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泸沽湖_旅行攻略(国内)_草之派_你的博客网

[游记]泸沽湖_旅行攻略(国内)_草之派_你的博客网

2007-07-16    

女儿国风情线可分为两个景区:
第一个景区是泸沽湖及湖周边的摩梭村落这个区的旅游,一可看湖,二可看木楞子房和四合院,三可乘猪槽船游湖岛,四能在风情路上领略摩梭风情,五还可了解神秘的阿夏婚。湖西岸美丽的落水村,因交通便捷和湖畔理想的位置,成为这个景区的代表性景点。
第二个景区是北距落水村20公里的永宁,这有著名的扎美寺和永宁温泉,在这可看摩梭人的藏传佛教艺术及悠远文化,还可了解历史上的摩梭民风。
泸沽湖被青山绿林环抱,湖面面积48.45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45米,湖面海拔2685米,湖西属云南省宁蒗县,湖东属四川省盐源县。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
观赏泸沽湖,可从形和质两方面去领略。

扯挎山丫口立着一个横跨公路的彩门,彩门以下约200米的路段是观赏泸沽湖全景的最佳地点。在这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泸沽湖美丽的曲线轮廊,翠青的吐布半岛散在蓝玻璃镜面般的湖面上,格姆女神山(狮子山)在湖北岸姿容端庄。如果恰是春天,你的镜头下缘还是串串簇簇的红色山花。
泸沽湖美丽的身形像一个马蹄印,相传这是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会那晚,因缠绵沉醉,男神跨上神马刚准备离去时天就亮了,天亮后他再不能回去,神马被缰绳一紧而踏下一个深深的马蹄窝,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东边回头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伤心的眼泪注满了马蹄窝,她化成了格姆山。
这个被爱情的眼泪注满的湖泊,你看懂它马蹄印形的故事后,再走湖畔的摩梭村寨,就准备好了一个游“女儿国”的美丽心情。
因重山的蔽护,泸沽湖直到70年代才有了通宁蒗县城的公路,这里没有工业,也没有污染和破坏,所以泸沽湖的水质特别纯净,清澈可鉴。
把偌大一湖真正的纯净水作为镜子,这样“奢侈的享受”的最好方式,是在落水村乘猪槽船湖中荡漾。天空湛蓝,白云浮游,水天一色。

泸沽湖的景色在一天之中变幻无穷。
晨曦初露,雾霭烟霞,湖水如染,一片金红;朝阳冉冉,湖周山峦如聚,倒映其中,则为翠绿;夕阳西下,风平浪静,平滑若镜,积万顷碧玉,又成一片墨绿;夜色幽静,微风柔漫,波光粼粼,星星闪动,让你如梦如幻。
摩梭人现存三种婚姻形式:阿夏异居婚 、阿夏同居婚和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只存在于生活在城里的摩梭人中,或摩梭人聚居区边缘与其他民族杂居的摩梭村;泸沽湖周围及永宁地区的摩梭人至今仍实行阿夏婚。

