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袋~布袋鹽山、渡船碼頭 車子開上了濱海公路上,天氣黑的還真快,才下午三點多就有點像是夏天的五、六點。不過濱海公路開拓後再海岸線拍攝海邊的風景,和刺骨的海風,也是種台灣海岸線的特色。 下了快速道路轉進布袋漁港,不遠處就看到了布袋鹽山;不看還不知道原來布袋當初也是一個重要的曬鹽地方,比台南七股的鹽山比較起來,這的鹽山比較白皙,也比較美麗。因為鹽山頗高,我們在拍攝鹽山的照片時還想到了一個新方法。利用相機定時的功能,把腳架拉到最高,人拿著腳架定時拍攝,如此一來就有高處往下拍的感覺了~就像是下面那張照片,可以看出這照片應該是沒有人拍攝過的角度吧! 車子開進布袋港漁區,台北人的心理就作祟了,看到了停車場趕緊把車停進去,換來的後果是,我們必須要早好長一段路才到達我們的目標-布袋港觀光漁船碼頭;重點是觀光漁船碼頭旁就有免費停車場,讓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又多花了30元停車。 原本進去之後他們說已經沒有船可以帶我們出發到外海去,原本想惋惜著走了。但是後來還是走到港口邊去看看他們的烤蚵仔,也順便拍張漁船的照片代表我們曾經來過。也正巧此時也有其他的旅客過來想要搭船;如此這般情況下,船東就願意開船帶我們這不到10人的遊客去潮間帶看生態。 中南部的氣候,到了冬天變換的特別的快。原本下午是烈陽高照,但是將近傍晚時分的海面上有鼓陣陣涼意吹拂,不禁讓我們穿起了救生衣當背心保暖。看著內海到處都是蚵仔田,還有海上的路燈和如何分辨那做地方屬於誰的管轄的路牌,想想海上人家他們果真有一套自己的管控方式來管理海上秩序。 船開到了一個小島,我們大家都拖著鞋下去沙灘上,只是剛接觸倒水的時候那種冰涼的感覺一下子衝向腦們門,真的是好冷啊!好加在一下子我們慢慢可以適應腳底下的溫度,在解說阿姨的介紹下,他帶我們看了南部特有的紅樹林種,和北部淡水港邊的看到截然不同,也教我們如何在這小沙灘邊找到野生種的蛤蠣和螃蟹,我的手氣一向太差,就連使用快速翻土法居然連半顆蛤蠣都沒找到,反倒是Pingping很厲害的抓到了三種海邊的螃蟹。不得不佩服他的運氣真是無人能及啊! 解說阿姨抓到了幾支和尚蟹,告訴我們這種螃蟹是直著走路的,而且他鑽進土裡時適用螺旋狀的方式往下鑽,我們幾個很皮的在鏟子上用了個小沙堆,然後把和尚蟹放在上面,加水驚嚇它讓他躲起來,還用DV拍下來他的影像,我想如果螃蟹有像人類這般的思考,他一定會開口跟我們說別這樣折磨我了,我只想休息! 燈船回港邊天已經全黑了,穿上鞋子打點好肚子也剛好餓了!我們就在布袋魚市點進餐。居然來到港邊,一定要好好吃海產,雖然沒有很多吃東西的攤販,不過看在一攤有生魚片的份上,我們狂點了兩盤生魚片,吃的真是讓人過癮啊!不過就在此時此刻,我剛買一個禮拜的腳架就因為某個小妹的疏忽,遺失在布袋漁港的攤販裡~~~ 這次布袋行,讓我們發現了一個新的景點,也再三一九的旅程多了種不同的體驗,台灣海邊的旅遊,其實質得開發觀光,未來不一定也是很有潛力的旅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