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滇西北游记5(泸沽湖) |
[游记]滇西北游记5(泸沽湖) |
2007-07-16 |
从丽江去泸沽湖很不容易,路况不好,还需要翻越五座大山,其中第二座、第五座山全是石子路,车走在上面那种剧烈的颠簸让你根本就无法听到同伴的讲话,中途下来了几次,一下车觉得腿还在颤真是挺辛苦的,老公一路都在说“无限风光尽在险峰”,想想就忍忍吧。从地图上看直线距离,丽江到泸沽湖要比到香格里拉近,可是我们颠簸了6个多小时才到。 可能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泸沽湖是个女儿国,在那里女人是至高无上的,男人没什么地位。其实这种想法有失偏颇,对摩梭人来说他们是“舅掌礼仪母掌权”。在家里,当家人是女人,每家的祖母有很高地位,而教育后代主要是舅舅,摩梭人的道德规范和禁忌往往由舅舅来言传身教。摩梭人有这种说法“地以山为高,人以母为大;天上飞的鹰最大,地上走的舅最大。”可以这样理解,在摩梭人看来,男人和女人有分工,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男女之间的对立。 摩梭人的家庭是和谐快乐的,如果有任何家庭矛盾会被同族笑话,在摩梭人的字典里没有“孤寡老人”、“孤儿”、“虐待”、“遗弃”之类的词,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天方夜谭,如果真有这样的事发生,会被整个摩梭社会所不容。正因为此,每个摩梭人都希望永远不离开温暖的家,所以他们选择了“走婚”。男子在月下走访情人的花房,在黎明回到自己的家里,这种暮合晨离的方式能让情侣双方终生生活在母亲身边,而这种特别的婚恋方式就是我们觉得神秘的“走婚”。这种婚恋方式决定摩梭人不会有“夫妻”、“婆媳”、“姑嫂”、“妯娌”之类的词。对于每个摩梭人而言,心中的归宿不是爱人,而是有母亲在的那个大家庭。 “如果有了孩子,由谁抚养呢?”,这时在游览时我问的一个傻问题。摩梭人如果在走婚时有了孩子,这个孩子就在母亲家成长,他的舅舅负责教育他,而他的生父只和他们有血缘关系不承担任何义务,其实想想每个孩子的父亲在自己的家庭里,也是一个舅舅,所以他也有自己重要的责任。摩梭人管自己的舅舅叫“阿乌”,管自己的生父也就“阿乌”,可对每个孩子来说舅舅要远远比自己生父更亲。 想想摩梭人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挺好,他们真正意义的进入和谐社会了 ,生活在泸沽湖边上的幸福人们,羡慕呀!这里的确是个香巴拉(藏语,类似汉语中世外桃源) 翻过五座大山 俯瞰泸沽湖 美丽的泸沽湖 猪槽船上照的 夕阳下的泸沽湖 猪槽船及勤劳的摩梭汉子 那辆车很煞风景,不过和我们一样都是来破坏这里平静生活的,有时候真觉的有些地方不该开发旅游, 商品经济淡化了很多他们内在的淳朴的东西 落水村 摩梭人的篝火晚会 质朴的摩梭小伙,头上带的是走婚帽 摩梭姑娘 看起来很小吧,他们13就算成年,可以走婚了,我至少比他们每个人大十多岁 清晨的泸沽湖 评论 (0) | |
原始链接:http://yangliu28.blog.sohu.com/10509303.html |
转自: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