“阿夏”在摩梭语里的意思是亲密的伴侣,阿夏异居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 男女双方终身各居母家,因感情的发展,男子夜晚到女子的“花楼”留宿,感情破裂,则男不再登门或女闭门不接,自然终结关系。孩子随母亲生活,成年行“成丁礼”后他也能知道父亲是谁,但和父亲只有道义上的联系,他从小接受妈妈和舅舅的管教,自然的在情感和经济上都属于母亲家。
这种婚俗,以男女双方的感情为基础,有感情就有婚姻,没有感情就没有婚姻,它不受法律 、宗教、家庭 、地位和经济的约束,男女一生中都可以结交多个“ 阿夏 ”,但不能同时有两个“阿夏”。
阿夏同居婚是在阿夏异居婚的形式上发展起来的,男女双方因长期交往感情深厚,就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居男家,或共同居女家,但仍以双方感情为基础,不用履行仪式花费娶赘。如感情破裂,男女仍各回母家,不涉及财产分配,也不会遭到社会和家庭的非议,如有孩子,一般仍随母亲。
自由的阿夏婚把感情放在先于一切的地位上,因此滋养这种婚俗的山水才有了奇异的吸引力。
因阿夏婚的原因,泸沽湖周围的摩梭家庭,没有女儿出嫁,也没有男子娶进,一代代都是母亲大家庭。
这样的家庭有四个特点:
一是家里没有翁婿、婆媳、妯娌、姑嫂等复杂关系,家庭关系较为单纯,几乎没有家庭过激矛盾;
二是母系大家庭一般不分家,一个大家庭就是在母亲领导下的一个经济实体,家庭人口虽会越来越多,但没有家庭经济纠纷,社会里没有孤寡老人和流浪儿;
三是家庭内部舅掌礼仪母掌财,舅舅和母亲是家里的权威和顶梁柱,几个老姐妹的家庭,其中会有一个特别能干而有威信的被选为“达布”,由她行使母亲的权力。男人们不抚养自己的子女却需以“舅舅”的身份抚养和教育姐妹的孩子;
四是每个摩梭人都是在大家庭里和母亲、兄弟组妹们相伴终老,所以摩梭人特别重感情,特别有礼仪,也有着浓重的“崇母”情结,有礼、和睦和团结是你走进摩梭家庭后的强烈印象。
乘车出宁蒗城北上,经红旗和红桥两个小凉山彝族乡,然后翻越址挎山丫口,便可看到山下的泸沽湖,湖畔路边有个村落,名叫落水村,距县城75公里。
落水村分为上落水和下落水,公路西侧、房屋较矮小的一片屋群叫上落水,这里的民居较古老;公路东侧紧依湖畔且房屋高大的一片屋群叫下落水,这里因旅游业的发展,都已是几层楼的现代民居了。
而无论上落水的老民居,还是下落水的新民居,你会发现它们都是全木结构的房屋,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屋顶则用木板铺盖,上压石块,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用衔楔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
这就是摩梭人的木楞房。

摩梭人一家一个大院,一般是四幢木楞子房围成一个很大的院井,组成一个四合院。
设大门的那幢叫门楼,楼上放草,楼下大门两边是畜厩;大门正对的一幢叫经房,楼上是佛堂,供着藏传佛教黄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和历代达赖、班禅的神像,楼下为家里的成年男子居住或作客房;左边一幢是花楼,供行过“成丁礼”的成年女子居住,“阿夏”们便在这里度良宵,男子不经许可是不能进花楼的,而女子一旦生育后也要从花楼搬至母房。
母房(也叫正房)在院子的右边,这是摩梭大家庭议事、炊事和祭祀的场所。
母房结构复杂,一般进门后还有一条狭长走廊,走廊内的房屋又被隔成三间,左侧是主妇的起居室,右侧用来做大灶,煮猪食或酿酒,并放置生产工具。中间是正屋,正屋最显眼的便是设在一角的火塘,火塘上方是锅庄和祭锅庄时摆放供品的平台,锅庄所靠的壁上,有一块泥塑或硬纸板,上画(塑)日月星辰、火焰、海螺、金元宝等图像,这是摩梭人崇敬的“冉巴拉”灶神。
在火塘左侧靠房壁,有一方形大木柜,柜内装零碎杂物,柜面则是家里最尊贵老人的床,一般是外婆住。
火塘下方立着两棵柱子,左为男柱,右为女柱,这两棵柱为一棵树所制,树的顶上一节作男柱,根部一节作女柱,摩梭人生“成丁礼”时,男子必须在男柱旁行仪式,女子则在女柱旁行仪式。

上落水很多家庭还维持着摩梭人四合院的传统布局;下落水的人家因旅游业的需要,家里设了旅社,而使传统的四合院落结构有了变化,但一般仍保留 着代表母系传统的母房。
在“风情路”上的“摩梭风情”、“摩梭之家”、“摩梭园”等家庭旅社里,你都可参观到传统的母房布局。

