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月潭自助游

[游记]日月潭自助游

2007-07-27    51riyuetan.cn

交通
1、国光客运台北西站→日月潭,每天四班。国光客运站咨询电话:02-23810731

2、国光客运台北西站→埔里,然后转乘南投客运→日月潭。南投客运站咨询电话:049-2984031

3、南投客运台中干城站→埔里,在日月潭下车

4、在水里搭丰荣客运→埔里,在日月潭下车。丰荣客运咨询电话:049-2774609

自驾车:北部出发:(1)中山高(国道1)下中港交流道→台74→台14→草屯→台21→鱼池→日月潭

(2)中山高(国道1)下王田交流道→彰南路→台14→草屯→台21→鱼池→日月潭

(3)中山高(国道1)下丰原交流道→东势→天冷→台21→鱼池→日月潭

(4)中山高(国道1)下中清交流道→台74→台14→台21→鱼池→日月潭

南部出发:(1)中山高(国道1)下斗南交流道→台3→竹山→水里→县131→日月潭

(2)中山高(国道1)下员林交流道→员林→草屯→埔里→台21→鱼池→日月潭

(3)中山高(国道1)下王田交流道→台14→草屯→埔里→台21→鱼池→日月潭

(4)南二高(国道3)下草屯交流道→草屯→埔里→台21→鱼池→日月潭

(5)中二高(国道3)下竹山交流道→集山路→左转→台16→台21→鱼池→日月潭

台中-日月潭:台中→中投快速公路→草屯→台14→埔里→台21→鱼池→日月潭

住宿
日月潭旅馆多达二十家,主要分布在水社村、德化村与环湖公路三处。收费方面,一般都是二千元台币上下,小木屋则是三千元左

水社村天庐 (049)855321

涵碧楼 (049)855311

教师会馆 (049)855991

水沙莲 (049)855855

钻石楼 (049)855347

环湖公路中信 (049)855911

活动中心 (049)850070

景圣楼 (049)855366

饮食
高山族的烹饪方法通常可分为三种:炊煮、烧烤、蒸馏。而以炊煮最为普遍,无论是大米、粟、玉米或者芋薯等主食,一般都加水煮成干饭或稀粥,有时也把芋薯或蔬菜加在饭、粥之中。鱼肉也常以煮食为主。他们平时很少用蒸食法,只有在喜庆的节日或隆重的祭祀仪式上,才将糯米、黏小米蒸制成米糕,酿酒的时候也有用蒸馏法的。对于芋头、薯类和鱼肉、兽肉等,他们喜欢用烘烤的方法。尤其是出猎时捕到鹿,他们会立即杀掉,烧烤,野味的香气更能激发猎人们出猎的欲望和信心。有时也从树上的鸟窝中取出鸟蛋,直接放在柴火上烤熟,当做外出时营养丰富的干粮。当他们捕鱼回来,就将吃不完的鱼烤熟后贮存起来,留到淡季时食用。阿美人在出猎或下潭、下海提鱼回来后,就把鱼或兽肉插在竹竿上,或者悬挂在竹架上,下面烧起熊熊的柴火,一直到鱼油、肉油滴到火上作响,才停火食用,那香甜脆软的鱼肉、兽肉想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

高山族的食物除粮食外还有水果。台湾的热带水果很多,番石榴、凤梨、甘蔗、槟榔、梅子、李子等,应有尽有。而食用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可以做成蜜饯、果干、罐头等等。真是口福不浅!

饮食、饮食,就要有饮,饮就包括水、酒。高山族人民团长期生活在大自然中,平时不太喜欢喝开水,口渴了就直接喝溪水或山泉。只有生病的人才喝开水。不喝开水,自然茶也就更少喝了。高山族喝茶是后来从汉人那里学来的,这是后话。

水可以不喝,但酒是不能不饮的。在高山族的阿束社流传着这样一首《颂祖歌》:“我祖翁最勇猛,遇鹿熊活捉,斗走直同马,遇酒纵饮不醉”,从中可以看出高山族祖先的勇猛不凡,豪气冲天的气势。饮酒的习惯与高山族居住的环境、劳作的需要和与大自然搏击时需要的勇气是有直接关系的。酒,在高山族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阿美人之外,其他地区的高山族人几乎都嗜好饮酒。在他们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到处可以寻见酒的影子。大凡举行婚礼,婴儿落地,喜庆节日,建房造屋,狩猎渔捞,宗教祭祀,无不与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他们要事先酿好酒,到时酒宴狂欢,牵手歌舞,尽欢尽醉,恍如神仙,乐而忘返,达到忘记一切烦恼的境界。平时,他们会向汉族商人买酒,或以猎物交换,等酒一到手,就会饮个痛快,直到半醒半醉。才再带几瓶回家。对高山族来说,饮酒不只是男人的专利。据清代史书记载:高山族人善于酿酒,待到酒熟时,便各自携带自家酿的酒,到村社里会聚,男男女女,群坐在地上,用木瓢或椰碗取酒,边饮边舞,一片沸沸腾腾,连续三个晚上狂欢,毫无醉意。即使用做粮食的粟都充当了酿酒的原料,他们也不会反悔。

