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会讲故事"的秘鲁葫芦 |
[游记]"会讲故事"的秘鲁葫芦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会讲故事”的秘鲁葫芦 早听说秘鲁有一种“会讲故事”的葫芦,近日,记者来到这一特产的老家——秘鲁小镇高查斯一探究竟。 一只葫芦浓缩一个人生 高查斯位于秘鲁中部城市万卡约附近,这里是秘鲁著名的葫芦雕故乡。小镇上的工匠们不分男女老少,大多以家庭作坊为主,世世代代做着葫芦雕刻的手艺,算起来已经有三千年历史了。 记者看到,这里做好的葫芦大小、形态各不相同。有些形状奇怪的葫芦,在工匠手中稍加收拾点缀,就变成小鸟、老鼠等可爱的动物造型。在朋友的引荐下,记者和一位老工匠加拉攀谈起来。他告诉记者,葫芦雕最精彩的是上面由一幅幅图画组成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题材广泛、包罗万象,有的是婚礼场面、有的是为产妇接生的情景,还有一些是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总之都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别看它这么小,能把人的一生浓缩进来呢30幅图案,描述的是发生在安第斯山区的一段爱情故事:两个秘鲁年轻人在干农活时相识并产生好感,小伙子鼓起勇气向女孩的家长公开了秘密。按照当地习俗,女方父亲要用皮鞭抽打未来的女婿,小伙子不能出声更不能喊疼。经过这顿皮鞭考验,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的小日子非常温馨,转年,家中又增添了一个小宝宝……故事结尾是30年后这家人稻谷丰收、牛羊满圈的喜庆画面。整套图案既有情节、又有对白,从开始到结束,很像一本中国的小人书,读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不打底稿,现场雕刻 加拉告诉记者,葫芦雕刻艺术是秘鲁手工艺品中最古老、最传统的代表。在万卡约温暖干燥的山区长出来的葫芦外壳坚硬,形状也千奇百怪。葫芦采集回来后,先要将外皮刮掉,暴露出淡褐色的木质外壳。然后将葫芦清洗干净在太阳下晒干。工匠们用铅笔在葫芦表面打上画稿,借助一种叫“BURIL”的刀具进行凿刻和镂空,最终做好后再拿到利马的印加市场上叫卖。葫芦的生意还算比较稳定,买主大都是国外游客。 有趣的是,工匠们还能根据客人的特殊要求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有一次,记者到印加市场上想买几只葫芦雕送人,正好遇到一位来自万卡约的大妈在给法国游客展示现场雕刻的绝活,图案上刻有此人哪月哪日到达利马,以及游览过的各个景点,从马丘比丘山、的的喀喀湖,到亚马孙森林,一个都没落下。更绝的是,这位秘鲁大妈在下刀之前没有打任何底稿,画面内容全凭自己的记忆加想象,而且每一组小故事情节互相衔接,图案协调有序。这位法国老兄挑了这么一件既有艺术价值又有纪念意义的礼品,真是不虚此行。
|
转自:http://liuxy1198.blog.163.com/blog/static/50397079200831804241782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