你可能会发现,摩梭人的四合院与丽江古城民居的“四合五天井”相似又不同。
“四合五天井”天井不大但实用,是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巧妙运用,富有情趣。摩梭人的四合院则直观反映其婚姻形态、家庭组织和宗教信仰,是母系农耕社会的一种形式载体。细细比较观赏,你会觉得饶有趣味。
下落水湖边有条弯曲的砾石小路,路边的摩梭人都把自己家改建成旅社,随小路一溜排开的木楞子房一幢比一幢漂亮而有特色,有酒吧、百货店和土产店等设施,加之小路旁有湖畔垂柳、木舟细浪等迷人风光,这里自然成为旅游者的大本营,小路也被冠以“摩梭风情路”的雅称。
住在“ 风情路 ”上的摩梭家庭旅社,是好旅游的一个好开始。置身湖光山色中,你能清晰感觉到,纯净的空气慢慢泌人每一根血管的过程。你可以细细观赏木楞子房;可以走进神秘的母房看一看 ;或到酒吧里听听古老的“阿夏婚”故事;或来一碗鲜鱼汤,一杯酥理玛酒,品品泸沽湖阳光的味道;就是漫步小路,摩梭姑娘们也会向你展示一道美丽的风景:她们高挑健康,有着滇西北少女特有的红朴脸庞,一双大眼睛有着灵气,她们似乎永远都快乐着,并因此你会觉得,她们束腰百褶裙带来的娇好身材美,也是一种可亲近的美。
除此之外,你还可在“风情路”上参加篝火舞会,骑马及摔跤。
每个夜晚,哪个家庭旅社的客人校多,摩梭姑娘和摩梭小伙就会聚到这个家庭旅社,在院井上燃起篝火,手挽手跳起“甲搓舞”,这是一种节奏强烈、欢快粗犷的广场舞蹈,传说这个舞蹈曾帮助古摩梭部落吓退了敌人。你如果恰好住在这家旅社,自然就能加入舞队;如果没住这家旅社,则须购门票才能加入舞队。当你和身旁的摩梭人五指交叉、身臂紧挽,合着节奏跺脚欢呼时,你也许就发现,选择母系大家庭制的摩梭人把团结看得如此之重,可能这才是“吓退敌人”的真正原因。
“风情路”南端有一个白色的石砌圆堡,这是玛尼堆,是藏传佛教的敬神建筑。玛尼堆边上,拴着很多彩色的长布条,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经文,这是风马旗,据说风马旗每飘动一次,就等于拴旗的人念了一次经。
玛民尼堆和风马旗南侧有一个大空坪,空坪上拴着的马都是出租的,看中哪匹马你可和牵马的摩梭人谈租价,然后他们的扶持照顾下,骑马走过“风情路”,再沿落水村北的一条泥石流沟箐,上到西侧山上的一个大草坪。当天如果有很多游客都上到草坪,牵马的摩梭小伙、摩梭姑娘就会在草坪上比赛摔跤,当然你也可参加比赛,但这里是摩梭姑娘向男游客挑战,摩梭小伙和女游客比赛。

泸沽湖上最有特色的船,是用整棵树干掏空树腹制成的独木舟,形似猪槽,称猪槽船。这种船经久耐用,不易腐坏,但不能多乘人,还很考驾驭技巧。
湖上也有木板楔制的较大木船,可以乘很多人,但游客们最钟情的,还是最古老的猪槽船。
租马处空坪的湖边,就能租到猪槽船。
泸沽湖上乘舟旅游的目的地,是里务比岛和谢娃峨岛,在这两个岛的水面上,你可不要忘记请驾船的摩梭姑娘唱一段摩梭民歌。摩梭女清脆自然的歌喉,与白云青山浑然相融,你能得到一种被纯净湖水和纯净歌声环绕的奇特感受。
里务比岛和伸入湖心的吐布半岛之间隔着一条窄窄水带,从岸边乘船到这里要半小时。岛一侧的水边有一簇簇嶙峋的石笋,是天然的停舟处。一条幽曲蜿蜒的小道通向岛顶,道旁有许多马樱花、杜鹃花树、梅花树和野樱桃树,花季里来这里是一片山花烂漫。
花树丛尽头是里务比寺,这是一个藏传佛教寺院,喇嘛会告诉你,转动一次转经筒等于念了一次六字真言,燃上一盏酥油灯等于拜了一次佛,绕寺三圈又如诵了一次经。
转过寺就是岛顶,可见一座孤寂的白塔,是常见的藏传佛教舍利塔的式样,这是永宁和泸沽湖地区末代土司阿云山 的墓塔,塔上刻着他的生平,曾经显赫一时的土司最终仍归于宁静的湖中
谢娃峨岛位于里务比岛的西北侧,阿云山曾在岛顶建造了精美的土司别墅,这里曾是雕梁画栋、汉藏合璧的园林,也是一个四布水栅、难攻险要的王族行宫。著名的美国学者洛克半个世纪前曾在此寄居多年,并著文赞美它为“上帝创造的最后一块地方”。可惜“文革”时此建筑群被毁尽,现在只剩一片残砖断瓦。显赫的人和人造的辉煌远去了,眼前郁郁树木间却成了蛇和野鸭的天堂。因没有肆意捕杀,你一到岛边,就能发现许多蛇在岛边水旁自由爬行着,野鸭也成群栖集在岛边的水域。春夏季上岛,你或许还能在小道上捡到野鸭蛋。
当地人现在把谢娃娥岛称为“蛇岛”,“旧时王谢陈堂”变成蛇和鸭的自然之园,在这个“上帝创造的最后一块地方”留连,你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感觉。

