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在加拿大的日子

[游记]我在加拿大的日子

2008-06-27    cnblogs.com

2005年7月21日

Jurislee 2004-2005 LLM申请经验(3)——前期准备与择校

前期准备:

这里的前期准备主要是指相关申请信息的收集,即建立在你TOEFL,GPA万事具定,只差申请的情况下。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你在某年8月已经考完TOEFL,同年开始LLM申请。相关的申请信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General Problem(比如成绩单的办理,CV的制作等)和相关学校的信息。

1.对于General problem,即总的申请流程。推荐一个BBS+一本书。BBS就是我们复旦GoAboard版,其中的精华区可以解答几乎一切申请流程的问题。另外在出国版上和一些同学交流一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必须指出的是,法学LLM申请和其他学科出国申请有很大的本质差别,绝对不能完全按理科的模式,比如理科PS的写作方法和套磁理论根本不适用于LLM申请,但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还是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一本书指的是飞跃重洋,是北大未名一帮子人编的,可以从网上下载,外面也有卖纸面版的。这本书几乎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涉及到了,非常齐全。另外,其文书写作部分的一些东西非常值得参考。

2.对于学校消息和法学申请,也推荐一个BBS+n本书。BBS就是大名鼎鼎的totoo,上面LLM的申请者很多,各方小道消息和内部消息(比奖学金有无)也经常在这里发布,这个网站潜水不错。但如果有什么申请问题(尤其是general question)还是去Fudan GA版,可以得到更快速的解答。n本书是指学校的招生简介。虽然现在都电子化了,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向各校索要材料,首先是因为这是你的权利(这些材料的费用被计算在你的申请费里的);其次,虽然现在都电子化了,但上了一个网站,找不到上次依稀看到过的信息是常有的事,再说资料在手边可以随时翻阅。在8月时就可以登陆各校网站,填写表格索要申请材料了,但有一些学校可能没有准备好。所以有可能的话,问师兄师姐讨一些去年的申请材料来看,基本内容都差不多的,可以早作准备。(欧在这里要热烈感谢qingniao同学,她把我申请前一年的各校招生资料无私地赠与了偶,努赞!!)

前期准备后你对申请和学校这一回事就有了大致了解,可以开始做一些substantial的事情了。下面谈选校。选校的问题也分两部分谈:1. 选校的基本要素。2。Top14大解析

选校的基本要素

选校要考虑哪些因素固然因人而异,但有一些因素还是值得讲讲。基本上我学校参照4个要素选取其中8-10所:

1. 排名:Top14理论虽然被人批判了无数次。但我还是强调学校的排名真的很重要,相信每一个经历高考和身在复旦的同学都有体会。下面是一些很不错的,基本上在一直在Top14里的学校: Harvard、Yale、Stanford、Columbia(以下讨论称为CLS)、New York University (以下简称NYU)、U Penn、 Cornell、Duk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以下简称UVA)、 Balt Hall Law School (就是UC Berkeley)、 UCLA、Georgetown University (以下简称GTU)、Northwestern (以下简称NW或西北)、Michigan、Chicago。

2. 地理因素:在排名相同的情况,地理因素决定将来的就业前景,这一点相信每个复旦人也深有理会。首先,美国大学部门法律发达程度和该城市特点有关,比如GTU在Washington DC, 国际法和公法自然很牛,NYU在纽约,商法出了名的发达,酱紫;其次,大城市工作机会多。所以同等条件下要选发达城市的学校,美国的发达城市和好的法学院基本集中在东西海岸,加州和纽约州为最。在同等条件下,建议优先考虑纽约州的学校,因为考Bar比较方便。另外,补充一点,对于那些非常喜欢大城市(比如长期生活在上海的同学),千万不要选一些很Countryside的学校,因为会很痛苦的:(当然选好城市的好大学,相应的代价就是住宿费和学费的飙升。

3. Academic的因素:比如这个program的大小,LLM是研究性还是general的,各科方向如何,是否和JD一起上课等等。我建议本科生不要选那些人很少的研究型LLM(那些小于30人的):首先,因为研究能力不强,出不了成果,其次如果真去上课,因为LLM少,会有被忽视的感觉,很minority。当然这本质取决于你的个人喜好,你是否喜欢搞研究、是否喜欢大班,这些都是你必须考虑的。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大班并不意味着不好,相反一个400个人的program可能是很有优势的,因为你的alumni会很多,这个将来是一个资源。其次,人多了,学校自然会给予重视,各方面的待遇,如课程安排、奖学金待遇等都会提高。

