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吉林北山游记 |
[游记]吉林北山游记 |
2007-07-19 |
标签:有的吉林人对我说 北山是庙、观、庵集中之处 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来吉林数十次,常听人说吉林市内有名的风景区应当首推北山公园,那里不仅有寺庙和奇山秀水,而且有荷花可以欣赏。据说每到荷花盛开的时候就有如潮的游人前去游玩,颇有南方美景的韵味。我是个喜欢游山玩水的人,而每次坐车从北山公园路过时,只能对着山顶的红墙绿瓦和斗大的“佛”字望而长叹,从来没有机会进去寻奇访胜。此次来吉林,事情办得并不顺利,深厚的白云从蓝天上掠过,灿烂的阳光照在人们辛勤的脸上,雨后的空气也是如此的清新,于是乘车去往北山公园。 北山原名“悬天岭”,和吉林的朱雀山、龙潭山(音),小白山齐名。因为山上的寺庙群在整个吉林省都久负盛名,所以来北山旅游进香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北山前广场两侧大部分都是出售香火或佛教用品的商店,梵唱不绝、吆喝不断,显得很是热闹。 进入公园后,一座数米高的铜制雕刻俨然矗立在广场中心,听人介绍才知道这叫“九龙碑”,因上面雕刻着九条龙而得名,这是现代作品。我站在广场中央驻足四望,广场正北方是北山,只有百余米的海拔。北山东麓是寺庙群,北山的西麓绿树成荫,只有一座四角亭耸立山巅。沿亭往下看,则是一大片裸露的黄色山石——人工瀑布。我来的不是时候,此时公园管理处并没有放水,所以无缘看见人工瀑布的景色了。人工瀑布东侧有二米许的石牌坊,牌坊后面有石碑四座。石碑上的刻文因岁月变迁而变得极难辨认,隐约记得有一块石碑是为吉林省某省长而立,想必是建国以前的作品。 东西麓之间有条水泥路上山,路的西侧有所谓“投缘池”,又名“结缘池”或“六喜池”。里面有六个金色的童男女抬着古代的钱币,而这六个童男女分别代表“财缘”、“子缘”、“情缘”、“姻缘”、“喜缘”、“仕缘”。善男信女们只要用钱换币即可往池内投掷,如果正中童男女所抬的钱币的方孔即代表心想事成。沿投缘池北行,如“鸟语阁”、“鳄鱼馆”、“秦兵马俑展”、“玄武洞”鳞次栉比,都是现在人们设立的游玩项目。广场东西两侧曲水环绕,碧波荡漾。水中停有小舟数艘。广场东侧另有荷塘亩余,水浅见底,只有浮叶点点,尚无迎风芙蓉。荷塘北侧垂杨夹道,杨绦下有巨石一块,上面刻有孟浩然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荷花代表高洁之士,虽然出淤泥而不染,不过现在看来也有些隐迹山林的寓意。公园里的游人不多,只有几个孩子在快乐的开着电动碰碰车,大人们在一边看护着。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叫喊声回荡在空旷寂静的公园里。 水泥路的东侧有去关帝庙的石阶路,路的北侧有座“圆缘园”,又叫“情侣园”。虽然不大,倒也雅致。古木荫中,白玉为栏,红锦缠绕,颇有喜庆的气象。情侣园的中央是一座慈眉善目的月下老人的铜塑,雕塑前的铜炉里青烟袅袅,必是天下有情人怀美好心愿而焚。月老东侧有“四喜娃娃”雕刻,乍看只有两个娃娃,细数却真能变化成四个。“四喜”是明初解缙说的“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个“四喜娃娃”大概也是寓意吉祥如意罢。月老的正北方有“永结同心”石刻,这个石刻座北朝南,外圆内方,呈古代铜钱状。外圆部分雕有龙凤呈祥图案,内方部分悬有铜锁,锁上有双龙戏珠图案,中间有个“缘”字。锁 系着众多的红布条,被山风拂过时尤如跳动的火焰,很是醒目。红布条上面都是来此游玩的情侣的良好愿望,如“白头到老”、“相亲相爱”等。