饮酒的机会多,饮酒的族人也就多了。那歌舞中都激发着酒味。西拉雅人婚嫁的那一天,必然要抬猪扛酒大大地热闹一番,届时,还要请来通事。士官和所有的亲戚。丰年家的歌中唱道:“今逢丰年大收,约会社众,都须酿美酒,齐来赛戏,愿明年还似今年。”巴布萨人更是把聚众会饮、壮胆行色贯穿在捕鹿的全过程。“今日欢会饮酒,明日及早捕鹿。”事完再来会饮为了使自己的饮酒活动具有更诚、合理的的色彩,凯迪加兰人还这样邀请祖先:“虔请祖父,虎请祖母,尔来请尔酒…… ”

当田里的稻、粟收割时,酒庆更成为必不可少的仪式,在现代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极其快乐的狂欢之夜。全村社的男女老少,集中在一起,交杂地坐在地上,大碗大碗地互相敬酒嬉戏,对于自己交往密切的好友,便端来米酒从头顶浇灌下去,香气四溢的酒淋湿了亲友,也淋湿了土地,使周围的气氛更加醉意浓浓。周围的人们更以此为乐,相互劝酒,直到一个个醉倒在地,方肯罢休。在这种场合最为活跃的是那些情人和恋人们,他们坐在一起,二人合持双连酒杯,并肩并唇,木杯里的酒从口中灌入,溢满嘴边、脖子,倾流在衣服上和草地上,然后再双双携手同歌同舞,极尽快乐。一直到现在,居住在山区的高山族人将使用双连、三连杯互相拉肩靠拢,表示亲切情感的会饮,俗称为“兄弟饮”。

双连杯或三连杯,是一种用长木头挖刻并雕有花纹图案的木杯。饮酒时一人右手执杯的右柄,另一个左手执杯的左柄,各自用嘴对杯口,同时饮入。这种杯常常用在部落媾和或者结婚欢庆时。双连杯的形状很多,一般杯子为八角形的,二杯的中间长柄上 刻有蛇纹或者人头、兽形纹。杯的外部涂着红色或者黑色的油漆,使人感觉古朴典雅。除了双连杯、三连杯外,高山族的酒具中还有木酒杯。现存于上海复旦大学的三种木酒杯,其一高7.5厘米,直径11厘米,杯沿有两条蛇形纹及几何形纹饰,柄后有一个人头形。另一木杯是三脚杯,形状有些类似古时汉人用的三脚酒杯,杯子尽管不大,上面却刻满了人头、鹿形及整齐的几何纹饰。还有一只长32. 9厘米,高5.1厘米的长形酒杯更别有风味,两柄刻有跪着的人形,膝盖以下部分直接连接杯的两侧,杯身上有人物,两边是涂上黑红两色的兽形纹,木质虽粗糙一些,但它的构思设计却不能不令人惊叹。酿酒是高山族女子的一项主要工作。在高山族男子眼里,判断一个女子是否贤惠有三个标准:其一是善于织布,其二是会饲养家禽家畜,其三就是能酿造美酒。

根据酿酒的原料不同,高山族的酒可分为米酒、粟酒、薯酒、黍酒、山药酒等几种。平埔人在谷物收获后,要选择吉日来酿酒。他们采用糯米、粟、黍等不同的原料,把生米放人口中慢慢嚼烂作为酒曲,或者烧禾草的碎米作为酒曲,然后将原料和酒曲混和蒸饭,慢慢地搅拌均匀,再放到缸中,上面盖满稻缨,放到阴凉的地方,几天后便可酿成美酒。这种制酒曲的方法看起来也许不卫生,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实际生活中,高山族人利用唾液,将生米嚼碎产生酸味,可以作为发酵的酵母,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按照泰雅人的习惯,制曲的人必须是未出嫁的高山族少女。她们口嚼糯米后,将这些糯米收藏三天,以使酸味变浓,作为酒曲,然后再把酒曲和捣碎的糯米混和装人瓮中,放置数日后,瓮中发出酒气来,便取出接上冷水当酒。这样制作出的酒,他们称之为“姑待”。