4. 其他因素:比如奖学金、费用(这个问题在申的时候不要考虑,等人家要你了再说)、能否转JD等。

好了,下面重点谈谈各个学校的情况及其喜好,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感兴趣。但申明一点:我不是他们的dean,所以不能说什么什么就是他们的特点(这种话我想Dean也没资格讲)。所以,下述材料都是我道听途说而得,信不信有你。

首先,关于某个学校对复旦是否有好感的问题。我可以很骄傲的说: We are the best!不管是哪所Top 10,近3年几乎都有复旦人成功的记录!!所以Come On!复旦的金字招牌(虽然是镀金的)还是值点钱的。要说对复旦人超有好感的,非NYU和U Penn莫数。

现在我把前面说的13所学校分为若干梯队,分别介绍:

Dreaming Group: Harvard Yale Stanford

这3所学校肯定是最难进的。即使你本科很牛+工作经验也未必可以进去。基本上HYS三所学校都要求你有很强的学术背景,有相当的研究成果。所以,凡人试试玩玩就可以了,不要当真。

Harvard:一年招150人,其公法非常著名。喜欢研究生,复旦成功的先例是一个复旦本科,日本博士(相信大家都知道)。和Yale相比,比较喜欢年轻学生。一般录取了,就一定有全奖或半奖。PS要求要1500(为各校最长),截至日期早(12.1).

Yale: 一年招23人,为所有法学院里最难进的。几乎进去的都是中国的教授或学者,因为该校以培养教师为目标,一般都有奖。录取者所需Quality可以参照我院著名教授小强同志。

Stanford:以IP Law闻名,因为靠近硅谷。要求所有申请者至少有3年工作经验。有IP law背景的可以一试。但要求真的很高。我听说的一个进去的人,写了好几本书,还参加过什么IP Law的国际论坛。

Reaching Group:

除了上面两所,其他几所都是Reaching School。这些学校排名都差不多,但有对不同人群而言的reaching school,这和各个学校喜好有关。分为三类人群:本科生、研究生、律师

本科生的reaching school:这里是说对本科生不歧视的学校。众所周知,很多学校要求有工作经验(或prefer这类人群)或者喜欢研究生。下面几个学校对本科生没有明显恶感:

NYU:一向是招收LLM的大户,他去年仅在上海地区应该就发了5,6个admission. 奖学金也是 Top14里最多的。每年大陆地区有一个 Houser Scholarship全奖,据我所知,起码有两个复旦人拿过这个荣誉。每年还有1-2万奖学金名额若干。NYU有专门的LLM,比如公司法、国际法什么的。其公司法很有名,尤其是他的allan教授.缺点是及其昂贵,预算要60万人民币,比其他大学贵10万,且绝对不可能转jd.

U Penn:在费城,对复旦学生也是相当有好感的。从今年开始不再有奖学金,但费用相对而言比较便宜。Program大小在80人左右。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可以转JD。

Cornell:老牌贵族学校,在乡村,有非常美丽的校园,但费用昂贵。尤其是学费,竟要3万九,这样的地理位置,这个价位不是很值得。法学院是很不错的,听说可以转JD。有若干半奖名额。

再说说研究生的Reaching Group:除了Harvard对研究生比较prefer以外,还有几个学校蛮喜欢研究生的。主要是U Michigan和Chicago

U Michigan:非常prefer研究生,而且一般录取的话都有全奖或半奖。地处Ann Harbour,比较小的一个地方,费用应该不是很高。要写两篇PS的。

Chicago:这个学校理论氛围非常浓厚,法经济学的发源地。地理位置不错,工作机会可以的。

接下来说说其他几所,几乎都喜欢有工作经历的:NW,UVA, Duke,CLS

NW:很贵的一个学校,但好像有个joint program不错。也是招生大户

UVA和Duke:这两个学校性价比很高,因为在乡下(Duke在森林里),费用不贵,但教学质量很好。Duke应该还有若干奖的。而且UVA排名很不错,申的人却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比较少,值得尝试!

