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平古堡,一个有点喜欢的地方 |
[游记]安平古堡,一个有点喜欢的地方 |
2008-05-22 live.com |
5月1日 荷蘭人於西元1624年,在安平建造了台灣第一座城堡「熱蘭遮城」,也就是現在的安平古堡,這裡曾是荷蘭人統治的中樞,更是對外貿易的總樞紐,原本的建築格局分為方形內城與長方形外城。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離荷蘭人後,將此地改名為安平,故熱蘭遮城也稱為「王城」或「臺灣城」,俗稱安平古堡,是台灣最早的一座城池。 清康熙年間,正式將台灣納入版圖,政治中心移至府城內,進而逐漸喪失其價值。後來曾破壞城壁紅磚挪為建造億載金城之用,到了日治時期,內城荷式建築全毀,四周以紅磚砌成方形階臺,臺上建造西式平房作為海關宿舍。而成為今日的紀念館風貌,光復後改名為安平古堡,並成為一級古蹟和觀光勝地,目前紀念館邊殘存七十多公尺長的外城南牆殘壁依然屹立,老榕攀爬,紅磚班駁,是300餘年來僅存的歷史遺跡,訴說著曾經過往的滄桑。 以上是网上查来的介绍,呵呵。 走进安平古堡,第一眼惊叹的是榕树,很大的两棵,让想起小学课本里《鸟的天堂》来。古堡其他角落也种着很多榕树,带来了参天绿荫。顺便一提,这时候的南台湾已经能热死人了。 真的没什么荷据时期的遗迹了,只剩两截断壁,沿墙根长了榕树和老藤,墙上还有羊角状的标志。 纪念馆里倒是有很多照片模型介绍什么的,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郑成功与荷兰人签的条约,第一条就是:双方忘记一切仇恨。好像过家家:)真的从未见过这样的条约,顿时有了几分亲切感。再往下看,简直就是一份协议:不可以骚扰民众,可以带走自己的东西,你们的小艇会还你们,我们的东西也要还来……割地赔款的条约见多了,心中甚至有隐隐的不甘,这么便宜就放他们走:) 爬到瞭望塔顶可以看见海平面,顺风还能闻见微微的腥味。离的不远处有叫乾隆海堤的景点,也不靠海,不知道典故,反正我相信不是他老人家到过的地方吧。 离开安平古堡还是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的,蚵灰窑(把蚵仔壳烧成灰用来砌墙的窑),小炮台,天后宫,延平街...... 台湾真是到处都有天后宫,而且进门不要钱:)殿里摆着一个“缘金随意”的箱子,往里扔钱就可以拿走箱子上的东西,在香炉上过三圈就是自己的了。箱子里几乎都是100和50的,我用火眼金睛发现有一个一块的硬币,于是在BF的怂恿下投了一块钱拿了串手链。心里有谢天后哦:)
|
转自:http://bonneva.spaces.live.com/Blog/cns%21FB1BAAA9489BCFF%21266.entry3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