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秋天,洛基山脉,加拿大、加拿大游记攻略

[游记]秋天,洛基山脉,加拿大、加拿大游记攻略

2008-05-22    uutuu.com

洛基山脉-期待了很久的梦想

据说加拿大最美不过洛基山脉(rockymt),洛基山脉最美不过班夫(banff),班夫最美不过路易斯湖(lakelouise)。这片位於加西,哥伦比亚(britishofcolumbia)和阿尔博塔(alberta)两省交汇地段的风景区,汇集了4个国家公园,集冰川,雪山,森林,瀑布,山湖,泉溪,平原,小镇于一体,最高峰罗伯森峰(mtrobson),海拔近4000米,野生动植物资源更是十分丰富。据说这是个没有旷世奇景却无处不是风景的地方,是自然天成的完美组合,也是还没有被人类糟蹋掉的一块净土。

在我初夏一到温哥华的时候,洛基山脉的旅程,就成了最迫切和真实的梦想。我终於,离它们很近了!

先后约过几波儿人同行,都未能如愿。意外的事故致使我左手骨折,暂时失去了驾车的能力,等待恢复的时间一下子就过了一个春夏。好像也错过了去洛基山区最好的季节。然而,总还是不甘心的。尤其,想到自己可能会离开,可能再无归期,这个秋天,就成了我最后的选择。在石膏板刚被拆掉的时候,游说到一位可以做我的司机的哥们儿来帮我完成这个心愿,他就是很仗义的鱼。

鱼也是个贪玩不计后果的人,对所有美景,只要你稍加辞色,他肯定经不起诱惑的,所以,对于这个疯狂的计划,我们两个算是一拍即合。最关键的是:鱼的车开得不错,你可以放心地睡觉。这一趟,他需要开全程,我是丝毫帮不上忙的。

上路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上路,这个词被当成了我们这些人调侃的笑料。也成了我们出门的代名词。原本有的悲剧成分在戏闹中淡化,我们更多的习惯了这个词的简单。上路,对我们而言不是惨烈的归宿,而是一次又一次寻梦的开始。

从习惯上讲,我是喜欢在最短的时间里走最多地方的人,是属於一直在走,为走而走的人。而鱼是属於要慢慢地细致地享受每一分钟,每一个落点的人,是属於一直想为停而走的人。行路习惯的矛盾,迫使我们的计划一改再改。

鱼是比我还懒的人。早几天我已经把计划寄了给他,他竟然看也不看就说随我。仿佛这真的是我一个人的旅行,而他只是来帮我开车的。

鱼的飞机是上午十点到的。鱼只有一件简单的行李,潇潇洒洒地就出来了。鱼和我上次见他没什么分别,反正总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情绪却在一出海关就变得很低落。据他自己说,是因为海关的一位漂亮女官员对他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搜身,怎么看他怎么像贩毒的,仿佛在他身上搜不出海洛因是她的失职,这么一折腾他这个最早下机的人就成了最后出关的了。他的情绪就这么一下子被搞没了的。这就是他的风格。什么事情会影响他,会影响到什么程度,根本无从判断。

一见面,听到我的马不停蹄的计划,鱼大叫不行。怎么也不肯照计划走。折衷的结果就是取消最后去jasper的行程,而改成随遇而安。这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鱼对此行的抵触情绪。他总是强调他想要的旅行是种休闲和放松,最好躺在一个地方不动,那叫享受,而我在做的旅行却有点儿奔命的意味。虽然行程被一再的压缩,节奏被一再的放缓,但都不能从根本上妥协。我们的这趟旅行,就注定了要在对立的矛盾中一路走来。

我们约定接了他后一起去取车,然后在列治文(richmond)吃顿正宗的中餐就上路。据说列治文的中餐是世界上除中国大陆本土外最地道的了。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店无论大小在这里都有分号,而且很多厨师还是原班人马。列治文几乎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城,粤语和国语作为没有列在法律条文里却被清清楚楚地写在了各个银行,商号,店铺,会馆的门窗上一如官样通行着的语言,你不会你反而成了老外。这里的人穿着唐装,讲着中文,吃着中餐,丝毫感觉不到是在异乡。到了这里不吃它的中餐简直是种浪费。

