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束河古镇游记[原]

[游记]束河古镇游记[原]

2007-07-16    blogcn.com

从大理去往丽江的途中,才得知丽江古城有两个古镇组成,一个叫“大研”,一个叫“束河”,只是很多到过丽江的游人都会把大研镇当成丽江古城,却忽视了束河镇的存在。人还未到丽江心中却已调整好了游程,立下了游丽江不游束河不成游的雄心壮志。
来到束河古镇已是正午时光,七月流火的天气在这里却是百般柔情,虽然高原特有的强紫外线把游人裸露的肌肤晒得通红。从村口步行百余米,便踏上了石块砌就的青龙桥。这桥貌似普通,却关联着历史的完整,地位举足轻重。四百多年前,木姓土司煞费苦心的修建了这座至今仍为丽江第一桥的石拱桥,并从这里走出去,建设了一个比束河更辉煌的大研镇,才有了今天的双镇姊妹花,才有了今天丽江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站在桥头,聆听着河水低吟轻唱,我似乎看见了昔日的马帮急匆匆地向古镇行来。
镇里的道路都是用条形石块铺就。有纵向铺的,有横向铺的,据说是为了方便来自拉萨和大理的马帮们各行其道,避免道路堵塞。多聪明的纳西先人,我在想,现在大城市里的交通管理是不是从这里得到的启迪呢。路旁的民居鳞次栉比,似是在彰显着昔日的繁华。院落或大或小,都是砖石结构,黑色小瓦覆顶,前后出檐,门窗多用精美绝伦的木雕加以装饰。条条泉溪,逶迤于大街小巷,入院穿墙,汩汩有声。水多桥也就多,民居门前的小桥多用木板或石板铺就,加上房前屋后多栽有花草和垂柳。真是一幅幅“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画卷,更是一户户殷实富庶的“小桥流水人家。” 其实,南方的古镇我几乎都未曾去过,但在这里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象是到了湘西,又象是到了绍兴,只是少了吊脚楼和乌蓬船。
行至一豪宅前驻足,一打听原来是马锅头的旧居,现已辟做茶社兼旅馆。看到二楼临街窗口有几位游客啜茗闲聊,煞是羡慕。心里琢磨着如能邀上三五知己,沏上一壶陈年普洱茶,远眺玉龙雪山,近观茶马古道,听着古老的纳西民乐,体味一下“小民族创造的大文化”,美美的呆上一天,该是多美的事情。可惜在昆明时已将回程的机票订好,匆忙之中觉得自己倒像是马锅头吆喝中的马帮,行止身不由己。
走着走着几件悬挂着的皮件蓦然映入眼帘,原来是一处皮匠作坊。束河的皮匠是很有名的,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留有他们的足迹。遗憾的是铺子里悬挂的不再是马鞍、皮衣、藏靴、 皮口袋之类的马帮用品,而是一些时髦的女士挎包、牛仔帽等等。看到几款用牦牛皮缝制的钱夹,做工精美,才五元钱一只,忍不住买了七八个,或自用或送友,两全其美。临街的商铺多是由身穿蓝色服饰的纳西女人们自己打点生意,出售产自当地和来自西藏、印度的商品。街上的酒肆饭馆地方特色十足,飘出阵阵香气。有趣的是我竟然发现了一家饭店门前的招牌上竞写着一幅打油诗似的对联,“青菜自己园里摘,鸡鸭自己抓来宰。”太诱人了,恍惚之中象是走了进去,要上了一碟米灌肠,煎上了几串臭豆腐,斟上了一碗土酒。
想去镇北面的泉源看看,便顺着一条小河逆流而上。正巧与几个身背竹篓的纳西妇女同行。竹篓里的东西很重,不然的话细细的背绳不会深深的嵌入她们的双肩。好像知道我的好奇,她们不时地投来温和的目光和淡淡的笑靥。透过她们的身影,让人感觉到了勤劳的纳西女人田园般的质朴与善良。
泉水的源头有两处,分别叫做九鼎和疏河,从山脚下的柳荫深处湍湍流出。看着那浓浓的垂柳和涌动的泉水,疑是乾坤的精华显现。太壮观了,我看到了古镇的魅力所在,真是明净的似金沙江溅出的浪花,靓丽的如五彩云朵飘临。难怪有人说,这是人神共居的土地。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天赐美景予束河,更是感恩上苍的厚爱让束河成功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近乎原汁原味的的保留下来。那水,那桥,那班驳老墙,那袅袅炊烟和牧归的笛声,还有那神秘的东巴文

转自:http://www.blogcn.com/u2/64/71/tianpg/blog/44454331.html35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