十人”。站在上面,极目远眺,苍茫一片,大大小小的山峰若隐若现,宛若腾云驾雾。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96ea50100a2of.html7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