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美国加州矽谷之行

[游记]美国加州矽谷之行

2007-07-19    nmqb.com.cn

之前美国已经去了4-5次, 纽约,华盛顿,芝加哥, 洛杉矶。当时的目的只是旅游或者是中途转机去中国,但是这次美国之行的目的不一样, 是去加州矽谷出差。
加州矽谷(Silicon Valley, California),这个既神话又传奇的名词。位于旧金山东南的圣克拉拉谷地,是一个由十几所大学和几千家高技术公司组成的新兴工业区。它并不真正存在地图中的单一城镇,其涵盖范围北至San Mateo、西至Santa Cruz Mountains、东至San Francisco Bay、而南至Morgan Hill,这个非精确性的地域即泛称为「矽谷」。这里是激光技术、微处理机、影像游艺机、家用计算机、无线电话、袖珍计算机等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诞生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和电脑软件产地。
流传甚广的「矽谷精神」不胜枚举,譬如"Anyone with a good idea can get the capital, the workforce and the markets to make it a reality"等,由于这些理念的推展与应用, 奇迹式创造出这个蓬勃发展的高科技重镇。 想要在此地长远生存立于不败, 就必须各凭真本事。 也正因为如此, 整个矽谷每年获利占全美国整体经济的三分之一左右。知道吗,这里聚集了很多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大公司, 如3Com, Yahoo, 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
在硅谷,知识就是工作,知识就是财富,对于所有科技员工来说,除了完成每天的工作,知识更新也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跟上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人都不得不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和学习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如稍有懈怠,明天就会有被淘汰的可能。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清华、科大和北大理工类毕业生中的一半或早或迟的都出去了",其中主要是走向美国,包括硅谷公司。美国《洛杉矶时报》撰稿人埃弗兰伊里塔尼说:"如果你浏览一下硅谷公司的员工名单,就会发现无数的清华毕业生。他们是来美国寻求工程技术突破,在英特网领域大显身手或在科技上创业的数以千计的中国优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实际上华人控制的硅谷公司现已达2000家以上,占硅谷公司的1/5,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越来越多。名闻中国的主要电视机厂家康佳公司和主要计算机公司联想集团都已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基地。
硅谷的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平均18个月就上一个新台阶,多年来,其经济持续繁荣,1999年硅谷的营业额达2500亿美元至3000亿美元左右。1998年硅谷人均年薪已达9.6万美元,1999年则已超过10万,美国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硅谷一年收入不下6万美元,比其他地区一般高出一二万美元。现在全世界人都知道,在硅谷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都是平常的事,即使亿万富翁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头一天到公司, 真是被吓坏了, 知道为什么吗, 满眼全是中国人,中文英文混杂在一起。 以前只是知道加州的华人多, 但没有想到会是如此的情景, 特别是矽谷这一带就更别提了。 公司里坐办公室的职员大部分都是美国大学毕业的, 有些甚至还是硕士和博士毕业。公司的职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中国,美国,韩国,墨西哥,法国,德国,南斯拉夫,菲律宾,越南。。。当然巴西人也有, 但很少。 他们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所学专业和特长也不一样,但是大家能够很融洽地在一起工作。
以前总听美国的朋友讲起美国矽谷的工作如何如何, 这次是真正体会到这里的人是如何地工作。 这里的工作压力很大很大, 每个人为了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必须从早忙到晚,公司职员的交流只能是与工作有关的, 否则老板会随时炒你的鱿鱼。员工经常是自己主动加班,早8点半到晚8点, (注:办公室的人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 可他们仍然自愿)。 更有甚者,公司规定每天中午只有30 分钟吃饭时间, 大家为了节约时间,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自己带饭,边吃饭边工作。 当地的美国人也一样,买一些快餐, 三明治, 坐在办公桌上吃午饭。我真是惊呆了, 这可是我没有想象到的。 我以前在巴西的几家大公司做过, 从来没有这样的, 而且巴西的公司也不允许员工在办公室吃饭。 巴西的大公司一般都是有自己的食堂,如果没有食堂的话就发给员工午餐费。但是在美国却不是, 这里的公司绝大多数几乎不管员工的午餐费和交通费。 关于医疗保险, 公司把钱发给个人, 根据个人意愿自己决定购买。 不过这里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不买, 为了节约钱。
这里的每个员工都必须有车。 大到老总, 小到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车就是自己的脚。因为这里没有公共汽车,公司也没有班车去接员工上下班。 没有车就无法出门。 这里不是大城市, 几乎没有公寓楼, 全是house (casa)。 多的就是土地。 超市, 商场都非常大, 但是很远。必须开车前往。 因此, 可想而知,在美国, 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大家都知道这里的税很高,除了水和蔬菜以外,买任何东西都要交税,加州是8。25的税, 就是在原有的价格上再加上8。25, 你若在餐馆吃饭, 一般还要收10 地小费,更有甚者, 一般还要在餐桌上再放一些小费。。。算一下一顿饭要花多少美金。 另外,消费者必须主动缴纳小费, 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不懂规矩。
这里的食品超市大部分是中国人开的, 而且规模很大, 有些像这里的Carrefour. 超市里可以现场加工食品, 应有尽有。你可以遇到很多中国的小吃, 油条,花卷,年糕。。。等等, 而且有些还是现场制作。。。除此之外, 还可以遇到很多有中国商标的食品, 要不是偶而听见售货员的英文叫喊声, 还以为是在中国的超市里。
除了实体的可以贡献之外,矽谷也创造了天价的生活水平,但仍有一波波的专业人员纷涌而入, 其迷人之处在于:"More Challenges"、"The best opportunities, the strongest"等。矽谷的房价很贵, 因为这里的大公司多,很多职员都住在附近,把这里的房价炒起来了。 一般的casa房最少60-70万美金左右。 租房子的话也要500美金一个月(只是租房的费用)。
现今, 世界各国强烈感受到矽谷发展科技及人类生活造成大量多元化的变革,于是纷纷在自己的国家中建立适当的时机和环境,企图仿制矽谷的成功经验, 如台湾的科技岛、以色列的矽谷(Silicon Wadi),美国波士顿的"第二矽谷"、"日本矽谷"、"韩国矽谷"等。中国也不例外,有北京中关村矽谷、上海浦东矽谷和广东深圳矽谷,我们浙江杭州也有一个"天堂矽谷"。以期望再创矽谷奇迹,在这些积极建设的過程中,沒有人能夠去预测矽谷的未來,唯有紧紧地掌握它所创造出瞬息万变的成长价值,也堪称的上是将矽谷精神发挥至尽了。
虽然在矽谷的工作时间是短期的, 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也长了很多见识。 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相信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去矽谷的。

转自:http://www.nmqb.com.cn/show.aspx?id=18765&cid=1173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