CLS:这个就不说了,肯定是最好的了,我的dream school啊!要求一年工作经验:(地处NY City,费用贵,但声誉好啊~~还可以转JD的。历史上不少牛人都去了。

其他:UC Berkeley和UCLA:这两个学校比较odd,非常难进,因为地处加州,竞争一直很激烈。但去年UCLA的我校形势大好,两个mm拿到了ad,要知道UCLA只招20多个人,是个很小的program。而Berkeley,更是如此,今年换了dean,可能形势变化了吧,不过按照往年经验,是很难的。

GTU:去年用它来投石问路,因为参加early action,在12月底就收到1的ad了(后来没去,因为太贵了)。GTU的ad也发地比较多,但因为在Washington DC,费用比较高。国际法很有名,税法有专门的program。

基本上就是这样,一般选8-10所申请为宜。我已经知无不言了,希望sdsm顺利!最近很忙,相信将来会更忙!yc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posted @ 2005-07-21 09:34 jurislee 阅读(1608) | 评论 (3) | 编辑

2005年6月4日

Jurislee 2004-2005 LLM申请经验(2)——The mystery of admission

在申请的时候,我经常想老美是怎么样选拔我们这些LLM candidate的呢?难道真
的是像《legal blondy》里看着ella的bikini说:Ella, welcome to
Harvard的吗?我把这个问题称作The mystery of admission.,估计这个问题没
人可以解答,但坊间却一直流传这样的一个说法:

学校在收到申请者的资料后,将简历、PS、tofel成绩等分类摆放,然后评审
委员会分别给这几项打分,再将这些分数加起来,就构成了每个申请者的综合分
数,由低到高排序,择优录取。这就是所谓的index录取法。
且不说这样的说法是否可信,但至少说明了两点问题:
1.美国大学LLM的录取过程基本是科学的,具有可预测性且有规律可循的。
2.美国大学录取LLM时要综合考虑candidate的多项素质。

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美国法学院注重哪些因素?那些因素的比重较大呢?
当然这个问题我还是不知道确切答案,只是把自己申请的感受,请教前辈的经验告
诉sdsm,本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根据各个因素比重排序基本是:工作经验〉
GPA、研究经历〉社会经历〉Tofel成绩》申请材料。

1. 工作经历
基本上工作经历还是对LLM的录取起绝对性作用的。2到3年的工作经验绝对可以让
你进U penn 或NYU。如果你本科就是个小牛,各么CLS也是指日可待,奖学金
的几率也大很多,当然Harvard Yale和Stanford属于特例(之后再说)。美国
法学院最喜欢的工作经历似乎是:外所律师的工作经验和高院的clerkship,另外
一些NGO的工作经验也很吃香。这大概是因为这些工作在美国人看来也很难、很吃香,所以
变相说明你是个牛人吧。当然法学院的professor经历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对那
些号称培养researcher的学校来说,极其更喜欢这种型的。所以啊~~本科的sdsm们,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那些OMM,众达之类外所的律师,他们做一个deal list,说说自己做的project,再教老板写一封RL或SL,就足以鹤立鸡群了

对于我们小本来说,这个一穷二白真的是一个硬伤,尤其是对一些看重工作经验的学校,如CLS, NW和Duke来说。唯一可以弥补的方式就是增加实习经历。建议sdsm们在大一大二赶紧找个法院实习一下(最好是中级法院,这个应该不是太困难吧!)大三的时候如果能找到一家外所的实习就更棒了。

2. GPA/研究经历

对于一些喜欢学者型的大学来说,比如U Michigan, chicago以及Harvard & Yale,研究经历可能比工作经验更重要,他们貌似很喜欢professor的,即使在申请者中,也比较喜欢研究生。对于研究生来说,研究成果和方向很重要。当然本科,GPA就相当重要了。个人觉得,GPA在老美眼里还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因为要说明本科生的潜力,GPA和排名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如果一个人用母语读法律才拿个3.3,很难讲她会用英语把法律读得很好。几乎每个法学院都要求寄送排名证明和成绩单。而在JD录取中,很多学校更是根据GPA和LSAT成绩,直接排Index的说。所以,如果你在看这篇文章时还只有大一大二的话,什么问题也不要想,先把GPA搞好吧。

3.社会活动与历项荣誉

和前两者比,社会活动的比重相对而言比较低。据说,在本科生录取时,美国大学很看重领导才能啊~~什么的,但是在法学院录取中,这些社会活动的经历所占的成分似乎没有本科申请那么严重,至少我觉得不是所有的社会经历都占有相当的比重。那么,哪些经历是美国法学院比较喜欢的呢?个人认为:至少有两类可以评判的标准:

a. 与法律有关的经历:

这些经历可以变相说明你的专业素养。比如你曾经参加过法律的国际论坛或者会议,还有模拟法庭和法律援助中心,这些经历都是比较吃香的。个人认为:老外很喜欢legal clinic和moot court,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多参加一些学术论坛,还有Jessup Moot Court(这个比赛给你的收获决不在LLM申请上,收获是难以言表的)。这些经历不仅是你申请的砝码,对你将来的法律人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当然我反对一切以功利主义为目的参加社会活动,对于一些学术活动,有可能地话就多参与吧,总会有收获的,因为会improve你的internal quality.