摩梭人最初信奉达巴教,这是一种驱鬼除邪,祭祀祈福的原始宗教,后因毗邻藏区,又信仰藏传佛教,并形成两种宗教共存的现象。藏传佛教育有着更严密的教义,它也更深地影响着摩梭人的生活。
摩梭地区现存的最大藏传佛教寺院落是永宁的扎美寺。
相传永宁寺寺址由西藏白教噶玛巴亲自戡定,因现在寺庙所在位置地名叫扎美柯,用藏语翻译即为无敌之意。背依之山“增米瓦”亦与藏语“无法丈量之山”相同,寺旁村庄“巴搓古”又与藏语“巨大之汇集”同意。还说寺名用藏语全称为“塔洛扎美归”,塔洛又是含有通往涅磐之路之意。佛无处不在,缘随遇皆是。
永宁距宁蒗县城93公里,下车后,沿永宁街北行2公里,就能发现位于公路左侧的扎美寺。
金顶彩绘的寺院大门在阳光下尤其耀眼,寺内有一幢大殿北侧还有一个壮观的活佛殿建筑群。大殿门两侧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宗教壁画,壁画前是金色的转经筒,殿内奉着宗喀巴像、达赖和班禅的台座,还有格姆女神及其他佛神的塑像。
如通常的藏传佛教寺院,幽暗的大殿、闪烁的酥油灯以及华丽而肃穆的彩雕和经幢,都能让你无处不感到宗教的神秘和神圣,而把格姆女神和其他佛神并奉一处,却是这座喇嘛寺的独特处。
献了功德,喇嘛会帮你点燃一盏酥油灯,你可以奉到你敬仰的神座前
偏殿内塑一金身弥勒坐像,高约12米,头饰五佛冠,手持如意宝珠,为典型藏式泥塑风格。四面墙壁绘六铺壁画,为倾佛教经变内容。线条精细,设色明丽,造型生动。系清代作品。
扎美寺平时只有一两个守寺喇嘛,其他喇嘛都各自在家里生活,进行晨读晚祷,也参与劳动,到了大法会之日,他们才自带干粮行李,盛装汇集到寺里举行法会。举行法会时,数百名喇嘛身披袈裟,头戴黄色鸡冠帽,集在一起举行仪式,蔚为壮观。神秘的仪式、奇特的法具都能让你大开眼界。
这样的喇嘛大集会一年有四次: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九的咪洛其模会,初七是特别隆重的跳神;农历三月中旬举行的措区会;农历六至七月举行的历时四十五天的亚能会;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的祭宗喀巴的甘丹安区会。
永宁温泉位于永宁北10公里外的温泉村,在永宁街可乘出租微型车前往。
温泉水从挖都山山脚岩缝中涌出四季清澈,且水温恒定在37℃,数百年来颇有盛名。
很早前只有一个泉塘,附近摩梭人都有在这里男女共浴的古俗。60年代又建为男女两个浴池,浴池间只隔一块1米高的土墙。
至80年代末,才建了较现代的浴室,分设了男、女浴池和单间浴室。