作为给鱼接风的这第一顿早茶却让我再一次领教了鱼这个食肉族的厉害。他的最爱竟然是烧卖和回锅肉。他是什么时候要的小炒的回锅肉的我竟然不知,直到那道菜上来我才真的大吃一惊。而他三下五除二就把盘子里的肉一扫而空,留下一堆的边角剩料,然后才说:这道菜很不地道。我心中暗叹:在这家广东菜馆点回锅肉要是能地道才怪!看来填饱鱼的肚子是不成问题的,只要有肉。

然后我们就上路了。

哈里逊湖(harrisonlake)

头天的行程,考虑到鱼经过长途的飞行,体力和精力上都需要休息和调整,故此车行的距离只定在了三百公里左右。途径的哈里逊温泉(harrisonhotspring),是我们头天要到访的最明确的景点,余下的时间,就是沿1号公路随便想停就停想过就过。

加拿大的路标做得很糟糕,能不能找到要去的地方,全凭了运气。问路成了我的专利,鱼好像真的并不关心我们要去哪儿,怎么去。有计划对他而言是种煎熬,而没有计划反而才是他能享受的旅行。以前只是听说鱼开车不看地图,后来才明白这个不看地图是什么意思。他并非脑袋中有个活地图,而是,他真的不在乎路会延伸到哪里。如果你不告诉他转弯,他是真的会沿着一条路一直给你开进海里,沟里,死胡同里去的。明白了之后,我就开始自己折腾那些地图,然后很明确地告诉鱼在哪儿转弯在哪儿停车。

哈里逊湖就是我们歪打正着撞进去的。湖比想像中大,且热闹。开阔的地带一眼忘不到边,向远延伸,就变成了一条小溪弯进了山里。湖水是蔚蓝色的。经由哈里逊和菲莎河(harrisonandfraserriver)流进太平洋。

湖边有片圈起来的沙滩,陈列了各色用砂子垒起来的雕塑。这在沙质好的地方仿佛是种正在越来越热门的艺术。当传统的艺术不再能满足艺术家们宣泄他们那令普通人费解的想象力,沙雕,冰雕这些借助特殊环境和材料的艺术,就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成了一种时尚。

哈里逊湖是个举办世界级的沙雕比赛的圣地。这里在9月初刚举办过沙雕的锦标赛,我们看到的就是比赛遗留下来的作品。而这些眼下还保留完好的杰作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多久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惊诧于那些真的都是由沙子堆砌起来的。沙雕真的很好看。有的精巧有的硕大,都被雕得极传神。多数取自传说或者圣经的故事。仿佛都是活的。

哈里逊湖最有名的是它的温泉。垄断了harrisonhotspring的酒店是harrisonhotspringresort&spa,只有住在这家酒店你才能够分分钟地享受到温泉的沐浴,这家酒店买断了所有温泉的使用权。酒店依山面湖,轻悠雅静,距离温哥华只有120公里,的确是在城里忙了一周的有钱人周末度假的好去处,价格自然不菲。

当我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看到鱼坐在湖边的一块岩石上,从背侧看过去,那是幅极美的风景。不知是不是从那一刻起,鱼的脸上就写下了落寂,而他总是这么看湖,这么不言不语,心事重重,恍恍惚惚地看湖。然后用带了不屑,带了嘲讽的眼神看着我跑东跑西。等我要静下来的时候,他就会说:该走了。仿佛这就是他对我的排得满满当当的计划的最有效的抗议。

为了三文鱼的洄游

秋天的温哥华,人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三文鱼的洄游。而两处最壮观的观鱼点一个是位於harrison的weavercreekspawning,另一个是位於adamslake的roderick-haig-brownprovpark,都在我们经过的路上。虽然这个时候还嫌早,但还是把这项副业安排在了日程上。至少头两天的行程都在围绕着寻找洄游的三文鱼群而打转。由此鱼质疑我此行的目的到底何在?但对於我想做的事,鱼一直抱着舍命陪君子的态度,不满也只压在了他疲惫的面容之下。

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weavercreekspawning的时候,鱼场已经下班了,所以我们并没有进到那个孵化场看到成千上万的幼鱼苗的壮观景象,不免有些遗憾。当晚我们就住在了kamloops,这是个以种植西洋参而闻名的小镇,这里也算作是温哥华(vancouver)东去卡加利(calgary)必经之路上的一个中点吧,这里的酒店业是除西洋参种植外最兴旺的一个产业。从这个小镇,只有66公里就可到第二个三文鱼的观光点-adamslake。