b. 与外国有关的经历:

在RL的推荐人选择时,我们会认为找个外国教授写推荐信很牛逼,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老外信这个,或者说老外非常相信自己熟悉的人对candidate的评价。所以如果你能获得一些引起老外共鸣的社会经历,那么对申请就很有帮助。比如你参加过哈佛亚洲论坛,或者其他一些美国大学组织的论坛(据我所知,Stanford,Yale, GTU都有这样的论坛),这些论坛每年都会举办,在香港或上海,所以请你尽量掺活一下吧!另外,Yale每年都有自费的Summer School,有米的同学也可以考虑,有专门针对法学院的,就当对Yale实地考察吧,总归有帮助的。另外,如果有校际交流的出国机会也很赞的。

而有关荣誉,个人觉得什么三好、优干对老外影响不大,可能是缺乏文化认同感吧。学生会主席什么肯定吃香的,外所奖学金可能会起一些作用,还是那句话:要老外知道的、认同的、熟悉的牛荣誉和经历。否则你再牛,获得了很多荣誉,老外不能feel到都是白搭。

另外,Unique的经历老外也喜欢,什么叫Unique?我认识一个拿到CLS的gg,本科是在日本读的,够Unique吧!

4.TOEFL成绩

这个越来越可有可无了,但也是唯一有硬性要求的东西。很多大学要求:TOEFL 600以上,各部分成绩不低于60,TWE不低于6。0。坊间的标准是630,TWE5。0。本质上到了这条线,630和640没有区别。至于TWE5。0也不是绝对的,我就认识个mm,TWE没考好,但还是拿到了U Michigan的AD。所以,如果你TOEFL不是很高,其他经历完全可以弥补的,千万不要因为TOEFL而伤心痛苦与绝望啦!但是,但是,同志们,英语很重要(虽然TOEFL不重要)。如果你连个那TOEFL都磕磕绊绊地考不好(前提是你认真复习了),那么你应该考虑你是否有足够的英语能力去读法律。所以,就当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考好TOEFL吧(虽然TOEFL成绩高不意味着英语好!)

5.申请材料

把这个东西放在最后,因为申请材料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在申请前,你的上述硬件基本决定了你基本能去怎么样档次的学校,申请材料不会把你锦上添花到哪个程度,也不会雪中送炭到哪个程度。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申请材料是唯一向老外介绍你的东西,它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无论如何,请你一定要好好弄它。我记得和一个Gaer聊天时,他对我说得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无论如何,出国申请一辈子只会做一次,为什么不认真一点呢!因为一辈子只有一次,所以我要我的材料准备是最完美的。所以,不论你牛还是不牛,抓着最后得这根稻草吧!至于申请材料里:各项材料的比重为PS、CV大于其他材料。

PS。前一段时间太忙了,呵呵!最近看到不少同志都写了申请经验,真是赞啊~~今年我班去美国人数再创新高,希望以此鼓励sdsm们大胆向前冲!~~以此文积累RP,祝自己明日签证顺利!下次有空的话再谈择校和前期准备吧!

posted @ 2005-06-04 10:27 jurislee 阅读(643) | 评论 (0) | 编辑

2005年4月14日

jurislee 2004-2005 LLM申请总结——General FAQ

这是一篇appetizer,给那些对美国LLM抱有好感,但对LLM比较缺乏认识的sdsm们。谈的都是一些很基本,但在决定申请LLM之前必须了解的问题。希望sdsm们看过以后,认真考虑一下出国的决定,因为只有了解一切,权衡一切的人才会作出智慧的决定,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1. 什么是LLM?

答:LLM是一个一年的美国法律速成班,相当于硕士学位。LLM的经济公式表达如下:

成本——RMB50万+9个月时间

产出——LLM Degree+NY Bar

Bonus——半年或一年的internship或job offer+美国境内旅游若干(视个人实力、财力、时间而定)

2. 什么样的人可以读LLM?读LLM的是什么的人?

答:凡具有法学学士或以上学位者可以申请美国的LLM。但通常读LLM的主要有两类人:

第一类人——有钱的律师

众所周知,NY Bar或CA Bar是外资所升职的必要条件。没有外国律师执照,基本上不可能从法律助理升到associate。而英国照相对于美国照要困难很多,需要2年的intern+PCLL考试,所以很多律师都选择去美国镀金,用最快速、经济的方法获得外国律师执照。

第二类人——有钱的好学生

还有一类人,本科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偏偏自以为自己挺NB,出生牛犊不怕虎地想出去闯闯。此类人往往心比天高,家里又有一点钱可以让她挥霍,比如偶。

这两类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钱,是的,LLM,准确地来说,法学基本没有奖学金,所以每一个申请人必须抱定自费的打算。(关于得到奖学金的可能性和具体哪些学校会给奖学金将在后文详细讨论)

3. 读LLM需要多少钱?

