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旅台日记——日月潭夜雨(修改稿) 读罢这篇游记散文,我敢肯定作者是位二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写的。这位女孩子淡雅恬静,秉性内向,不事张扬,敏于思考,内存渴望,喜欢幻想,追求完美,慎审行事,不是北方丽人,多般南国俏妹。猜测得对不对,惟有天知地知她知了。 说其写得“巧”,详略得当。此行一路走来,写得不紧不慢,空间感大,却未断线掐脉,从两次台北再到南投,过程的描述笔简而意赅,浓墨聚蓄以待挥洒在日月潭的叙述上,由此而渐显游文的主体,也理顺了游文的经络纬线。 说其写得“精”,情融美景。此文,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修饰,侃侃而谈,娓娓动听,景与物都融在某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再好的山,再好的水,如若仅仅映在游者的眼中,而没有融在游者的心中,亦会失其色,淡其味。此文的作者,便心知肚明这其中三昧的。她会选择一个月色溢弥的夜里,独坐木桥,久久凝思而畅意。这份惬意与宁静,源于月坠星沉的潭水里了,侧面的描写,往往要比直接叙述,更添了一份艺术的魅力。这份静谧,也源于作者喜静独思的先天秉性。 说其写得“神”,生动鲜活。一篇游记,写景不难,那是外物直接的视觉感受。游记散文,最易写成了照像机里的胶卷冲洗出来的效果,这就成了游记的大忌和败笔。游记理应追其“艺”,而非究其“工”。说白了,就是追求游记的艺术效果,而非亦工亦整,将山水写得纤毫不漏。那样就失去了游记的特异性,势必千篇一律。此文作者,在后半部分,楔插了一段独自夜行,品尝风味的情节,那位慈善的老板娘,不多的几句来言去语,十分传神地刻划出,当地民风的纯朴与人的善良。 好的游记,可能有千万种写法,此文是值得称道的一篇。好山好水,要有好的民风来调味,这才是真好。另:说一点读此文,突然生发的瞬间感想,假若我们来到一处仙景洞天,遇到的却都是令你烦的事,那么这处景观便不会再有回头客的。旅游区的过度商品化,一定要有个规范的尺度,那就是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相融合,这是个大问题啊。那些强拉强卖的行为,阻断了游人对自然景物,升华为心灵艺术的意境,这样一个过程。虽然,也曾游了多处名胜景观,大概最令人烦的却是那些游离于景观之外的“铜臭”了。 一点读后感,望朋友参考。希望常来荷塘散文版玩,这里欢迎你的到来。真为荷塘版高兴啊,高水平的写手越来越多了,荷塘的兴旺,指日可待。 2004/11/19 星月舞剑博客: 网址如下: http://blog.sina.com.cn/u/1230589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