第二天一早,我们竟又走错了路。虽然一路沿着湖的标识走,但我们却被带到了并不是我们想去的那个大湖。鱼一到那里就不想再往下走了,他坐在一棵枯枝上的背影,成了我此行摄下的一系列鱼的背影中最经典的一张,连一向反对拍照的他,都不得不承认,那是个很美的构图。一个安静的大湖,湖水清得可见湖底的卵石,早秋的阳光暖暖地照着远山和近水,横卧湖边的那只枯木上,安坐着鱼,一个带了点忧郁和倦怠的大男孩儿,陪伴他的只有远处的那艘搁浅着的独木舟,和满地泛黄了的秋叶及眼前这个安静的大湖。秋的凄凉因了他更显浓郁。

我们在离开adamslake的时候,不再懊恼走错了路,因为顺手牵养多看了一个湖,值得。尽管我们当时都以为我们再也不可能找到那个看三文鱼洄游的溪流,那个省立公园了。

我们是在继续上路后,在问路的时候,意外的被一位好心的当地人带了回头才找到的。那个当地人显然是看出我对他所指点的路始终是糊里糊涂,故此才跑了很远的路专门帮我们带路的,他开的那辆破卡车,和他带我们来到的小桥,总让我想起《廊桥遗梦》里的镜头。小镇上的人,总是以这样的善良和热情,让我们这些行路人记住他们是比当地的风景更感动的一幕风景。

那条小溪,在adamslake和shuswaplake交汇的地方,还没有多少洄游的鱼,这里最多的应该是sockeyesalmon。成熟的三文鱼从入秋开始离开大海洄游到它们出生的地方来产卵,这个洄游的路线长达450公里,它们需要游3个星期才能游到adamsriver,也只有十分之一的鱼能游回来,多数的鱼则在洄游的途中死去了。而游回来的那十分之一,也在产卵过后心力憔悴而暴失河岸。我们看到了这些先期洄游的鱼群快乐地在湖里嘻戏,终於搞清楚了它们是怎么交配,怎么走完它们生命的最后历程的。不由的感叹生命真是奇妙,各种生灵不知道最初是怎么选定的它们的生存方式的。还好我没有看到大片大片三文鱼陈尸岸边的镜头,那该是只能用惨烈来形容的镜头了。人性的残忍,是不是也在那一刻,在把死亡当风景来看的那一刻,体露无遗的?

我离开栈道,走近湖边,去看鱼。当我被草丛中一条小蛇吓到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鱼不见了踪影,在我专心地追逐一条三文鱼的时候,鱼早不知道溜到哪里,去寻找属於他的风景线了。鱼听见我的尖叫声,从地下冒了出来,幸灾乐祸地说:叫那么大声,有蛇也给你吓死了!

不似传奇的路易斯湖

好像我们不赞成路易斯的美就是不识货一样,然而,无论是鱼还是我,起初都不觉得路易斯湖真的名符其实,尤其享有那么高的声誉。对这个湖的命名也着实有些不以为然。印第安人从前叫这个湖“lakeoflittlefishes”,第一个发现了这个湖的白人是tomwilson,他把这个湖叫做emeraldlake。后来为了表达民众对追求自由,爱情的路易斯公主的敬意,才成了lakelouise。路易斯公主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第四个女儿(louisecarolinealberta),也是加拿大总督lorne(执政期为1878-1883)的妻子。alberta省用的就是公主的姓。但事实上,路易斯公主从未踏上过这片土地,亲眼目睹过这个湖。