答:LLM的学费一年在3万5-3万9美金不等,加上各地的生活费不等(以NY和LA最

贵)。总共的花费估计在50万人民币左右。LLM费用每年都在增长,基本上每年的 增长率为10。

4. LLM的种类?

答:LLM分General program和specialized program两种。大多数学校只提供general program,选择general program的本科生可以任意选课;少数学校,比如NYU提供corporate llm,GTU提供Taxes program, international law等program,这类sepcialized program对选课有一定要求,比如一定要选满相关课程多少分。我建议应届本科生选择general program,因为本科生对将来学术方向还没有明确定位,general program可以自由地选课(general program完全可以选择公司法LLM的全部课程来读,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执着于虚名)。其次,general program的申请比较容易,许多specialized program都需要相关的工作背景,本科生申请这些program时没有优势(这一点,在后文还会详细阐述)。

5. LLM与JD?

5.1 LLM与JD的区别?

JD需要LSAT,而LLM只要TOEFL,而LSAT是很难的

JD签证比较难,学费比较贵,而LLM好很多

JD学位在美国很值钱(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执业角度),LLM现在越来越不值钱。

所以,一个比较实在的建议是——一定要去美国最好的法学院读LLM,否则考虑到LLM滥成这样,还不如不去。

5.2 LLM与JD,如何选择?

如果你打算一辈子留在美国,那么读JD是迟早的事;单纯的LLM不可能长期留在美国。

如果你打算回国,那么千万不要读JD,LLM更实惠,更经济,而且LLM学的知识在中国绝对够用了。

6. LLM与考BAR?

答:一般来说,只有JD才可以考美国的bar,但有一些州,也允许ABA认证的LLM考该州的Bar,主要有CA和NY。相对而言,NY Bar比CA Bar更吸引人一些,因为NY Bar只要考2天,而CA Bar要考3天,而且据说CA考Bar需要有外国律师执照。

NY 考Bar要求是:(1)具有一个外国的LLB学位(2)具有本国的LLM学位(3)学满20学分,包含一门一年级课程,一门legal writing

一个misunderstanding是只有在NY和CA学校的LLM才可以考当地的Bar。这个是错误的!!凡经过ABA论证的LLM都可以考NY的Bar(大多数的学校都是经过ABA论证的)。每年的Bar考试有2月和7月两次,外州的人通常到NY的首府Albany考Bar,也有少数人选择到NY City考Bar。

可能有人会问:那我读完LLM,签证到期了,怎么在美国考Bar呢?

答:根据美国的F-1签证政策,每个LLM学生在毕业后,都可以享受半年的optional practical development, 这段时间你可以选择用来考Bar,找工作或嫁人,旅游.

7. LLM的前途如何?

答:LLM的前途是很黯淡的,LLM的出路主要有三条:

(1) 回大陆、香港作律师

这个是大多数LLM的最终宿命。有工作经验的律师通常还是会回国,因为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或家庭。而没有工作经验的LLM在美国更加找不到工作,所以还是要回来。

(2) 在美国找到工作或一年的internship

我必须指出的是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find a job offer, especially those who will support your J-1 visa. LLM在美国找到工作是很难的,难到什么程度?根据U Penn career office的统计,在过去6年LLM的班级中,成功找到工作的人仅15%,最差的一届,只有3个人找到工作。虽然各校情况存在差异性(NYU可能稍微好一点),但基本上找工作很难,尤其是对没有经验、直接去读LLM的人来说。即使在那些找到工作的人群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在国内外所有工作经验,和该外所的美国分所事先有协议,在那里工作或实习一段时间。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本科生,基本上要做最坏的打算:找不到工作,可能考完Bar就要回来。同样,intern也是很难很难的。

(3) LLM转JD

因此,很多本科生出去,在迫于无奈之下决定做更大的风险投资,就是转JD。一些学校,比如Columbia(以下简称CLS),Cornell,和U Penn都允许成绩优秀的LLM转成JD。但一些学校,比如NYU,是不允许的。

8. 先工作还是先出国读LLM?

