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纸上印象日月潭 |
[游记]纸上印象日月潭 |
2008-01-14 sina.com.cn |
大中小 Ping在台北,从邮箱里传来一组日月潭的照片。文件被用心地做成了PDF格式,下载和打开都很方便,让收件人颇感体贴。照片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配了些简单的说明文字。整组照片没有专业摄影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却俨然是一篇娓娓道来的游记,看起来兴趣盎然。 说来凑巧,我的电脑桌面恰是一幅名为“日月潭”的壁纸,全蓝的底色中隐隐绰绰一座山,梦幻一样的月色笼罩着,却不见“潭”的影子。天天开机关机,偶尔会在脑子里一闪:怎么就叫了日月潭呢? Ping显然是个善解人意的导游,他拍了不同角度的地图告诉我:湖面曾被湖心岛分为两半,一边圆形为日,另一边细条形的便为月,故名日月潭。从照片看,湖的周围青山环绕,湖中绿水荡漾,是常见的湖光山色,似并无称奇之处。座落在山上湖边的玄光寺、慈恩塔、文物庙,是情理之中必有的政治、文化、宗教的痕迹。水电站、码头和宾馆则是现代文明的嘈杂。袁家小菜的一幅显然是Ping的有意所为,我看着那个赫然的招牌就笑了,心下的疑问是:劭族首领为什么就姓了“袁”呢? 照片上的日月潭,全然不是脑海里的那份浩瀚、神奇和浪漫。这多少让我有点失望。日月相依,应该还有一个更美丽的传说吧?又或许,身临其境,会是另一种不同的体验。 吸引我注意的倒是那幅雨中即景,灰黑色的画面上乌云翻滚,其实应该是下雨之前的景象?湖面是平静的,近景处的湖水拍打湖岸形成曲线形的水涡,颇有一份“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另一张是“雨中女孩”,我不知道那两个女子为何会在倾盆的雨中而并不仓皇? 对台北其实是全无印象可言的,熟悉的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一个落寞的女子,一场雨,一段悱恻的爱情故事,居然是我很多年来与台北相关的联想。早年还有一首歌,是张暴默唱的《当归谣》,婉转的曲调,悠悠的诉说。跟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这种情绪离我到底很远。 Ping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349de30100097e.html2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