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涧 还是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游的龙门涧,是京郊的一个新景点,觉着名字还不错就决定去了。 由姨夫开车,他还是头一次走山路,没想到就遇到了高难度的。过石景山穿门头沟一直向西行很快便进入了山区。所谓的国道,宽度只勉强够两辆车并驶,而山路崎岖难行:经常有大于90度的转弯,有的甚至是近乎180度死弯!何况绝对高度还在不断的提升,更有一辆翻出路面的车子刚巧被崖壁引出的钢丝绳拦在半空,倒悬在那儿,便成了一个怵目惊心的警示。人坐在车里格外紧张,一颗心仿佛也跟车子一样高高的悬着,幸好姨夫的驾驶技术够好,我的心也逐渐从“忧虑的恐怖”中被救,可以放眼四周欣赏沿路风景了。 车子不住地盘旋、上升……一路蜿蜒而上,在群山中穿梭而行,翻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头,当终于攀上了最高的峰巅的时候,那些曾经要仰视才能得见的群峰全在我们目下一览无余了:高低错落,起伏有致,汇成绵延无尽的碧的波涛,而我们则象一条游鱼徜徉在碧波之间。人置峰巅,放眼来路,真的有些神晕目眩,“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山里的风给人一种扑面的清冷,甚至有些不自禁的寒凉,几疑是深秋了。那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绿色包围着我,那此起彼伏,错错落落的峰峦簇拥着我,而隐隐约约,或浓或淡游弋在空壑幽谷的山岚雾霭招引着我……我的确被照亮了眼睛。 终于路不再崎岖难行,身侧换成了无垠的绿野和清越的溪流……路的两边出现了大片的核桃树,我喜欢它的叶子,是那种透明的绿色,可以给你倾注清凉的绿色,而身畔就是这样成片的有着醉人的绿色的核桃树:它们列成队伍仿佛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 受着山泉的指引,我们终于到了龙门涧,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竟是门可罗雀的冷清:山前是一个破败的小屋,朱漆早已剥落,木格的窗棂,颓然欲倒的门扉……而房檐屋脊之上竟肆恣地长着青草!我们只有瞠目,几乎怀疑起自己的眼睛了。良久,才从里面走出位老者,我们忙上去询问,居然正是我们要来的龙门涧。 买了票进到里面景区,诺大的山谷只我们一行人,陪伴我们的只有清冽的涧水,竦峙的青峰,还有扑面而略带寒凉的山风。偶尔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飞过,嘹呖的鸟鸣在空谷中回荡。 涧水潺湲,清澈透明,水底的细碎的石子五彩斑斓,密密地铺满了涧底。而那涧水却是彻骨的冰凉,即令夏日亦不能久置其间。一定是千古的寒冰刚刚化成的一泓,给人清冷的感觉。仿佛百丈冰崖上绽放的寒梅又如一个冷艳的美人,虽然俏丽终是冷了些。 暗碧的山色一例是阴阴的仿佛将雨,给人一种威压,一种迫人的落寞萧瑟。水边的杂草野花密密地挨着、挤着只在涧边有一条细细的小路象我们证明着这里曾经有人的踪迹。但有时却无路可走了,便只好在莽莽芊芊的杂草中穿行了。山上多生寒树,百草丰茂,颇有荒野的味道。 路越走越荒凉,我的心也越来越感着逼人的萧瑟。曾经羡慕山中高士的淡泊宁静,憧憬着那种闲云野鹤般的日子,总以为是那样随适、潇洒。总想拥有那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恬静,过一种隐逸的生活。看来我是错了,一个过惯城市生活的人如何能耐得住这份孤独和咬噬人心的寂寞呢?只这荒寒的山谷,这冰凉的涧水就足以把我的热情扑灭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固然令人想往,可谁又能体会“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辛酸呢?我毕竟是个俗人,毕竟脱离不了这由人组成的社会,到如今才发现它是如此的令人留连! 尽管山青,尽管水秀但山野永远不是我的归宿,尽管我非常的热爱喜欢,但我熟悉且依恋着的依然是这个尽管喧嚣尽管浮躁的社会。当我告别龙门涧的时候,我同时也是在向我的那个既往的绿色的梦告别,在向那个既往的归隐的冲动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