关于出国,考研,工作这种很意识形态的问题,本来是不打算在这里说的,但是由于工作和LLM之间的联系已经远远超于意识形态的范围,所以仍然有探讨的必要。如前文所说,出去读LLM的有两类人,那么哪一类人中更有优势,毫无疑问,是有经验的律师。他们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 有工作经验的人在美国更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外所

(2) 不少名校要求申请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比如cLS,Stanford,Northwestern(以下简称NW)等;这种申请上的优势还包括奖学金的给予,等等。

(3) 有工作经验的人,有些律所会给你提供funding让你去读书,因此,经济压力,甚至签证的成功率都相应提高。

但是,我要指出:是直接出去读书还是先工作,本质上还是一个个人选择,一个很意识的问题,不是用上述1,2,3点理由可以calculate出来的。比如说我,看到4个AD增是动心啊~~机会摆在眼前,总是想试试的。工作两年,对我来说,变数太大,而且我的实力将来再申请,无非将偶从U Penn的档次提高到CLS而已(虽然CLS是偶的dream school),所以,我实在是有些迫不及待了。总之,这是个人选择,只要慎重考虑作出的决定,就不能说这个决定是好或者不好的,em。

但是有两类人,我绝对不建议本科毕业直接出去读LLM:

第一类人——男生:

男生的时间有很多,不像女生,青春是短暂的。我已经不止一次在非公开场合说过,如果我是男生,我是不会那么急着出去的。对于男生,大把时间可以用,考研,工作,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实在不用急着出国,越老的男人越有魅力~~娃哈哈哈

第二类人——目前的实力不能申请到Top15的人

我刚刚已经说了,LLM已经很泛滥了,如果还是烂校的LLM,就是垃圾中的垃圾。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虽然本科成绩在班上算不得最好,但是工作2,3年后,完全可以申请到很好的学校。LLM的一个原则是宁缺勿烂,就像家里买一套hifi,要买就要买发烧级、顶级的。直接去读LLM本身就是一个冒险的投资,如果再猥琐地去读个烂校,那么将来收回投资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实惠地说一句,即使烂校给你半奖也不值得,每年大把NYU 、U Penn的LLM回来就业,你一个Taxes Law school或者Emory的凭什么和人家争。

所以,要念就要念牛校。家里没钱的就自己先赚钱,现在没实力的就用工作经验去弥补先天不足!!LLM的机会只有一次,无论从金钱上的考量,还是政策角度来讲(许多学校不欢迎已经有LLM学位的同学再去读LLM),所以,请你一定一定要读个牛校!!

什么样的是牛校?那些牛校是牛校的牛校?如何判断自己不是上文的第二类人?

各位看官,且听下回分解——自身各个因素在申请过程中的作用及如何择校

posted @ 2005-04-14 22:12 jurislee 阅读(2322) | 评论 (8) | 编辑

Jurislee 2004-2005 LLM申请总结——预告篇

背景:复旦大学01级本科生;GPA较高,加拿大交流半学期;有某外所实习经历,拿过几家外所的奖学金。基本上,是无工作经验,无研究背景,无司考BAR的三无人员

申请结果:2004-2005共申请了8所学校,拿到了Georgetown,NYU,U Penn,Cornell的AD。

写在前面的话

将2004-2005申请经历写下来,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纪念。为了这个目标,我曾经付出太多,也牺牲太多;

将2004-2005申请经历写下来,是对师弟师妹的一种鼓舞,因为我相信:我能做到的你们也能做到,甚至可以比我做得更好;

将2004-2005申请经历写下来,是为了把我的教训、经验和你们分享,希望你们将来的LLM申请路走得更顺畅;毕竟,可供交流的信息太少而问题却太多;

将2004-2005申请经历写下来,其实也是一种自私,希望把我知道都告诉你们,然后心无牵挂地去那个遥远的地方开始另一段快乐的炼狱生活。

本系列申请经验主要针对复旦大四本科学生。准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General FAQ——和LLM相关的所有常见问题

包括:LLM的资质要求;LLM的前途;LLM与JD;LLM与考BAR等

第二部分:申请人各方面因素在申请过程中的比重及相关前期准备

包括:Ad Committee看重申请人何方面的因素;如何在大学前两年进行准备

第三部分:选校与基本信息的获取

包括:选校基本原则;各个学校基本介绍及优势点评;如何获取信息

第四部分:申请材料的制作

包括:PS; RL; Research Proposal等

特此预告,希望大家能够督促我完成系列yc,造福sdsm;另外,sdsm们可以将你们的specific concern投条给我,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解答。谢绝事后的个别提问或单独交流,因为我深信信息共享的原则!

