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库斯科与马丘比丘游记(六) |
[游记]库斯科与马丘比丘游记(六) |
2007-07-18 live.com |
库斯科与马丘比丘游记(六) 言归正传吧。印加人信奉太阳神,认为自己是太阳的子孙,所以他们的建筑很多都建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觉得那样离太阳就比较近了。马丘比丘古城遗址所有建筑都是清一色的石头筑成,现在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垣,但是都排列得整齐有序。宫殿、祭坛、作坊、堡垒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日晷。旁边的农业区有很多梯田,层层叠叠,蔚为壮观。这里的石头建筑不比印加王城库斯科,那里的都经过精心打磨,而马丘比丘的建筑石头,除了建筑神庙的经过细心打磨外,其他的则略显随意一些。即便如此,印加人还是用它们建起了雄伟的马丘比丘城,且在山巅屹立400多年而不倒。我们在古城遗迹的街道上随意漫步,时间仿佛凝固了。说不定500年前,我脚踏的这块土地正在进行着一场神圣的祭祀活动呢。 这里游客不少,很多还长着东方面孔,一听话音都叽喱呱啦的,基本是日本人,还有些韩国人。想我中华泱泱大国,这回才我等几人来到这里,心酸哪。不过也难怪,谁叫南美这么远,现在中国游客刚刚走出国门,欧洲还没转完呢,这里自然是无暇顾及(想起去年在巴黎,不管是卢浮宫、凡尔赛还是巴黎圣母院,听到中国人的声音那叫一个多,夸张点,会让人错以为在一个中国景区呢)。 马丘比丘背靠之山名为瓦依纳比丘(wayna picchu),印地安语中意思是“年轻的山巅”,山顶海拔约2700米。瓦依纳比丘山体不大,但山势陡峭、棱角分明,又巍然耸立,让人陡生攀登之意。刚好,景区有这个项目。不过因为山高路险,每一位登山者都得登记,写上国籍、姓名、年龄及护照号等等信息,下山后再注销,以防万一,而且过了下午1:00就不准再登山了。我们赶到那里,正好是1:00,巧啊。 先下了一段路,海拔降低了有50米左右,到得马丘比丘与瓦依纳比丘之间的衔接处,然后就开始爬山。同行的朋友觉得山高路险,终于决定放弃,于是我一个人走完了余下的路程。那路实在不好走,窄的地方只能一人通过,遇上有人从山上下来,只能让到一边等着;最陡的地方少说也有六七十度,累得人够戗。看到的攀登者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这山名为“年轻的山巅”,说得不假。不过在山上却碰到一对中年阿根廷夫妇,在年轻人堆里显得非常扎眼,叹其勇气可嘉,就给其拍了照,呵呵。山顶留有一些石砌的印加古建筑,经过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却照样巍然不倒。站在最顶峰眺望,远近景物尽收眼底,不由心旷神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言极是。 自诩脚力不错,可等我下得山来,已是2:40分了,整个人累得可以,在2000多米的地方上下山一次,这运动量不小啊。 下得马丘比丘,我们在“热水”找了一家旅馆。夜色降临,白天的喧嚣褪去,小镇归于宁静。山谷之间的“热水”非常之小,但干净整洁,各种旅游纪念品商店、酒吧、餐馆一家挨着一家。累了一天,且一天不知肉味,我们大家食欲大振。找了一家酒吧兼餐馆,每人点了一份牛排,开始大吃起来。酒吧外几个卖唱的艺人,弹奏起了《雄鹰飞过》(El Cóndor Pasa)。悠远的旋律中,我们听见了一个民族的冥思...... |
转自:http://chenchenfengfeng.spaces.live.com/blog/cns!65746935AF6CD7D8!834.entry?_c=BlogPart2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