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月广场地图日记 |
[游记]五月广场地图日记 |
2008-03-14 answerbox.net |
她們每星期四的下午三點半,來到總統府玫瑰宮(Casa Rosada,註:指阿根廷總統府)前的五月廣場(Plaza de Mayo)。靜靜地拉起抗議的布條,自然而鬆散地形成隊伍,沿著圓形的廣場繞著。她們多數已經七十多歲、八十多歲,綁著白色頭巾,一邊與老友寒暄聊天,一邊繞著走。 她們從1977年開始這樣的抗議活動,轉眼已經快要三十年。 她們的小孩在1976至1983年間,忽然消失了。 據人權團體的估計,那段期間大約有三萬個青年消失,多數連屍骨都找不到。他們是左派的學生、知識分子、記者、工人。他們當中甚至有懷孕的女性,有的被抓了之後,待嬰兒出生,母親被殺掉,嬰兒被非法領養。這事件被稱為「骯髒的戰爭」(Dirty War 或 Guerra Sucia)。 多數的社會運動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只要時間一拖長,人群便不再聚集。然而,五月廣場的母親(Madres de Plaza de Mayo)提供了一個反例。 我大約三點便來到這廣場等候。她們陸陸續續、三三兩兩地來到廣場。先擺設了一個攤位,他們藉著書籍、卡片、宣傳小冊的販賣,維持組織費用,也提醒人們在骯髒戰爭中消失的青年。吸引我注意的是一本將失蹤青年個人資料編成冊的書。書中每一頁是一位青年的照片,下面列出他/她的個人資料,像是出生日期、就讀學校或工作單位、失蹤時的年齡等。翻閱著每一頁的青年照片,深刻感受到這不是一個遙遠的故事,這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一個缺乏正義的年代被輕易扼殺生命與剝奪權利。 這樣的故事也不陌生,在世界的許多角落發生過,包括我自己所處的社會。但是在這裡,令人敬佩的是這些青年的母親抗議的耐力。 她們三點半準時手持布條,繞著圓形廣場,一圈又一圈地走著。有的胸前掛了一個牌子,牌子上是一個年輕人的照片,應該就是她失蹤的孩子。她們不喊口號,也沒有擴音器,倒像是一群老太太聚會,邊走邊低聲地與身邊的人談話,或是全然靜默地走著。我頓時感受到這種沒發出聲音的遊行抗議的極大張力。手持數位相機跟著邊倒退邊錄影,到後來完全無法對焦,因為淚眼模糊。我戴上深色的太陽眼鏡,也遮不住兩行滾滾滑落的淚水。 有位老先生,拿著公事包,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繞廣場的老婦人。偶爾似乎跟熟人點頭招呼。他胸前掛了一張青年的照片。我想那應該也是當年消失的青年。 五月廣場母親的遊行,也成為旅遊書上提及的事件。有些觀光客跟我一樣早就在那裡等著。因此有人藉機在那裡販賣一些相關的紀念品。當遊行抗議被人如此商業化,也是令人厭惡。不過,也許那些抗議的母親不在意,她們只是做她們想做的事罷了。 我在她們的攤位上拿了一張英文的宣言,名為「我們的要求」(Our Demands)。包含了十項重點: 我們擁護兒子們的革命奮鬥 我們的兒子永遠活著 兇手應該進監獄 所有的政治犯應該被釋放 我們拒絕挖出兒子們的遺骸 我們拒絕任何國家賠償 我們拒絕建立任何紀念碑 讓人民沒有工作是一種罪惡 我們拒絕投票也拒絕獲得候選資格 我們與世界各地為解放而奮鬥的人們同一陣線 這些訴求透露五月廣場的母親超越個人悲傷的層次,企圖延續她們的孩子的革命理想,並認為人民基本的工作與溫飽權利是政府的責任。她們拒絕國家賠償,因為生命不能以金錢價值來衡量;她們拒絕投票也拒絕獲得候選資格,因為她們要成為永遠的反對者,她們拒絕被收編;她們支持全世界為解放而奮鬥的人們,因為她們已經超越阿根廷一時一地的悲傷,關心全世界為解放而努力的人民。 這讓我不禁想起我們的二二八事件。二二八的國定假日也放了,紀念碑也立了,國家賠償也賠了,然後呢?每年的二二八紀念日,成為政客們作秀的舞台。 我不得不對五月廣場的母親看事情的高度肅然起敬。看著這些白髮蒼蒼的母親,隨著年歲,她們人數將在幾年當中銳減。我不知道十年後,如果我在星期四的下午三點半再回到五月廣場,我將會遇見什麼? (轉載 聯合報) 五月廣場上手持失蹤子女照片的母親,白色頭巾為她們的標誌。 攝影 : 林靜伶 五月廣場上,抗議的母親們拿著「反對外債」標語(阿根廷在2001年因為外債而經濟大崩盤),接續她們的孩子的理想。 攝影 : 林靜伶
|
转自:http://map.answerbox.net/landmark-135484-bbs.htm5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