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月潭畔,涵碧楼旁,即将消失的邵族. |
[游记]日月潭畔,涵碧楼旁,即将消失的邵族. |
2008-05-22 aspweb.com.tw |
日月潭旁的涵碧樓,以消費金字塔頂端名流之訴求,名聞遐邇;但有一樣足可媲美涵碧樓的珍稀美食,曾面臨失傳危機,但卻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下,得以再次與民眾見面,那就是歷經數萬年山光水色所蘊釀成的邵族傳統美食--瑪蓋旦。 瑪蓋旦,在邵族語中,就是「很漂亮、很棒、很好」的意思! 在如今台灣的原住民十族中,邵族人數僅有兩百多人,堪稱是台灣最小的少數民族,數萬年來,他們就在台灣中部的崇山峻嶺間以狩獵維生。相傳邵族的祖先在追逐白鹿時,無意中發現了日月潭,也因而邵族主要分佈地區,涵蓋了現今的日月潭、魚池、埔里、頭社等地,清代又稱「水沙連」。 在水沙連這處不染塵埃的山中樂園,邵族人使用中央山脈的清泉,種植出粒粒如珍珠般的小米,它在邵族生活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祭祖、豐年祭看得它,此外,更是少男少女的定情表徵……除了做為主食之外,邵族人更以天然醱酵法,讓小米被廣泛運用於各種食材中,邵族老阿嬤手下所精製出的美食,口口都嚐得到小米幻化成的天然酸甜的健康好滋味。 發生於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台灣中部,也致令邵族生活區域所在的日月潭、埔里一帶,受到嚴重的毀損,一群邵族年輕人一方面亟思家園再造,另一方面更由於目睹邵族的凋零殘破,而決心將邵族文化加以延續--「瑪蓋旦」就在帶著文化傳承的使命感下於焉誕生。 「瑪蓋旦」的創辦人石小姐,為了徹底延續邵族的美食傳統,特地花了四年的時間,造訪部落耆老,從栽種小米、挑選小米、釀製食材開始學習。她表示:「學做的過程,口袋沒有錢又常常找不到人,有的做法連老人家都不一定會。」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毅力,她堅持務要認識、了解邵族經典美食,並將之介紹給大眾。 目前「瑪蓋旦」各式產品已陸續上市,小米豬腳是和小米攪拌蒸煮的,Q而不膩,肉香中摻雜小米特有的淡淡香醇;小米香腸則採用新鮮黑豬肉製成,天然腸衣經過六小時醃製,決不摻粉,每咬一口,米香就充溢於齒頰之間。至於小米醋更是調理腸胃的食療聖品,石小姐表示:邵族老人均長壽健康,除了受惠於無污染的環境之外,更因時常啜飲來自中央山脈純淨山泉水所釀製的小米醋所致。
|
转自:http://news.aspweb.com.tw/default.aspx?cmd=nd=5512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