我不敢嘲笑人们的美好愿望,只是由衷的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很长时间没到山林中游玩了,这次有暇暂别世间的琐碎,独自一个背着旅行袋在异地他乡的名胜中穿梭,心情在无意间松弛、平静下。才走了半个小时左右,上山的时候已经气喘如牛。稍微休息,举首南望,喧嚣的城市近在咫尺,而苍翠的绿色又使人精神为之振奋。此刻游人稀少,来的都是上香朝拜的信徒,所以有了公园难得的清静氛围。山风习习,鸟语阵阵,大自然的声乐是最动听的,即使在这古刹密林里露宿到天明也是无尽的乐趣。 沿“圆缘园”继续东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帝庙”。关羽真可算彪炳千秋了,不仅青史留名,而且被追封为“帝君”、“菩萨”供人顶礼膜拜,这恐怕是关羽生前所未曾料到的。中国人崇拜关羽,应当不仅仅是祈求关羽消灾解难或赐金赠银(关羽是武财神),更主要的应当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国人崇尚在关羽身上体现出来的“忠勇仁义”。与其说为关羽建庙只是把他当作神,不如说人们是在崇尚一种曾经辉煌的文化。关帝庙的格局很紧凑,以钟楼、鼓楼中的通道为界,西侧是大雄宝殿,东侧是关帝殿,关帝殿的正南方就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建于康熙40年,殿前的六根汉白玉石蟠龙柱颇有特色,虽历经风雨而新色如昔。殿内供奉镏金三世佛,这和所有佛庙都一致。关帝殿正中供奉伽蓝菩萨(即关羽),两侧分别是龙王和火神,然后依次供奉着水将、赵云、周仓和火将、关平、王辅。我参观过不少寺庙,不过这里的关帝庙可以说有两奇:1、龙王、火神和关羽同配一殿;2、以赵云、王辅配享关羽。而天王殿正中供奉弥勒佛和韦驮,左右两方是持国、多闻、广目、增长四大天王。关帝殿与天王殿中间的甬道有四块石碑,其中有一块道光九年的“积厚流芳”碑和一块光绪元年的“千秋永祀”碑,还有两块因岁月的磨蚀所以不知是何年月的石碑,估计应当也是清代的碑文。 出关帝殿北行数米,有一座小殿宇,这是观音殿,里面供奉的是观世音及龙女和善财童子。观音殿西侧有座“胡仙堂”,里面供奉的是“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我是第一次在寺庙里看到胡仙堂,所以不知道这“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是什么人物。不过这二人应当是清朝的一对夫妇,因为神像的衣着有明显的清代特征。出胡仙堂继续北行十余米,登石阶而上即可到达乾隆52年所建的“药王庙”。药王庙又名三皇庙,正中间供奉的是上古三皇,即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人皇轩辕氏。三皇的东西两侧供奉提孙思邈、李时珍等历代名医10人,殿前右角有康熙年间的官员施世伦,俗称“十不全”。 出三皇庙沿水泥路继续北行二十米左右,遥见一座小的殿宇就在眼前。走近一看,原来这座殿宇唤作“坎离宫”。在我的印象中,“坎离”二字好象是道教用语,所以我起初以为这是座道观,进去以后才知道这仍是寺庙。坎离宫很小,主要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匾额是由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殿前有韦驮、关羽的雕塑作护法。西侧偏殿已作它用,东侧供弥勒佛。因为5月28日是药王庙会,所以信徒和居士早把寺庙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出坎离宫继续北行十余米,就是玉皇阁,据说这里是北山的最高点。进入山门,首先看到的是四大天王神像,接着有四座殿堂映入眼帘。由西向东,分别是“胡仙堂”和“文曲、财神、欢喜神”殿,“道参天地”殿和“关公殿”。文曲星、财神和欢喜神共配一殿,而寺庙里供奉的欢喜神更是生平初见,这是否可以说是北山寺庙的一奇呢?