PS: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有精力把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写下来,但此时此刻,我禀着最真的诚意和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一切;也希望所有已经走完这段路的人能众人拾柴火焰高~~

posted @ 2005-04-14 22:10 jurislee 阅读(1069) | 评论 (0) | 编辑

2004年10月18日

蒙特利尔游记

蒙特利尔位于魁北克省,以其酒吧和夜生活出名。初初来到这个城市,对它印象并不太好,总结为三点:垃圾多~乞丐多~色情场所多。华灯如上的蒙特利尔市中心会让我想到上海,当然蒙特利尔路上的垃圾也会让我想到上海。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是法语,精确地说他们只使用法语,所以招牌,乃至餐馆的菜单都是用法语写成,让我这个只懂英语的人有一种文盲的感觉。

第一天的旅行是游old montreal,这个倒是比较有意思,看到了很多马车~有喷泉的广场~教堂~林立的石砌房子(很像外滩的但规模大得多,又让我想家了),很有欧洲特色的街市有着绿绿的遮阳棚,还有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巷,这一切的一切和市中心商业的繁华景象构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诉说这座城市曾经的无尽的沧桑。old montreal的后面就是港口,又看到了很蓝的安达略湖还有电视中常见的白色游艇,岸边是无尽的枫树林。来加拿大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枫树,可能是魁北克冷得比较早,所以枫叶也比较早熟的样子~~大部分的枫叶都变红了,还有一小部分是黄色或是绿色,大片的红、黄、绿相交辉映,好像打翻了的调色版一样,很漂亮!加拿大的枫叶和中国所谓的枫叶是不同的,原比中国的来得大,比较确切得说像红色的梧桐叶。在安达略湖边很发花痴地硬让同行的男生帮我摘了片枫叶,然后用笔在上面写了愿望,很虔诚地看它随波逐流;望着一大堆枫叶飘向远方,竟有微微的伤感,水面上飘荡的枫叶就好像飘零的人生一样,起起伏伏,不由自主。

在去蒙特利尔之前在网上查了好几个所谓的attraction,到了那边一看,居然全是集中在old montreal附近的,所以很快逛完了大部分的景点。然后回到市区去逛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又让我想到了上海的迪美,唉,真怀念疯狂购物逛街的岁月啊,蒙特利尔终于让我找回一点昔日的感觉~~我在那里买一件白色的斗篷,但不知有没有机会穿,但这件pp的斗篷真是让人一看到就有占有它的欲望啊~~逛完街之后,就去蒙特利尔的唐人街。这是到加拿大后第一次去唐人街,看到蒙特利尔在唐人街被翻成满地可,令人不觉莞尔。一路上看到熟悉的中国文字,当看到上海高邮咸蛋和乌江牌榨菜时,我没有意识地哭了,我哭,只是因为我想哭。在加拿大我自认为从来没有想家,但是现在才发现有些东西它一直潜藏在你心里,在不经意间或许就流露出来~~晚饭是在唐人街吃的中餐,真的是好好吃啊~~吃到了几百年没有吃的炒青菜,天啊,在国内我都不太吃青菜。到了这里,真怀念炒青菜啊~~mmd,这里的蔬菜都是生的,不是洋葱,就是生菜,西芹,恶心死了~~呵呵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打算去royal mont圣山公园,同行的伙伴赖床不肯一来,一怒之下又决定自助游了,其实我是喜欢一个人旅行的,没有拘束,想走到那里就那里,不用参考同伴的意见,当然,拍照就不太方便。蒙特利尔的当地人很笨,首先他们大都说法语(这个和他们的民族情绪有关,魁北克一直在闹独立);其次,他们的摄影技术很差,我让几个路人拍得照片,不是把偶人拍得巨小,就是搞得像拍大头照一样~~郁闷!!乘了地铁到了圣山脚下,又乘了公车上去,盘山公路一边尽是红红黄黄的枫树,另一边则可以鸟橄蒙特利尔市容的全景~~。到了山顶的水路圣山公园,呵呵,真是一个漂亮的地方呢,白鹭~蓝蓝湖水~绿绿的大草坪~两边无尽的枫树林。可惜那天天阴沉沉的,不然蓝天白云的更好~~踏在软软的草皮上四处逛,觉得这个公园真大啊!走了一会决定乘公车下山了,哪知道在车上居然碰到了一对上海的夫妇,异国遇同乡,一喜也。经过交谈后才知道,这对上海夫妇是移民到加拿大的,女的一直在蒙特利尔读书,男的还在上海工作,不时飞到加拿大探望妻子,今天两人乘着周末结伴同游。听说我也是旅游的,那个女的就很热情地邀我和他们一起去看St. Josph大教堂。想想我也没什么地方好去,就搭着地铁和他们同去了。那个女的果然没介绍错,这个教堂的确与众不同,值得一游,因为是建在山上的,有高高的阶梯,看上去气势宏伟极了,像我们的中山陵。那个女的因为在蒙特利尔呆了一段时间,还充当了我和她先生的导游。她很形象地把魁北克人称做老魁,跟我聊魁北克省闹独立的事。从她的口中我得知,许多魁北克人其实是可以讲英语的,只是他们不愿意罢了,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文化和语言是独立于其他加拿大省的,强烈的民族情绪是他们一直渴望从魁北克独立出去。那个女的告诉我,在这里学两句三角猫的法语还是很有用的,用法语想当地人打招呼,蒙特利尔人会无比热情地回应你,即使你后来改用英语,他们也会很热情帮助你,因为这显示了你对他们文化的尊重和亲近。在逛完教堂后,就和上海夫妇分开了,他们两个人都挺好的,那个女的还担心我地铁会乘错方向,特地给我指了路。