除了用生米、生黍和唾液发酵而成的酒外,还有一种用蒸熟的米、黍再伴之唾液发酵剂而长期收藏于阴暗处的酒,这也是高山族人必不可少的佳肴佐酒。泰雅人、曹人和布农人都是将糯米、粟米等原料蒸熟或煮熟后,掺进一种叫“黎”的野生果作为酵母,或者用由好几名妇女咀嚼而成的酒曲。而排湾人和鲁凯人是把糯米、黍捣成粉,蒸成糕拌酵母。

阿美人的制酒法已经比较科学。他们运用蒸馏酿酒法,把小米或糯米先蒸熟,然后再煮熟成酒糟,把酒糟放置一会儿待凉后和酵母一起搅拌均匀,再放在桶里慢慢发酵。三天之后,舀起尝尝,如果味道已经变得甘甜,就再封存二三天,使它成为酒浆。把酒浆倒入桶内,蒸桶上的铁锅内放上冷水,桶中有一个承露盘,盘的另一端接上一节竹管引到桶外,下面再接到酒罐口;当酒浆蒸熟后,气化上升和铁锅的底部相接触,变成酒气露珠,滴在承露盘上,酒滴积多了,便沿着竹管流滴到酒罐里。这种酒的纯度高,制作的工艺已经相当复杂,比起较原始的制酒方法来是科学卫生的。这是高山族同胞的智慧与外来文化交融的结果。

平地高山族同胞酿酒用的酒曲,已经不需要用口制造或者采集野果了。他们可以向平地的汉族商人购买。但是在山区里,制酵母仍然是将米蒸熟后,用芭蕉叶包扎,再用布包严紧,用脚踩踏后做成酒糟,放一个星期后,酒糟生出白毛来,酵母也就做成了。

高山族狂欢不醉的习惯,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已经逐渐地有所改变。

特产
台湾是祖国美丽富饶的宝岛,由于四面环海,珊瑚资源丰富,有“珊瑚王国”之称。此外,还有当地的油纸伞,继承了广东潮州伞的特点,不但实用,而且是上好的竹制手工艺品。其中以高雄“美浓广荣兴造”的油纸伞,最具代表性。

乌龙茶及大理石、玉制品是台湾较出名的特产。尤其是乌龙茶,味正香浓,是送客佳品。乌龙茶品种繁多,价格差距颇大,购买是最好有当地朋友陪伴。

台湾的其他一些特产有:珊瑚贝壳艺术品、台北士林名刀、玻璃器皿、莺歌镇艺术陶器、新竹柑橘、屏东菠萝、旗山香蕉、台东香茅油、苗栗大湖草莓,海味名吃盐酥海虾、火把鸡翅、当归鸡、嘉义新港饴、台中太阳饼、宜兰金枣糕、新竹米粉等。

如果想馈赠亲友或作为纪念品,花莲石雕、澎湖四宝、美浓特产、枝仔冰、冈山三宝,可作为首选的礼品。

其他注意
节庆活动:

日月潭畔的邵族,是台湾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数最少、汉化最深的一群。邵族终年有祭祀,最大的盛典为农历八月十五十前后的丰年祭。日月潭畔的邵族,是台湾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数最少、汉化最深的一群。传说,邵族的祖先因深入群山追逐白鹿遂发现日月潭,进而迁徙、室居在此。目前全邵族人口数仅剩二百多人,主要集中在德化社,少部分在水里大坪林。

邵族的部落组织以头目为中心,头目即领袖,可世袭。现仅德化社的邵族,仍维持头目制度,但功能已不如从前,仅剩祭祀功能,而无司法与军事指挥功能。

邵族终年有祭祀,最大的盛典为农历八月十五十前后的丰年祭。其它重要的祭典还有农历三月的播种祭祀与七月的狩猎祭。遇到族内有重要庆典时,邵族人常会以杵击打石鼓,发出声音通知全族,“湖上杵声”就是形容邵族的文化特色。至今在德化社还可以找得到邵族人击杵用的石鼓多处,有一座位于靠近德化社码头的邵族小吃店内,供游客参观。

邵族汉化的程度非常深,年轻一代的邵族青年,愈来愈少人会说邵族话,台语或国语成为主要语言。邵族人学汉人祭拜祖先的习惯,以“祖灵篮”(即“公妈篮”)供奉祖灵,竹监中供奉祖先的衣物、饰物,日日焚香祭拜,祈求祖灵赐福保家人平安。祖灵篮经常与佛教的菩萨像或基督教的十字架摆在一起,显示祖先与信仰宗教并不冲突。

转自:http://www.51riyuetan.cn/self-tour/1176948817.html2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