“道参天地”殿内正中央由西向东供奉着如来、太上老君(即老子)、孔子,左边配享的是杜康、陆羽、达摩、吕祖等八位三教中的人物,右边配享的是华陀、吕洞宾、黄道婆、杜甫等八位。释、道、儒三教集于一殿,这肯定是北山寺庙之绝,也是国内寺庙之先河。关公殿里供奉的是关公、周仓、关平,其中关公的形象极为威严。四殿中央有数十级石阶,上有一座小的木制牌坊,匾上书“天下第一江山”,不知何人手笔。牌坊后有二层殿宇,名“朵云殿”,里面供奉的是碧云娘娘、云霄娘娘和琼云娘娘及八位仙女,应当是道教人物。朵云殿西侧有“大雄阁”,内供如来和十八罗汉。大雄阁正南有白玉观音雕像。如来和观音的雕像很是慈祥、庄严,使人不禁肃然起敬,心存虔诚。朵云殿东侧有“佛日增辉”殿,中间供奉弥勒佛,左边关公,右边韦驮。“佛日增辉”殿东侧又有“地藏王殿”,里面仅供奉着地藏王菩萨,比较冷清。 有的吉林人对我说,北山是庙、观、庵集中之处,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然而我在山上行走将近两小时,只看到身披袈裟的比丘尼,并没有看到一个僧人或道士。游览完北山的寺庙群后,我才知道北山并非庙、观、庵同处一所,而是释、道、儒同处一殿,这种格局才是全国寺庙中独一无二的风格。北山的寺庙虽小,但里面的神像雕刻得惟妙惟肖,丝毫没有看出半点外族人的气息,无论哪一教里面的人物都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形象,这和哈尔滨极乐寺里的神像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释、道、儒三教能同处一山或者说同处一殿,从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文化的和谐:既不排外,也不自大,应当说是“百家争鸣”的一种表现,而只有文化的和谐才能给国民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和带来更多的和平安宁。 玉皇阁东西各有一亭,树木丰茂,游人大多在亭里纳凉远眺。我沿着玉皇阁西行过石桥,再返回时发现在玉皇阁西南角一处不显眼的地方屹立着一座两米左右的纪念碑。因为地方比较偏僻,所以多数游人没注意到。我当时以为是某次战役的烈士公墓,所以疾步上前凭吊,没有烈士们的流血牺牲哪来今日的幸福安宁?走过才知道这里是赵佩云同志的长眠之所。纪念碑是1950年5月28日立的,呈长方体状。正面是“赵佩云之墓”,后面是赵佩云同志的生平介绍。纪念碑左面写的是“为人民而牺牲永垂不朽”,右面写的是“为革命而奋斗炳耀千古”。赵佩云,山西左权人,曾任吉林市某区的公安局长、区长等职,我猜想赵佩云同志是在剿匪或执行公务时牺牲的。墓地很简朴,坟头的黄土上长满了青草。一个山西人为了革命事业而长眠在吉林,多少年以后他在亲人们是否还在怀念遥祭魂在异乡的游子呢?吉林的人们是否会来看望这位长眠在此的人民英雄呢?路过的行人是否会用山花拜祭这位人民的英雄呢?中国人的传统里注重“叶落归根”,山西的赵佩云长眠在吉林的黑土里,我不知道英灵有知的话是否会有丝丝的遗憾。革命事业是伟大而崇高的,在革命者的眼中全中国就是自己的家,全中国都是自己的根儿。赵佩云同志无论长眠在吉林或山西,都是回到了家,因为他长眠在祖国的热土上,而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真正革命者的家! 远处乌云压顶,雷声轰隆,阳光早已藏匿在乌云的背后。山风袭来,顿时感觉有飕飕凉意。恐怕还要下雨,我不敢在此久留,疾匆匆的下了山,去继续我还没完成的征程。 评论 (1) | |
原始链接:http://youqiubiying.blog.sohu.com/36630340.html |
转自:8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