和他们分开之后,我就在蒙特利尔市中心里瞎逛,常常是远远看到一处有趣的建筑,就不顾一切地望那个方向走去。倒也因此因缘聚会,见识了不少教堂和广场,回来在地图上一查,有些景点还是赫赫有名的呢!这样无心插柳让我时时享受着发现的快乐,尤其是在蒙特利尔,这个遍地教堂和欧洲广场的地方。这时我才发现了蒙特利尔的魅力所在,在我看来蒙特利尔吸引我的不是那些繁华的商业街区,而是这座城市有意无意中流露的那种历史沧桑感,历史的厚重和现代商业的繁华是如此契合地结合在蒙特利尔身上。常常拐过一个繁华的商业街区,看到就是积着青苔的极具欧洲风情的广场、雕塑和教堂,或许这样的景点在短短一份attraction list上是列不完的,因为这样的景象、这样的风情在蒙特利尔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流淌。当你在网上查了一大堆景点的名称按图索骥的时候,或许你会微微有些失望,因为小小的一座教堂或者广场或许在你眼中远未构成一个旅游景点的级别,但是当你肆意在这座城市游荡,享受那种无意中发现的快乐时,你就会收获这座城市真正的美和内涵来! 只可惜,我了解了,却也到了离开的时候!蒙特利尔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比kingston繁华,少了多伦多的严肃,却多了份法国文化的浪漫和浓浓的小资情调!

posted @ 2004-10-18 11:23 jurislee 阅读(941) | 评论 (1) | 编辑

2004年9月20日

Blog开篇——在加拿大的第一周

8月26日从浦东机场出发去多伦多,在进关时看到一对母女抱头痛哭,也微微有些伤感。没有和父母说很多的话,就一个人毅然进了关,希望没有挂念、没有悲伤地独自一人面对新生活。第一次出国,又是去那么远的地方,怕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我始终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你被逼要独自处理一些事时,你一定有办法搞定它。所以,不如时时给自己更多一些信心,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更好!

是的,在短短一周在多伦多和kingston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niagara falls,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筑Canada National Tower,第一次一个人仅凭一张地图旅行多伦多。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有时亲力亲为是我的选择,有时则是逼于无奈。开始习惯按图索骥,开始利用地铁沿线自己安排一天的旅游行程,开始习惯找bus schedule,开始用最便宜的免费bus去down town的shopping hall,开始谨慎地对待每一个coin(虽然在加拿大硬币的面值最少只是1分,但我知道我要珍惜每一分钱),总之,开始生平第一次记帐,开始或者正试图习惯这里的人、事、物。

尼亚加拉瀑布在美加边境,分加拿大和美国两边,我去尼亚加拉瀑布的日子并不好,是一个阴阴的下雨天,看不见瀑布,有的只是满天的水汽,但仍可感受他无与伦比的magnificent,尼亚加拉瀑布是刘叔叔带我去的,他指着远处一座桥对我说:那就是彩虹桥(rainbow bridge),通往美国。我望着那座桥,心里涌上一种很特殊的感情,于是远远对着那座桥许下心愿:明年,明年一定要走过那座桥,收获我期望的幸福!我乘了船(maid of mist)去近距离看瀑布,瀑布水流很急,虽然每个人都穿着雨衣,但仍会淋湿少少。加拿大的horse shoe尼亚加拉瀑布比美国那段雄伟很多,近距离看时,耀眼的白光让人睁不开眼,只觉眼前是亮晃晃的白色,好像到了天堂一般,实在看不清尼亚加拉的水流,因为水雾实在太大!接着去了journal behind falls,从瀑布的后面看niagara fall。现在看得就清楚很多,可惜是一个人下去的,没有人给我拍照,唯一拍的几张效果也不好。

转自:http://jurislee.cnblogs.com/8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