可能在泸沽湖时你会对格姆山又叫狮子山感到疑惑,因为在那里看它不太像狮子。
但在永宁至温泉的路上,你的疑惑会马上消散,这里看格姆山,正似一头盘卧昂首的雄狮。

写了一阵子,“酒夜”出现了,一个黑黑壮壮的男孩子,叫Eddy, 跟他在旅馆碰面好几次了,只是没有说过话,我们很快就商量好了要从大具走到桥头,两天完成行程。期间一直发短信给夏,叫她回来商量,那家伙一直没复我,知道12点多才回来,跟Eddy一见面,原来已经骆驼酒吧见过了。这个骆驼酒吧嘛,我那天也经过的,在古城某个拐弯处,放着颇有感染力的酒吧音乐,本来也想进去的,只是对于酒吧,一个人进去总觉得有种恐惧,后来就走过了,听他们说像是个蛮有趣的酒吧。夏一坐下就跟我们说今晚在酒吧有大收获了,有个走过十次虎跳的台湾老先生给她建议了一条线路,并可逃票:包车从桥头那边到Tina’s Guest House, 吃中饭后,下一线天,再到中虎跳,从张老师修的路上来,那当天只需走4个小时左右的路就完了,不会浪费体力,第二天只需从Tina’s走到Halfway Guest House,在沿原路回Tina’s, 坐车回桥头,接着拦班车去中甸,这样基本上风景最好的东西都看到了,不会太累。我开始是不同意这条路线的,因为有朋友去过虎跳,但因为同行的人体力不支,因此徒步不能完成,只走了一天,他为此遗憾不已,所以我很想把整个路线都走完,路上风景总是时好时坏,自己不走过,永远无法向别人道出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但我也听说下虎跳(大具那边)那头的山路很难走,而且没什么风景,所以放弃那段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highway, 28拐、到桥头我想全部都走完。于是跟夏说我同意第一天的路线,但第二天我会从Tina’s走到桥头,我宁愿早点出发,看到时能不能跟她在桥头或中甸会合。

这里补充一下,从桥头进去虎跳有个最大的好处:不用在过玉龙雪山收费站时买门票。因为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经过玉龙雪山收费站的所有乘客都得买门票,这条路是去大具的必经之路,所以不少从到大具走虎跳的游客都得买一次玉龙雪山的门票,估计以前很多上玉龙雪山的人借到大具之名逃票才有了这种规定,但我觉得这样的解决方案并不合理的,有人逃票,旅游管理方应自己作调试想办法避免,而不应该把责任转移到游客身上,让游客出冤枉钱。但有一种情况可以避免这道门票:如果你某天上过玉龙雪山,出收费站时让售票员在你的门票上说明你今天已经买过门票,记下你的有效证件号码,并说明你将在什么时候去虎跳,那到时去虎跳经过这时出示这个证明就不用再买门票了。我当时去完玉龙雪山第二天就准备从大具去虎跳,所以回来的时候就签了,我们三个人,售票员只在我的门票上写了有三个人明天要去虎跳,并记下我的学生证号码。所以呢,其实即使你没有去玉龙雪山就上虎跳,你也可以先留意旅馆里头哪些游客要去,然后叫他们回来签一张门票,让他们把门票都给你,自己按照上面的字迹写一张,写上自己的证件号码,哈哈,这样一来,别说去虎跳不用买冤枉票,即使真的要上玉龙雪山,门票也可以逃掉咯!

丽江有一些当地的特产食物,例如腊肉,野生鲫鱼,粑粑,青蛙皮,凉粉等等,
到丽江,要去品尝一下丽江粑粑,是一种油煎的千层酥饼,有咸甜两种,有些油腻。较正中的一家老店在关门口下行50米。鸡豆凉粉,可以到大石桥顺河下行30米的木桥边小摊上吃,味道还可以。还有大石桥下的黄豆面也应该去尝一下。不过,我觉得酸辣面比黄豆面好吃。丽江古镇上,有许多工艺品店,除了买一些东巴象形文字的工艺品外,还可以带一只布农玲回去,比较有特色。有青铜和黄铜之分,青铜比黄铜声音清脆、悦耳一些。

原始链接:http://www.yourblog.org/Data/20046/102924.html
转自:4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