也许我们去的不是时候。湖水的确是碧绿的,两侧的山峰相夹的尽头,依稀可见维多利亚冰川,但不完整。这些都并不能让我们觉得它是绝美的风景,反倒是而后走到的morainelake(有人把它译做梦莲湖),那里水更蓝,山更高,树更冷。这个湖是54年发行的旧版加币20元纸币上的画面,湖水蓝得透明,湖面如镜,四周的山峦像一个个耸立的巨人,撤开了各自的披风,把它们身上多余的矿石,泥流都散落进湖底。而后它们的披风划出一道优雅的曲线盖住了它们的躯体,也给了蔚蓝的湖一个向外伸展的空间。长年不化的积雪盖在侧峰的顶端和太阳照不到的那些山坳,针叶松零星地插于峭壁和山峦间,整个画面白的雪白,蓝的湛蓝,绿的翠绿,这里没有任何东西是多余的,该有的无论是山,水,石,树,还是雪,都在它们最佳的位置,紧凑而完美地托出洛基山脉上最为耀眼的湖光山色。可是那,竟然是不很有名的梦莲湖,不是久负圣名的路易斯湖。

对路易斯过高的期望,造成了鱼对路易斯湖莫大的失望。这大概跟我们起了大早却没有看到日出有关。是我提议的要去湖边看日出,而那一天是阴天,是个很冷的阴天,我没有带御寒的衣服,而鱼显然也穿得过於单薄。我们把所有能穿戴的都套上了身,仍然不能抵挡住刺骨的寒意。摸着黑,咬着牙,看着黑朦朦的山,灰秃秃的水,在我们面前,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却总免不掉一层阴凉和灰蒙。是出於御寒的目的,我们开始沿着湖边的栈道往冰川的方向,湖的尽头走去,起初有鱼同行,而后就剩下了我自己,我是用脚一步一步的丈量出了湖的长度的,大概只有3公里长。湖的尽头与冰川衔接的地方是些石灰板一样的地块儿。本想绕湖一周,却发现湖的对岸有段路是不通的。站在湖的尽头再回头看垄断了lakelouise的酒店chateaulakelouise,除了够气派之外竟没有别样的感觉,方方正正的像堵墙,从那堵墙的窗口不停的有闪光灯爆出的光,仿佛在提醒你这个早晨还有人和我们一起看湖,不同的是他们不会觉得冷。

鱼用很不信任地语调问我:这就是路易斯湖?是加拿大最美的地方?我点头的时候,心中,也有困惑。难道真的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吗?

天完全放亮的时候,我已经完成了对路易斯湖的丈量,寒意开始淡去,然而我们都没有看到太阳。我们开始期待着,这一天,我们还能看到阳光下的路易斯湖。或者能看到一个符合传说的境界。

正午的时候,我们从emeraldlake折回身来,我们终於看到了刺目的阳光,而整个湖水,顷刻间泛出碧绿的色彩,比早晨灰朦朦地看起来,好多了。而我们终於能感觉到它的完整,还是在爬了6。8公里到了山顶之后,俯视下来,路易斯湖显得那么安静和从容,很是精巧,就像个害羞的孩子,露出绿绿的细长的一张小脸儿,静卧在苍翠的山脚下,两侧的山峰,左右两侧拔地而起形成陡峭的峰尖,突兀的插入云端,相邻的两侧又缓缓的伸展开来,形成一大块山脚平地,正好chateaulakelouise就建在那里,它像个门神,守卫着瞌睡的孩子,它的身后,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湖是在那一侧最开阔,然后被两侧的山峰夹着,越来越窄。两侧的山峰开始缓缓升高,变成峭壁,继续延伸又形成一道道的叠障,海拔低的峰峦被桔黄和翠绿的植被点缀着,海拔高的峰峦就只能见到缎子般的积雪,冰川就悬挂在收缩得越来越紧,延伸得越来越远的湖的尽头。冰川和酒店,它们目光的焦点就是那个碧绿的路易斯湖。登高而往远,路易斯湖这时才尽收眼底。让我们震撼的其实并非湖色的美,而是我们站在了山巅;感动的是自己终於没有放弃,历尽艰辛地爬到了山顶,总算不虚此行。

山顶有家茶楼,供应简单的茶水和小吃。我们就坐在茶楼里喝茶看风景,平日里并不喜欢的一杯劣质的茉莉花茶,在那里竟喝得津津有味,感觉很舒坦,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它带来了温暖,在这个阴冷的山里。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却忘了问,那个卖茶水的女孩儿,她每天是上下十几公里去上班还是就住在茶楼里?我问鱼,如果让他在那里卖一辈子茶水他会不会愿意,他想都不想就说不愿意。而我,竟真的想,留在那里卖茶水卖上一辈子。

转自:http://www.uutuu.com/guide/article/detail/3713183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